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下5.1《相遇问题(一)》(课件+教案+分层作业)(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下5.1《相遇问题(一)》(课件+教案+分层作业)(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14:29: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相遇问题(一)》教学设计
课题 相遇问题(一)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一)》是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1节。例1是学习相遇问题求路程和的例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审题,理解“从一条道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分钟相遇”的含义。其次,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试算。再次,用两种方法解释第二种解法。最后,列出算式后,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点。“试一试”是一道与相遇问题解法相同的工作问题。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相遇问题求时间的解题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可以说,相遇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比较、优化等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现数形结合与数学模型的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难点 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师:题目中哪个量是速度?哪个量是时间?哪个量是路程?师:解决这道题你会运用哪个关系式?2.速度、时间、路程,这三者之间还有哪些数量关系?反馈: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师:在上面的行程问题中只有一个速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两个速度的运动情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 学生:速度×时间=路程。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探究新知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了解相遇的特点师: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课件出示——操作提示:1.请两名同学分别站在讲台的两侧,并且面对面。2.两人同时从两边出发,相遇时停下来。3.观察他们的演示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反馈:他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师:两人同时出发,相遇后两人同时停,时间上还有什么特点?师揭示:像这种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后两人相遇了,叫做相遇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二、教学例1课件出示:于亮和许芳从一条道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分钟相遇。已知于亮每分钟行50米,许芳每分钟行40米,这条道路长多少米?师:读一读,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师:上面的信息可以用线段图表示。课件出示:师:观察上面的线段图,于亮和许芳各自的路程指哪段?师:两个人共行的路程指哪?师:从线段图中,你能发现数量关系吗?反馈:于亮走的路程+许芳走的路程=路程和师:你会解答解答此题吗?先独自思考算算,然后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反馈:我先分别求出于亮和许芳所行的路程,再求这条路长多少米。50×3+40×3=150+120=270(米)师:想想还可以这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利用课件演示,并提示:于亮每分钟行50米,许芳每分钟行40米,走1分钟,两个人共行了多少米?师:2分钟呢?师:3分钟相遇,两个人共行了……?师:你现在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反馈:我先求出于亮和许芳每分钟所行路程之和,再求这条路长多少米。(50+40)×3=90×3=270(米)师揭示:他们1分钟所行路程之和叫做速度和,所以已知速度和与相遇时间,求路程和,就可以用: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三、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师: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观察得出:(1)联系:都是在求于亮和许芳家之间的路程。(2)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分别把两个人走的路程求出来,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加起来。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两个人1分钟走了多少米(就是速度和),再求出两个人3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师:哪种方法更简便呢?反馈:第一种方法用三步计算,第二种方法用两步计算,第二种方法更简洁。四、完成“试一试” 课件出示:甲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5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乙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8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两台轧路机同时工作8小时,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此题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反馈:方法一:我先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轧路机完成的碾轧任务,再求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150×8+180×8=1200+1440=2640(米2)方法二:我先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轧路机1小时完成的碾轧任务,再求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 (150+180)×8=330×8=2640(米2)师揭示:他们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之和叫做工作效率之和,所以已知工作效率之和与工作时间,求工作总量和,可以用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了解操作提示,然后两名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演示,其余学生观察。 学生自由说说。学生: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 学生认真读一读,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思考,并尝试计算,然后与同伴交流。学生自由说说。学生摇头。学生:共走了(50+40)米。学生:2分钟共行了2个(50+40)米。学生:3分钟共行了3个(50+40)米。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借助演示,让学生亲身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抽象概括出相遇问题的特点,进一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通过说一说,明确题意,进而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这样更直观、更清楚。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借助前面分析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渗透“速度和”,让学生感受速度和、相遇时间与总路程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优化算法。通过试一试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解决相遇问题的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2.大货车和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大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0干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干米 3.甲乙两队同挖一条渠,甲队每天挖20米,乙队每天挖40米,15天正好挖完,这条水渠有多长?4.拓展应用: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车先行1小时,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5小时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相遇问题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 于亮走的路程+许芳走的路程=路程和 50×3+40×3=150+120=270(米)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50+40)×3=90×3=270(米)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相遇问题(一)
基础巩固
1.甲乙两队合挖一条隧道,甲队每天挖75m,乙队每天挖50m,两队合作8天后完成任务,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
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0千米,3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合打一份稿件,甲每分打112个字,乙每分打120个字,两人同时工作25分,正好打完这份稿件,这份稿件有多少个字?
4.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能力提升
5.小华与小丽同时从东西两村出发,背向而行,小华每分走80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12分钟,两人相距3000米,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6.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每天挖18米,乙队每天挖15米,完成任务时,甲队挖了9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拓展思维
7.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昆明开往北京.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经过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米?
