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1.果蝇的残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导致的(如图所示),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是( )
A.片段缺失 B.片段增添 C.片段移接 D.位置颠倒
【答案】A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正常翅的该染色体上含有a、b、c、d、e、f基因,残翅的对应染色体上含有a、c、d、e、f基因,则残翅b基因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若不能准确配对,交换发生在不对应的位置上,会使一条染色体发生重复,而另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这种不等交换最早是在果蝇棒眼演化为重棒眼的研究中发现的。下图表示发生这一变化中的某一细胞,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蝇重棒眼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B.图示的不等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
C.雌果蝇体内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4种
D.不等交换可使某些子代基因数量减少
【答案】C
【详解】A、同源染色体联会时若不能准确配对,交换发生在不对应的位置上,会使一条染色体发生重复,而另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图示发生于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B正确;
C、雌果蝇体内该细胞即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即卵细胞只有1个,1种,C错误;
D、由于不等交换会使一条染色体发生重复,而另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如果分到缺失染色体的配子完成受精作用产生子代,那么这些子代的基因数量将减少,D正确;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是一套非同源染色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产生的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B
【详解】A、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故一个染色体组是一套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种含有2个染色体组,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
C、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三倍体,C正确;
D、六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D正确。
4.如图是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萝卜和甘蓝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F1的不育与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关
C.F2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详解】A、萝卜和甘蓝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后代不可育,A错误;
B、萝卜和甘蓝的配子结合形成F1,F1中无同源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无法正常联会,无法形成可育配子,B正确;
C、F1中含有9条萝卜的染色体和9条甘蓝染色体,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F2的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在该育种过程中使用了秋水仙素加倍,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5.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发生了位置颠倒
C.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
【答案】D
【详解】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
B、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正确;
C、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正确;
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会导致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6.探究利用秋水仙素培育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蓝莓幼苗,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间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形成多倍体
B.用同一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诱变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C.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
D.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蓝莓幼苗数量和长势应该相等
【答案】D
【详解】A、秋水仙素作用于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形成多倍体,A错误;
B、用0.1%浓度和0.2%处理后诱变率最高的是处理0.5d和1d,不符合正相关关系,B错误;
C、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的简便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错误;
D、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各组蓝莓幼苗数量和长势属于无关变量,应该相等,D正确。
7.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 )
A.缺失、倒位、重复、交换 B.缺失、倒位、重复、突变
C.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D.缺少、倒位、换位、重复
【答案】C
【详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以染色体片段为单位发生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即C正确。
8.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B.染色体易位是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移接
C.在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多个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数成倍的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答案】D
【详解】A、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而基因突变不能,故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A正确;
B、染色体易位是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移接,B正确;
C、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在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的单倍体就含3个染色体组,C正确;
D、染色体组数成倍的变化必然导致基因数量的增加,但不会改变基因的种类,D错误。
9.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分裂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使细胞融合
【答案】B
【详解】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分开的染色体不能进入不同的细胞中,从而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ACD错误,B正确。
1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几种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变异类型,不会在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发生
B.①②的变异类型相同
C.③发生的变异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D.①②③④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
【详解】A、图①属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不会在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发生,A正确;
B、①是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②是非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变异类型不相同,B错误;
C、③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可能转录翻译后,多肽链加工剪切,导致变化后的蛋白质和变化前的一样,这种变异导致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C正确;
D、①②③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11.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由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互换片段导致的
B.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的
C.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引起的
D.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
【答案】D
【详解】A、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是非同源染色体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A正不符合题意;
B、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引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D符合题意。
1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
B.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
C.三倍体因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故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D.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
【答案】B
【详解】A、含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偶数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
B、多倍体植株的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多,但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故没有种子,B错误;
C、三倍体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C正确;
D、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于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多倍体植株,D正确。
13.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子西瓜是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培育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
B.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需用蒸馏水进行两次漂洗
C.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一定是纯合子,所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基因可能正常
【答案】D
【详解】A、无子西瓜是受精卵发育而来,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其培育过程是多倍体育种过程,A错误;
B、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在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应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进行漂洗,解离后用蒸馏水漂洗,B错误;
C、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得到的植株未必一定是纯合子,例如AAaa的配子Aa发育而来的个体就不是纯合子,C错误;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引起的,因此,患者基因可能正常,例如21三体综合征,D正确。
14.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如图为其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两套遗传物质和两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处于后期Ⅰ,其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C.该细胞分裂形成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
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C
【详解】A、该细胞处于后期Ⅰ,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因此含有四套遗传物质和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
B、该细胞处于后期Ⅰ,其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B错误;
C、由图可知,分裂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为AaBB,因此分裂形成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C正确;
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未发生染色体畸变,D错误。
15.科学家对某雌猴做唾液腺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部分检查结果如下,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C.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答案】A
【详解】A、通过图示可知,变异的X染色体比正常的X染色体短,二者长度不同,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
B、异常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短,不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
C、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基因的缺失、倒位、易位或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插入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C错误;
D、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中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易位,D错误。
16.如图a~d分别表示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或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与其类似
B.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该细胞无法产生正常配子
C.c所示的细胞一定是三倍体,一般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D.果蝇缺刻翅的形成过程与d所示变异原理相似
【答案】D
【详解】A、a中染色体多了一条,不是三个染色体组,A错误;
B、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同源染色体中的另一条是正常的,仍然可以产生正常配子,B错误;
C、c所示的细胞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来,该细胞为单倍体,C错误;
D、果蝇缺刻翅的形成是因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D正确。
17.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________。
