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东南亚
一、选择题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和某粮食作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中南半岛主要地形特征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 D.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2.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分布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高粱
3.下列不属于东南亚发展农业生产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
A.热量丰富 B.降水充沛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
下图示意东南亚中南半岛及其甲地气候与农作物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甲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①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②高原、山地广布
③地势北高南低④地势东高西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甲半岛的河流a、b河段特征( )
A.自北向南 B.年径流量大
C.结冰期长 D.径流量无季节变化
6.有关甲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稻种植面积较广②畜牧业占主导地位③广泛种植温带作物④盛产橡胶、椰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寒假,小贤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家人为他做了以下的准备,其中不需要的是( )
A.爸爸准备了一把伞 B.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
C.小贤自己准备了一套泳衣 D.奶奶买了件新羽绒服给小贤
读东南亚轮廓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图中甲海峡连接了哪两个大洋(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太平洋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9.甲海峡位于( )
A.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C.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 D.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之间
10.有东南亚“十字路口”之称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猪笼草是能捕食飞虫的植物。读“猪笼草在亚洲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猪笼草主要分布在( )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12.猪笼草主要分布地区地处两大洲、两大洋之间,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而其“咽喉要道”是指(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白令海峡 D.英吉利海峡
13.当地民居多采用竹子建造,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主要是适应当地( )
A.寒冷气候 B.干燥气候 C.湿热气候 D.冷湿气候
14.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得力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湿热 C.河流众多 D.土壤肥沃
读下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有关甲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温带润洋性气候为主 B.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交通便利
C.L业历史悠久,技术设备先进 D.受气候影响,以种植业为主
16.有关乙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十字路口的位置 B.气候湿热,蒂产热带农广晶
C.马来群岛山河相问,纵列分布 D.雨季盛行西南季风
17.东南亚物产富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B.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C.菲律宾的椰子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菲律宾的稻米产量占世界首位
18.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D.沿海地区
二、解答题
19.读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出境后流淌在____半岛上。该半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
(2)图中甲是____海峡,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
(3)该半岛居民的主食是____,这里适宜该农作物生长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优越的人文条件是____。
20.读某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岛上“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的其地形、河流的分布特点,该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
(2)该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的6-10月是该半岛的雨季,盛行____风。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____(填数字和名称)
(4)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均为首都,其中:A是____,D是____,这些城市在位置上有相似性,说明东南亚许多城市都是沿____发展起来的。
参考答案:
1.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对,ACD错。故选B。
2.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水稻是中南半岛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种植历史悠久,图中阴影部分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粮食作物—水稻,C对,ABD错。故选C。
3.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沛,热量充足,易于灌溉,种植历史悠久,ABD不符合题意;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昼夜温差不大,C符合题意。故选C。
4.中南半岛是由于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由于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这里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故选C。
5.甲半岛为中南半岛,该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所以受气候的影响,该岛的河流a、b河段年径流量大,故选B。
6.甲为中南半岛,该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河流沿岸平原和下游的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水稻种植面积较广,盛产橡胶、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①④对,故选C。
7.寒假,李明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家人为他做了以下的准备,其中不需要的是羽绒服,因为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其他三种有必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故选A。
9.由图可知,甲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故选B。
10东南亚因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更是十字路口的咽喉,故选C。
11.读图可知,猪笼草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东南亚地区,故选B。
12.猪笼草主要分布区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东方“十字路口”,其咽喉要道是马六甲海峡,A正确,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之前,B错误;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和北美洲、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C错误,英吉利海峡位于欧洲西部,D错误,故选A。
13.由图可以看出,猪笼草分布区位于东南亚,民居多采用竹子建造、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主要是由于当地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这样设计有利于通风散热,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潮湿。故选C。
14.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湿热,水热资源丰富。东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故选B。
15.读图可知,甲区域为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以温带润洋性气候为主;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交通便利;欧洲西部畜牧业历史悠久,技术设备先进;不正确的是D,故答案选D。
16.读图可知,乙区域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气候湿热,蒂产热带农广晶;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问,纵列分布,东南亚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故答案选C。
17.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是世界上经济作物种植集中的地区之一。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的椰子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泰国、越南、缅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菲律宾的稻米产量不是占世界首位,故选D。
18.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流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故选C。
19.
(1)据图可知,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出境后主要在中南半岛流淌;该半岛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
(2)甲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为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3)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故当地的主食为水稻;由于该地区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
20(1)“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地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的6-10月是该半岛的雨季,盛行西南风;11月-次年5月是旱季,盛行东北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②湄公河,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4)读图可知,A是越南首都—河内,D是泰国首都—曼谷,这些城市在位置上有相似性,说明东南亚许多城市都是沿河流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