参考答案
1.甲乙两队合挖一条隧道,甲队每天挖75m,乙队每天挖50m,两队合作8天后完成任务,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
(75+50)×8
=125×8
=1000(米)
答:这条隧道全长1000米。
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0千米,3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0+110)×3
=230×3
=69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690千米。
3.甲、乙两人合打一份稿件,甲每分打112个字,乙每分打120个字,两人同时工作25分,正好打完这份稿件,这份稿件有多少个字?
(112+120)×25
=232×25
=5800(个)
答:这份稿件有5800个字。
4.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甲车:40×3=120(千米)
乙车:60×3=180(千米)
5.小华与小丽同时从东西两村出发,背向而行,小华每分走80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12分钟,两人相距3000米,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3000-(80+70)×12
=3000-150×12
=3000-1800
=1200(千米)
答:东西两村相距1200米。
6.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每天挖18米,乙队每天挖15米,完成任务时,甲队挖了9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90÷18=5(天)
(18+15)×5
=33×5
=165(米)
答:这条水渠长165米。
7.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昆明开往北京.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经过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米?
75×8-69×8
=600-552
=48(千米)
答:两车相距48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相遇问题(一)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相遇问题求时间的解题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
教学目标
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可以说,相遇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比较、优化等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现数形结合与数学模型的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知导入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题目中哪个量是速度?哪个量是时间?哪个量是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60×3=180(千米)
答:3小时行驶180千米。
新知导入
速度、时间、路程,这三者之间还有哪些数量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新知讲解
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操作提示:
1.请两名同学分别站在讲台的两侧,并且面对面。
2.两人同时从两边出发,相遇时停下来。
3.观察他们的演示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讲解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
像这种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后两人相遇了,叫做相遇问题。
新知讲解
于亮和许芳从一条道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分钟相遇。已知于亮每分钟行50米,许芳每分钟行40米,这条道路长多少米?
可以用线段图表示。
50米/分
3分钟相遇
于亮
40米/分
许芳
新知讲解
50米/分
3分钟相遇
这条路长?米
于亮
许芳
40米/分
于亮3分钟走的路程
许芳3分钟走的路程
于亮走的路程+许芳走的路程=路程和
我先分别求出于亮和许芳所行的路程,再求这条路长多少米。
50×3+40×3
=150+120
=270(米)
新知讲解
50米/分
于亮
3分钟相遇
40米/分
许芳
这条路长?米
走1分钟,两个人共行了(40+50)米。
走2分钟,两个人共行了2个(40+50)米。
走3分钟,两个人共行了3个(40+50)米。
先求出于亮和许芳每分钟所行路程之和,再求这条路长多少米。
(50+40)×3
=90×3
=270(米)
速度和
答:这条道路长270米。
新知讲解
(50+40)×3
=90×3
=270(米)
已知速度和与相遇时间,求路程和,就可以用: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新知讲解
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0×3+40×3
=150+120
=270(米)
(50+40)×3
=90×3
=270(米)
联系:都是在求于亮和许芳家之间的路程。
新知讲解
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0×3+40×3
=150+120
=270(米)
(50+40)×3
=90×3
=270(米)
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分别把两个人走的路程求出来,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加起来。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两个人1分钟走了多少米(就是速度和),再求出两个人3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用三步计算
用两步计算,第二种方法更简洁。
新知讲解
甲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5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乙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8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两台轧路机同时工作8小时,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
先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轧路机完成的碾轧任务,再求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
150×8+180×8
=1200+1440
=2640(米2)
答:一共碾轧路面2640平方米。
新知讲解
甲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5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乙轧路机每小时能完成180米 路面的碾轧任务。两台轧路机同时工作8小时,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
先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轧路机1小时完成的碾轧任务,再求一共碾轧路面多少平方米。
(150+180)×8
=330×8
=2640(米2)
答:一共碾轧路面2640平方米。
工作效率之和
新知讲解
已知工作效率之和与工作时间,求工作总量和,可以用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课堂练习
看图列式。
?米
每分钟跑200米
每分钟跑180米
小华家
小明家
200×4+180×4=1520(米)
(200+180)×4=1520(米)
课堂练习
大货车和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大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0干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干米
35×4+40×4
=140+160
=300(千米)
(35+40)×4
=75×4
=3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00干米。
课堂练习
甲乙两队同挖一条渠,甲队每天挖20米,乙队每天挖40米,15天正好挖完,这条水渠有多长?
20×15+40×15
=300+600
=900(米)
(20+40)×15
=60×15
=900(米)
答:这条水渠900米。
课堂练习
拓展应用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车先行1小时,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5小时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48+(48+50)×5
=48+490
=538(千米)
答:A、B两地间相距538千米。
两车共行路程加上甲车提前1小时所行的路程,即是两地间的距离。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后两人相遇了,叫做相遇问题。
我还会解答相遇问题了,即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一)
于亮走的路程+许芳走的路程=路程和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50×3+40×3
=150+120
=270(米)
(50+40)×3
=90×3
=270(米)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十一”第1~3。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