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学习目标
通过实例,在认识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含义、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表现。
能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措施。
新课导入
2015年3月12日植树节,人民日报公众号从64个方面介绍了一棵树的价值:一颗50年树龄的大树,除去花、果实和木材外,价值在百万元以上。
为什么一棵树的价值如此之高?
除了生产氧气、涵养水源、提供栖息地等价值,树木还有哪些价值?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安全》第2页
新课导入
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
食物、淡水、木材、各种矿产……
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娱乐和审美体验等。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这些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的概念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安全》第2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这些图主要反映自然环境的哪类服务功能
供给服务
可燃冰
淡水
水稻
生存空间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7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8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安全》第35页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安全》第37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调节气候
这些图主要反映自然环境的哪类服务功能
调节服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第81页
减缓土壤侵蚀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了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第84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调节温度的波动范围
净化空气
容纳和降解污染物等
自然界的水具有哪些调节功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① 必修 第80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苏堤春晓
漓 江
这些图主要反映自然环境的哪类服务功能
文化服务
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15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36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养分循环
水循环
思考:这些图主要反映自然环境的哪类服务功能
支撑服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第91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第47页
光合作用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图册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42页
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其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青海湖鸟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37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就像人的体温偏离正常值会影响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一样。
例如,森林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被破坏了,这些动物也将无法继续在该地区生存。
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第84页
服务功能的类型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一片森林,不仅要计算它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要计算其作为其他生态和文化价值
空气“净化器”
土壤“稳定器”
洪涝“控制器”
生物栖息地
旅游休憩地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活动探究:
材料一: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曾经是“黄沙遍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20世浑过克沙地纪6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经过几代人的努42力,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据统计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1)说明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价值。
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固碳释氧、保土育肥(保持水土)。
(2)指出塞罕坝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具体影响。
改善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活动探究:
材料一: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曾经是“黄沙遍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20世浑过克沙地纪6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经过几代人的努42力,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据统计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经济林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①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②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③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1.必要性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过渡索取)
(过渡排放)
(生态失衡)
◆原则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原则
◆原则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
自然资源
废弃物
影响
开发
数量
速度
超过再生速度
破坏
供给服务
超过自净能力
数量
速度
调节服务
利用
排放
破坏
支撑服务
影响
影响
人类社会和人地关系 示意图
利用不同服务是相互冲突的,获益的同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要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活动探究: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律。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头、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猜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和速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风沙肆虐。
(2)简述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对京津地区的危害。
(1)简析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且年际变化大;北部紧临浑善达克沙地,地表多沙质沉积物;
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且风力强劲等。
人为原因:人口的增长,过度采伐、开垦和放牧;连年战争造成植被破坏严重。
沙尘暴、雾霾等天气增加,大气质量下降;
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增加;
风沙掩埋农田、牧场,土地质量下降等。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些影响(图1.4)。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调节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供给功能
文化功能
活动探究:
1.水坝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能?同时又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利于发展旅游业(文化功能);生产廉价的水电、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利于渔业的发展(供给功能);减少下游洪灾(调节功能)等。
不利影响:损害支撑功能,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使下游损失大量的水、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供给功能),淹没上游土地,水坝引发地震(调节功能)等。
2.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当如何修建水坝呢?
修船闸或升船机;预留洄游通道、建设鱼道
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活动探究:
修建水库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①水库拦蓄泥沙,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
②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③阻碍三角洲淡水鱼的洄游活动。
活动探究:
课堂小结: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概念
类型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支撑服务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人类社会
提供服务
可持续利用
原因:服务功能是有限度的
途径: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综合权衡,最优利用)
原因: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
途径: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适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