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利息》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4-25 15:57:36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调查利率 计算利息制作:山东省五莲县
职工子弟小学
刘 明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查找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现行的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请同学们上网实际调查一下。并把调查结果通过WORD文档表现出来。 推荐网址: 中国工商银行www.icbc.com.cn;
中国建设银行www.ccb.com.cn;
中国招商银行www.cmbchina.com;
生活中的储蓄 王伯伯打算在2008年到北京去看奥运会,分别在2006年、2007年的6月1日,每年在银行定期存入人民币2000元,两笔存款都在2008年6月1日时到期。
王伯伯到时可取出多少元? 2006-2007年存款利率表我会算! 王伯伯的孙子小刚今年春节期间收到1000元压岁钱她的父母让他自己管理这笔钱。你们帮她出个主意吧。(两年后升入中学)
我是小小银行家
我是小小银行家
方案一:
定期两年整存整取。
方案二:
先存定期一年后取出,本息一起再存定期一年。
算一算,哪一种方案更好一些?

小银行家们,
谈一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吧!
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我最棒!王伯伯在2004年6月12日,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眼看就要到期了,但是前几天王伯伯的老伴突然生病住院,急需这5000 元,可是银行规定,凡是不到期取款一律按活期利率计息,为这,王伯伯正左右为难呢。
(注:今天是2007年5月12日,离到期还有一个月。) (1)王伯伯为什么左右为难呢?
(2)你能替王伯伯想想办法吗?
我能行!
我们帮王伯伯算一算,贷款是不是合算?
这位同学出的主意好不好?
{注:2004年 活期:0.72% 定期三年 :3.96%
贷款:0.53% (月)}
作活期算应得利息:
定期三年应得利息:
损失的利息:

贷款一个月应付利息:

比较后发现 确实比较合算。 5000 × 0.72% ×3× (1-20%) = 86.4 (元)5000 × 0.53% = 26.5(元)5000×3.96%×3×(1-20%)=475.2(元)贷款我会算!475.2 - 86.4 = 388.8(元)我来理财?王伯伯去年在安泰水晶花园买了一套房子后手头还积余下80000元。他的女儿三年后要上大学,估计需要费用30000元。并且王伯伯还有在五年以后买一部家用汽车的打算。(注:整存整取的年利率 一年:2.79% 二年:3.33% 三年:3.96% 五年:4.41%)
(1)你能为王伯伯做一回理财顾问,让王伯伯的80000元钱既稳妥又能有所收益并且还误不了事吗?
(2)说出你的安排,并且帮王伯伯算一算:按照你的理财方案,王伯伯前后共可收入多少税后利息?
《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五莲县职工子弟小学
刘 明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 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2005-2007年的银行存款利息);
2、计算器;
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 依提纲自学 小组交流自学体会 师生补充说明。
[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无时不在和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打交道,作为一个“未来人”,更应该懂得更多的金融知识,学以致用。们就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2.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调查利率、计算利息是最平常的金融问题之一,我们学习的与储蓄有关的知识你掌握得怎样?如果印象不太深了的话,快来一起复习一下吧;
1、你能说出哪些银行的名称?
2、你查找到了这家银行的网址了吗??
3、你能说一说储蓄的好处吗?
4、我们学习了哪些与银行有关的知识??
5、你对“利息税”、“国债”了解多少呢?
(并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3、设置生活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前几天,我到王伯伯家去做客,他得知我们在复习有关储蓄的知识,就把他家的一些金融问题告诉我,要考考我们,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做一次小银行家吧!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情境一:王伯伯打算在2008年到北京去看奥运会,分别在2006年、2007年的5月1日,每年在银行定期存入人民币2000元,两笔存款都在2008年5月1日时到期。王伯伯到时可取出多少元?
师:计算利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生:本金、利率、时间)
师:这两笔存款的利息一样多吗?为什么?(生:不一样。生:时间和利率不一样)
师:让我们赶紧计算一下吧!(学生分小组分工合作计算利息)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与利率有关。
同学们计算得既快又准确,这是成为银行家的基本素质。看来这样小问题是难不倒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解决一个……
附:2006-2007年存款利率表
调整
时间
整存整取
活期
三月
半年
一年
两年
三年
2006年
1.80
2.25
2.52
3.06
3.69
0.72
2007年
1.98
2.43
2.55
3.33
3.96
0.72
情境二:王伯伯的孙子小刚两年后升入中学,今年过年收到压岁钱人民币1000元,打算存入银行。你能否帮他制定一个好的存款方案?
师:你说说你准备怎样存?为什么这样存?
反馈。生1:可以存两年,因为拿到的利息多。
生2:500存活期,另外500元存定期两年,500元可以随时拿,另外500元过两年可能就要用。
师:这位同学把一部分钱存定期,一部分钱存活期,他考虑得真周到。
生3:我把1000元存定期一年,如果一年后还不需要,再存定期一年。
生4:我把它们全部存活期,随时可能用。
生5:我存定期两年,那时正好上学时,可以交书费、学费。
调整
时间
整存整取
活期
三月
半年
一年
两年
三年
2007年
1.98
2.43
2.55
3.33
3.96
0.72
师:现在有两种方案,让我们算一算到底哪种最好?(学生选择方案分别计算)
情境三:王伯伯的儿子做生意,向银行贷款7000元,月利率0.5115%,4个月后应付利息多少元?反馈时提问:题中的贷款是什么意思?(生:贷款就是向银行借钱。) 师:当你钱不够用可以向银行借,但不要忘了付利息,这里的利息是付给谁的?(生齐答:银行。)
师小结:储蓄时利息是银行付给储户,但是贷款时却要把利息付给银行。
自己的钱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能盲目乱花,存银行时也要选择比较合适的存期,以获得更大的实惠。但有时意料不到情况时会发生,你看,王大爷就碰到了这样的情 况。
情景四:王伯伯在2004年6月12日,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眼看就要到期了,但是前几天王伯伯的老伴突然生病住院,急需这5000 元,可是银行规定,凡是不到期取款一律按活期利率计息,为这,王伯伯正左右为难呢。 (注:今天是2007年5月12日,离到期还有一个月。)
(1)王伯伯为什么左右为难呢? (2)你能替王伯伯想想办法吗?
师:王大爷为什么左右为难呢?-(生:因为取出来的话成了活期储蓄,要损失利息。)
师:你能替王大爷想想办法吗?(生1:向朋友借。)
师:借不到怎么办? (生2:我看还是拿了好,因为看病要紧。)
师:实在没办法也只好拿了。(生3:不!可以先向银行贷款,然后等钱到期了再归还。)
师:贷款要付利息的,银行规定,贷款期限在半年以内月利率为0.53%。我们帮王大爷算一算,贷款是不是合算?这位同学出的主意好不好?(生尝试,师巡回。)
生试算后一致认为:贷款合算。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师:刚才同学们都动了很多脑筋,为王伯伯出许多主意,我们快去告诉王伯伯。
情境四:王伯伯去年在御景园买了一套房子后手头还积余下80000元。他的女儿三年后要上大学,估计需要费用30000元。并且王伯伯还有在五年以后买一部家用汽车的打算。
(注:整存整取的年利率 一年:2.79% 二年:3.33% 三年:3.96% 五年:4.41%)(1)你能为王伯伯做一回理财顾问,让王伯伯的80000元钱既稳妥又能有所收益并且还误不了事吗?
(2)说出你的安排,并且帮王伯伯算一算:按照你的理财方案,王伯伯前后共可收入多少税后利息?
教学体会: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 想。本节课采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计算利息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网络查找2005年-2007年的存款利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国债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查找与国债有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国债的认识与理解。
1. 力图体现应用题教学的应用味。" 利息的计算"一课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设计这节课时,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味。
2.试图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开放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 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
3.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利息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技能已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会不会计算利息,而在于应用。存款利息的多少不需要自己去算,一般由银行计算,储户要知道是不是算错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利息计算方法的积极性。
4.尝试应用题教学的新模式。在应用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归纳出"创设情景-一构建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再从中提取数学问题(即应用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构建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题策略),最后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或解决数学问题和 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设计,也应用了这一教学模式。
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点:
(一) 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有关储蓄的知识已知道哪些,自己回顾-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导学生讨论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的数学模型。说明教师已成功地转换了自己在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一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 紧密连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三}本课基础知识的复习扎扎实实,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的适当开放,较恰当地处理好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 围,以幽默的话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整合,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和方法,体现了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技能和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
"利息的计算"一课,在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研究中感到困 惑的:以此种模式和方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方向是否正确?长此以往,是否会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模式化?"利息的计算"一课,其教材 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便于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如果换成其它的教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那么其"创设情景"、"解释应用"是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