(2)图C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_______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在B是由_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在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4)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答案】(1)D
(2) 3 3 不可育 用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其幼苗,诱导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3) 受精卵 配子
(4)8
【详解】(1)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必然是单倍体,所以一定属于的单倍体的是D,其他均可能为单倍体。
(2)图C中有三种染色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组含有3个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不能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生物体不可育。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其幼苗,诱导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
(3)B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如果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生物是单倍体。
(4)A细胞是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正常物种是经受精结合产生的,含有8个染色体组。
18.玉米为二倍体,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糯玉米口感好,广受喜爱。为加快育种进程,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吉诱101玉米品系对糯玉米品系进行诱导,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糯玉米和吉诱101玉米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糯玉米体细胞中__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________,因此高度不育。
(3)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二倍体糯玉米,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理论上,加倍后得到的二倍体糯玉米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采用上述方法可明显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4)科研人员对单倍体进行了不同处理,种植后统计散粉植株数并计算散粉率(散粉代表可育),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散粉率(%)
1 0.6 mg/mL秋水仙素 浸芽 10.66
2 浸根 6.20
3 浸种 4.34
4 不做处理 1.05
注:溶解秋水仙素的溶剂对植株散粉无显著影响
据表可知,第________组单倍体糯玉米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佳。第4组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____组。
【答案】(1)2
(2) 无 联会
(3) 染色体数目变异 纯合子
(4) 1 对照
【详解】(1)玉米为二倍体,糯玉米和吉诱101为玉米的两个品种,其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玉米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导致其高度不育。
(3)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该变异方式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加倍得到的两个染色体组完全相同,所以加倍后得到的二倍体糯玉米为纯合子。
(4)据表可知,第1组中散粉率最高,说明其可与性最高,则其单倍体糯玉米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佳。第4组不做处理,则在实验中作为对照组。
19.图1是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A、B、D、E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图2是生物体内某种变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小麦为____________倍体,黑麦配子中含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小黑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
(3)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代不可育,要用化学药剂___________________将染色体加倍,该药物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两条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的变异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六 1
(2)染色体(数目)
(3)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 同源染色体 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Ⅰ前期
【详解】(1)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是六倍体;黑麦属于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产生的配子中含1个染色体组。
(2)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3)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代为ABDE,由于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四倍体高度不育,要用秋水仙素将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即含8个染色体组,加倍后由于具有同源染色体,能联会,因此可育,这样培育的后代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4)图2中的两条染色体发生联会,属于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在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该变异为基因重组,该过程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1.果蝇的残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导致的(如图所示),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是( )
A.片段缺失 B.片段增添 C.片段移接 D.位置颠倒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若不能准确配对,交换发生在不对应的位置上,会使一条染色体发生重复,而另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这种不等交换最早是在果蝇棒眼演化为重棒眼的研究中发现的。下图表示发生这一变化中的某一细胞,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蝇重棒眼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B.图示的不等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
C.雌果蝇体内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4种
D.不等交换可使某些子代基因数量减少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是一套非同源染色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产生的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4.如图是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萝卜和甘蓝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F1的不育与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关
C.F2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5.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发生了位置颠倒
C.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
6.探究利用秋水仙素培育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蓝莓幼苗,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间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形成多倍体
B.用同一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诱变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C.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
D.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蓝莓幼苗数量和长势应该相等
7.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 )
A.缺失、倒位、重复、交换 B.缺失、倒位、重复、突变
C.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D.缺少、倒位、换位、重复
8.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B.染色体易位是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移接
C.在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多个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数成倍的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9.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诱导染色体多次分裂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使细胞融合
1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几种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变异类型,不会在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发生
B.①②的变异类型相同
C.③发生的变异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D.①②③④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1.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由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互换片段导致的
B.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的
C.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引起的
D.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
1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
B.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个体
C.三倍体因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故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D.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
13.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子西瓜是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培育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
B.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需用蒸馏水进行两次漂洗
C.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一定是纯合子,所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基因可能正常
14.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如图为其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两套遗传物质和两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处于后期Ⅰ,其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C.该细胞分裂形成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
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15.科学家对某雌猴做唾液腺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部分检查结果如下,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C.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6.如图a~d分别表示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或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与其类似
B.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该细胞无法产生正常配子
C.c所示的细胞一定是三倍体,一般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D.果蝇缺刻翅的形成过程与d所示变异原理相似
17.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________。
(2)图C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_______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在B是由_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在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4)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18.玉米为二倍体,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糯玉米口感好,广受喜爱。为加快育种进程,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吉诱101玉米品系对糯玉米品系进行诱导,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糯玉米和吉诱101玉米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糯玉米体细胞中__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________,因此高度不育。
(3)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二倍体糯玉米,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理论上,加倍后得到的二倍体糯玉米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采用上述方法可明显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4)科研人员对单倍体进行了不同处理,种植后统计散粉植株数并计算散粉率(散粉代表可育),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散粉率(%)
1 0.6 mg/mL秋水仙素 浸芽 10.66
2 浸根 6.20
3 浸种 4.34
4 不做处理 1.05
注:溶解秋水仙素的溶剂对植株散粉无显著影响
据表可知,第________组单倍体糯玉米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佳。第4组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____组。
19.图1是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A、B、D、E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图2是生物体内某种变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小麦为____________倍体,黑麦配子中含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小黑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
(3)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代不可育,要用化学药剂___________________将染色体加倍,该药物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两条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的变异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