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6 21: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
1.对下面一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反复、对偶、反问 B.反复、排比、反问
C.反复、对偶、设问 D.排比、拟人、夸张
2.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对画线句子成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事实为明证”。
B.这是一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C.这是一个复句,由“虽……,而……”连接,分句间是转折关系。
D.这是一组多重复句,第一重由“虽……,则……”连接,分句间是转折关系;第二重由“虽……,而……”连接,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
3.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B.《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立场和态度鲜明,控诉军阀政府屠载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无耻文人的卑劣言论,悼念并赞颂革命青年的英勇精神,激励人们在勇敢请愿反抗的路上继续前行。
C.《包身工》采用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主线以时间为序,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产劳动画面,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全文结构清晰,把包身工的生活也写得有点有面,详略得当。
D.中国剧作家夏衍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左翼戏剧运动的先驱者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对中国现代话剧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看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约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____________。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____________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惨象,已使我____________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____________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自己的尸骸为证,她沉勇而友爱
B.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C.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也死掉了
D.有杨德群君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她也死掉了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多疑 猜测 目不忍视 殒身不恤
B.怀疑 猜测 目不斜视 鞠躬尽瘁
C.多疑 推测 目不斜视 鞠躬尽瘁
D.怀疑 推测 目不忍视 殒身不恤
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下午便听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约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B.下午便看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达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C.下午便想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达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D.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题型二:课内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文本二:
示众
鲁迅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盖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嘎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秃头又去看白背心的新草帽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踉跄。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踉跄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推开他,冲出去了。“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待到重归平静,胖大汉再看白背心的脸的时候,却见白背心正在仰面看他的胸脯;他慌忙低头也看自己的胸脯时,只见两乳之间的洼下的坑里有一片汗,他于是用手掌拂去了这些汗。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
“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有删改)
7.下面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B.《记念刘和珍君》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C.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
D.《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8.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盖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从听觉到味觉,又转到触觉,运用通感修辞手法,将读者的感官调动起来。
B.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胖孩子,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众人在示众中的种种表现,折射出民众的精神状态。
C.小说结构匀称单纯,从寂静开始,又归于寂静,如同一幕哑剧,沉默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无法呼吸,掩卷沉思。
D.小说中所有的人几乎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人看”,由此形成“看/被看”的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9.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结合文本二分析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他塑造这群“看客”的意义何在?
10.文本二开头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题型三:课内经典阅读理解
11.下列句子均出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请先判断一下句子的类型,然后解释其含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我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悲哀:
(2)它们:
题型四:课外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胁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胁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摘编自萧乾《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请简要赏析选文第二、三段。
题型五:语言表达
14.反证法亦称“逆证”,是通过断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来确立论题真实性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人物评论的示例,从两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写出对应的另一关键词,并另写一段话。要求:符合反证法,句式可以适当调整,语言简洁明了。
[示例]关键词:袁隆平水稻
袁隆平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就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像普通农民一样走在田间地头;他如果仅仅是为了钱而活着,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学技术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他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也不能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第一组: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组:刘和珍
