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第1课时《认识克与千克》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第1课时《认识克与千克》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06: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克与千克
第1课时 认识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分析: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够合理地估测物品的质量,领悟有效估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情景导入: 师:两个同样大小的桶,装满沙子和棉花,猜一猜哪桶物品重? 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那你们知道1克或1千克到底有多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生:沙子重。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生:洗衣液重5千克 饼干重110克 通过猜一猜,让学生初步感受物品的轻重,接着从情境图中找出物品的重量,引出质量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师: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来表示。 2.解决问题。 师: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追问:我们怎么确定它到底是不是1克呢? 师: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师:“克”一般是什么样的物品的质量单位呢? 追问: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想一想该怎样称呢? 师:观察下面情境图,你有什么发现? 师:净含量是指什么? 追问:计量比较重的物品,通常用哪个计量单位? 师:观察下面物品,想一想1千克有多重? 追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反馈。 生1:这些物品都很轻 生2:它们的单位都是克 生:2个曲别针约重1克,用手掂一掂2个曲别针,感觉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生:可以借助天平 学生思考并交流反馈。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先从个位上减起,如果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借一当十,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上的数要减1。 生:较轻的物品 生: 1.将一个1g的砝码放在平衡天平的右盘。 2.在左盘一粒一粒地放黄豆,直到天平重新平衡为止。左盘里有几粒黄豆,那么1克黄豆就有几粒。 生:1克黄豆大约有7粒。 生:洗衣液净含量5千克,苹果净含量25千克 生:“净含量”指容器中的物体实际有多重。 生: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生:1袋白砂糖重500克,那么2袋白砂糖共500+500=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生:1千克=1000克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到图片中所给的信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天平探究1克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际操作,对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1克有多重。 通过迁移,让学生自己体会1千克的大小,以及千克与克二者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巩固练习 估一估,下面哪些物品比1克轻。圈一圈。 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3( ) 3( ) 54( ) 12( ) 2( ) 500(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   )千克=7000克 10千克=(   )克 我是小法官。(对的画“√ ”,错的“ × ”) (1)一壶食用油重10克。 (  ) (2)一袋花生重50克,两袋花生重100克。 (  ) (3)1千克食盐比1千克石头轻。 ( ) (4)称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  )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反馈。 生:药片 气球 树叶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订正。 生1:自行车重23千克 电扇重3千克 文具盒重54千克 生2:樱桃重12克 西瓜重2千克 小马重500千克 生:6千克=( 6000 )克 3000克=( 3 )千克 9千克=( 9000 )克 8000克=( 8 )千克 ( 7 )千克=7000克 10千克=( 10000 )克 生: (1)一壶食用油重10克。 ( × ) (2)一袋花生重50克,两袋花生重100克。 ( × ) (3)1千克食盐比1千克石头轻。 ( × ) (4)称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 √ ) 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拓展学生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千克是一个用于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单位,通常用字母"kg"表示。 生2:1千克=1000克 生3:比较重的物品通常用以千克作单位的秤来称。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如10公斤大米、2两茶叶。 1斤=10两 1斤=500克 2斤=1000克 数学小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见闻,体会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