(1)另一关键词:_______
(2)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面一个长单句改写成五个较短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灵活使用标点符号,但不得改变原句意思。
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的1933年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结合“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可知,运用了对偶;
结合“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可知,运用了反复;
结合“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可知,运用了反问。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反复、排比。
故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划分句子结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修饰主语中心语“事实”,为定语;
“则更足”修饰谓语“为”,作状语;
“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修饰宾语中心语“明证”,为定语。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主干是“事实为证明”。
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激励人们在勇敢请愿反抗的路上继续前行”说法错误,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启示人们: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唯一的办法只有起来革命,而不是勇敢请愿。
故选B。
4.B 5.D 6.D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后面的标点分号可知,后文与这句话格式一致,为“形容词+主语+死掉了,+有……为证”这种格式。与之相应的是B选项。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多疑”,指多疑惑,疑心重,形容词。“怀疑”,指心中存疑,动词。语境指作者对这些传说心中存疑,应用“怀疑”。
第二空,“猜测”,指推测,凭想象估计。“推测”,指据已知条件推断,有凭据。语境指作者不凭借恶意来推断中国人,应用“推测”。
第三空,“目不忍视”,指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目不斜视”,指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语境指惨象让作者不忍心看,应用“目不忍视”。
第四空,“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鞠躬尽粹”,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语境指中国女子办事哪怕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应用“殒身不恤”。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部分有如下语病。第一:搭配不当。“噩耗”是消息,只能“听到”,不能“看到”“想到”,因此,需将“看到”改为“听到”,排除BC;第二:“语义重复”。“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排除A。
故选D。
7.C 8.B 9.共同特点:①爱凑热闹,盲目从众。文中胖孩子看到巡警带着犯人就“飞在马路的那边了”,从不一会儿“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也可以看出。②麻木冷漠,无视他人痛苦。围观的这群人并不关心白背心犯了什么事,而把他作为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剂品,从“好快活”“多好看”可以看出这些人的麻木冷漠。
描写“看客”的意义:通过描写“着客”众生相,旨在深刻揭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国民劣根性,以激起“疗救”的希望。 10.①炎热的天气,渲染出沉闷寂静的生活气氛;②“懒懒的单调的声响”预示了人物的无聊,为下文所出现的一个犯人在大街上示众,一群人去围观作铺垫;③与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呼应,构成一种一成不变、无聊乏味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揭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主题。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错误,线索应是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胖孩子,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众人在示众中的种种表现”错误。本文没有主要人物,也不是以胖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的,而是以作者这个看客的视角去观察的。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从“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可知,小说中的“看客”是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姓名、性格特征,只有外貌和行动举止,爱凑热闹,盲目从众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从“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好!’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可知,他们愚昧庸俗,麻木冷漠,无视他人痛苦。
意义:描写这群“看客”,表现了当时到处充斥着这样一颗颗因空虚而麻木的心灵,一具具因无聊而干枯了的灵魂,蕴含着作者沉痛无奈的心境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作者通过描写“着客”众生相,旨在深刻揭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国民劣根性,也揭露了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民众“看与被看”的可怜又可悲的生存状态,以激起“疗救”的希望。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从渲染气氛的角度看,“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可知,炎热的天气,烘托出沉闷、压抑的生活气氛;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衬托出人们精神的无聊、慵懒,为下文所出现的一个犯人在大街上示众,一群人去围观蓄势作铺垫;
从揭示主题的角度看,此处“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与结尾处的环境描写“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呼应,构成一种一成不变、无聊乏味的生存环境,揭示了街市的寂寥和人们生活的单调,暗示着这样昏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将持续下去,有助于揭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主题。
11.(1)含蓄句。“真的猛士”指的是刘和珍这样的革命先驱者。他们不回避残酷的现实,不逃避凶残的斗争,不惧怕血腥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挽救祖国和民族危亡为己任,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修辞句(反语)。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3)主旨句(含蓄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希望,奋然前行,希望虽然“依稀”“微茫”,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类型、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1)本句表意含蓄,是含蓄句。“真的猛士”是作者对刘和珍等敢于奋起反抗的革命者的称呼,“惨淡的人生”指在反动派统治下,他们面临着血腥镇压、残酷对待的黑暗现实,然而面对这一切,他们丝毫不畏惧、不怯懦、不逃避,而是勇于面对,乃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正视淋漓的鲜血”。“哀痛者”是因为他们深深为祖国人民的命运而悲痛,“幸福者”是因为他们投身于拯救国民的事业之中,虽殒身而不恤,以天下为己任,以救国救民为幸福。
(2)“伟大”“伟绩”“武功”等是反语,故本句为反语句。
把“屠戮妇婴”说成是“伟大”“伟绩”“武功”,显然是反语,这句话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这几缕血,指的是段祺瑞对青年学生的残酷暴行,比起前面列举的暴行,这种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前面列举的暴行,在这种残暴面前,作者认为是小巫见大巫。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讽刺以及对暴行的愤怒。
(3)本句表意含蓄,是含蓄句。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12.(1)①对死难青年竟遭无耻的诬蔑,觉得悲哀;
②对“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觉得愤怒。
(2)指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用“它们”而不用“他们”,暗含这些人不配做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理解词语含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悲哀”的含义,结合“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那么这些所谓的“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是什么呢?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陈西滢等。陈西滢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一篇评论“三一八”惨案的《闲话》,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据此可知,作者“悲哀”的含义是,对死难青年竟遭无耻的诬蔑,觉得悲哀;
“它们”的含义,结合“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那么鲁迅对于青年的惨死感到非常悲痛,谁会对鲁迅的痛苦感到快意呢?当然是那些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不用“他们”而用“它们”,表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是一群丧失人性的畜牲,它们不配做人。
13.选文第二段通过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数千吊唁者的神情动作;第三段运用叠词详细描写了一个跛脚小男孩吊唁时的动作神态。两段文字,点面结合,紧扣标题中“朦胧的敬慕”,突出细节,揭示主题。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题目要求简要赏析选文第二、三段。
第二段“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数千个吊唁的人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们沉重的心情;“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通过对数千个吊唁的人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吊唁的人的肃然与诚笃,对逝者满怀深深地敬意。
第三段“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胁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深深地鞠躬。……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中,运用“刚刚”“直直”“迢迢”“深深”“小小”等叠词详细描写了一个跛脚小男孩吊唁时的动作神态。为了赶上吊唁,放学后立即到来;即使路途遥远,也要表达对逝者的虔诚的深深的敬意;“小小”的身躯却蕴藏着极其高尚的人格。
第二段重点描写对数千个吊唁者,是面;第三段重点描写一个吊唁的小男孩,是点。两段文字,点面结合,紧扣标题中“朦胧的敬慕”,以此来表达不同的人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悼念和崇敬之情,突出细节,揭示主题。
14. 第一组示例 贝西姨婆 第二组示例 请愿 第一组示例:
大卫·科波菲尔如果没有贝西姨婆的收留与抚养,就不会去伦敦好的学校教书,并在维克菲律师家寄宿;他如果没有贝西姨婆人格上的指引,就不会在家庭遭遇破产时直面困难,担当起生活的重任;他如果像一般孤儿一样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不能成为一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成功作家。
第二组示例:
刘和珍君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就不会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葬原》全年;她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会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她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会欣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与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理解“反证法”,“通过断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来确立论题真实性”。然后分析所给例句的表达特点,从句式上看,例句采用了假设论证法,运用“如果……就不会……”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并且写了三个句子构成排比;从内容上看,为了论证袁隆平某些品格,首先有一个论断,然后将他的做法罗列出来,与这个论断构成矛盾,从而得出论断的虚假。比如为了论证袁隆平不是为了个人生活美好才努力工作,列举了他“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像普通农民一样走在田间地头”的做法,通过这种矛盾得出他“不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才如此努力工作。另外注意关键词的概括,例句写的人物是“袁隆平”,事件是“培育杂交水稻”,从而得出关键词是“袁隆平水稻”。
仿照这样的推理与写法,从大卫·科波菲尔和刘和珍中选择一个,首先确定人物的经历或品质,然后分析这样的经历或品质与什么情节或人物有关,从而确定出关键词;然后仿照例句格式和写法,运用“逆证”法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比如选大卫·科波菲尔,首先确定他最后成为一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成功作家,然后分析他的成长道路,发现与“贝西姨婆”这个人物有关,比如她收留并抚养大卫,给他人格上的指引等,再用例句的假设论证“如果没有……就不会……”表达出来。
如选择刘和珍,核心事件是“请愿”,这是关键词;然后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件,并表现她的某种品质,如预定了《葬原》全年,表明她并不在乎物质;反抗杨荫榆,表明她心中有大义及敢于反抗;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表明她有家国大义,不顾惜自己等;然后用“如果仅仅是……就不会……”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
15.(1)《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1933年)的日子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2)作者在文中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
(3)文章特别记叙了五位烈士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
(4)作者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
(5)文章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需要把修饰成分单独成句。首先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怎样的文章,“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的1933年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的主要内容”,即“《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在柔石等五位“左联”革命作家被秘密杀害两周年(1933年)的日子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主要内容“是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即“作者在文中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
主要内容的重点,“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即“文章特别记叙了五位烈士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
文章意义,“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拆成两个句子,即“作者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文章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