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2022)二年高考化学真题分层汇编-01认识化学科学(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2021-2022)二年高考化学真题分层汇编-01认识化学科学(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8 15: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1-2022)二年高考化学真题分层汇编-01认识化学科学(基础题)
单选题(共8题)
1.(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福建多个科研机构经过长期联合研究发现,使用和改性的基催化剂,可打通从合成气经草酸二甲酯常压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的技术难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属于无机物 B.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C.属于过渡元素 D.催化剂通过降低焓变加快反应速率
2.(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气的总反应方程式:,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
B.每产生失去的电子数为
C.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数少于
D.消耗(己折算为标况)时,产生的分子数为
3.(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氨是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可用次氯酸盐作处理剂,有关反应可表示为:


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处理氨氮废水:将的氨水分别和不同量的混合,测得溶液中氨去除率、总氮(氨氮和硝氮的总和)残余率与投入量(用x表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数值为0.009
B.时,
C.时,x越大,生成的量越少
D.时,
4.(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建盏是久负盛名的陶瓷茶器,承载着福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关于建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烧结过程包含复杂的化学变化 B.具有耐酸碱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
C.制作所用的黏土原料是人工合成的 D.属硅酸盐产品,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5.(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
B.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C.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D.电解熔融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6.(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7.(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实验室配制碘水时,通常将溶于溶液:。关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滴入淀粉溶液,不变蓝
C.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 D.加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8.(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与指定溶液共存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的溶液:、、、
二、工业流程题(共2题)
9.(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粉煤灰是火电厂的大宗固废。以某电厂的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和等)提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时适当升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浸渣”的主要成分除残余外,还有_______。实验测得,粉煤灰(的质量分数为)经浸出、干燥后得到“浸渣”(的质量分数为),的浸出率为_______。
(3)“沉铝”时,体系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加入沉铝的目的是_______,“沉铝”的最佳方案为_______。
(4)“焙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水浸”后得到的“滤液2”可返回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10.(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的重要中间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一种以钼精矿(主要含,还有、的化合物及等)为原料制备四钼酸铵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产生的气体用_______吸收后可制取氮肥。
(2)“浸出”时,转化为。提高单位时间内钼浸出率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两种)。温度对内钼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浸出温度超过后,钼的浸出率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水大量蒸发,导致_______。
(3)“净化”时,浸出液中残留的、转化为沉淀除去。研究表明,该溶液中和pH的关系为:。为了使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浓度小于,应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_______。(已知:;和的分别为35.2和17.2)
(4)“净化”后,溶液中若有低价钼(以表示),可加入适量将其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沉淀”时,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
(6)高温下用还原(NH4)2Mo4O13可制得金属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已知:(NH4)2Mo4O13受热分解生成】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草酸属于二元弱酸,即乙二酸,属于有机物,A错误;
B.C60与石墨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
C.Cu为ⅠB族,属于过渡元素,C正确;
D.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焓变不变,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H2O分子中孤电子对数为=2,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故A错误;
B.该反应中N2中N元素化合价由0价下降到-3价,34g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产生,得到6mol电子,数目为6NA,故B错误;
C.氨水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的分子数,故C错误;
D.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0.5mol,产生的0.75mol,数目为,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x1时,氨的去除率为100%、总氮残留率为5,,95%的氨气参与反应①、有5%的氨气参与反应②,反应①消耗,参与反应②消耗,,A错误;
B.x>x1时,反应①也生成氯离子,所以,B错误;
C.x>x1时,x越大,氨总去除率不变,氮残余率增大,说明生成的硝酸根离子越多,生成N2的量越少,C正确;
D.x=x1时,氨的去除率为100%,溶液中没有和ClO-,含有Na+、H+、、Cl-和OH-,根据电荷守恒得,D错误;
故本题选C。
4.C
【详解】A.高温烧结过程是许多物理化学变化的综合过程,A正确;
B.陶瓷成分是硅酸盐,经高温烧结具有耐酸碱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B正确;
C.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一般的黏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不是人工合成的,C错误;
D.陶瓷主要原料是黏土,属硅酸盐产品,含有多种金属元素,D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没有标明气体的存在状态,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mol,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晶体中存在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硫酸氢钠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所以12g硫酸氢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阴、阳离子总数为,故B正确;
C.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因此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小于,故C错误;
D.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生成金属镁,镁由+2价降低到0价,因此1mol氯化镁完全电解生成金属镁,转移2mol电子,电解熔融制(物质的量为0.1mo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
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
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
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C
【详解】A.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
B.该溶液存在,滴入淀粉溶液,变蓝,B错误;
C.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加水稀释,平衡朝着离子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C正确;
D.加少量固体,与生成沉淀,浓度下降,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是强酸弱碱盐,的溶液显酸性,H+与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的溶液,与生成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的溶液,H+、、共同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的溶液,、、、、、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选D。
9.(1) 提高浸出率(或提高浸出速率)
(2) 和 84%
(3) 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 高温溶解再冷却结晶
(4)或
(5)沉铝
【分析】粉煤灰为原料(主要含SiO2、Al2O3和CaO等)加入硫酸,浸渣为二氧化硅、硫酸钙,加入硫酸钾,产生复盐明矾沉铝,干燥脱水,焙烧产生氧化铝、硫酸钾和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气体,水浸除去硫酸钾,得到氧化铝。
【详解】(1)温度高速率大,“浸出”时适当升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Al2O3和H2SO4发生反应生成Al2(SO4)3和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故答案为:提高浸出率(或提高浸出速率);Al2O3+6H+=2Al3++3H2O。
(2)“浸渣”的主要成分除残余Al2O3外,还有二氧化硅、硫酸钙;5.0g粉煤灰Al2O3的质量为5.0g×30%=1.5g,3.0g“浸渣”Al2O3的质量为3.0g×8%=0.24g,则Al2O3的浸出率为;
故答案为:SiO2和CaSO4;84%。
(3)根据沉铝体系中,Al2(SO4)3·18H2O溶解度最大,KAl(SO4)2·12H2O溶解度最小,更容易析出,加入K2SO4沉铝的目的是更多的使Al2(SO4)3转化为KAl(SO4)2·12H2O,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KAl(SO4)2·12H2O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沉铝”的最佳方案为高温溶解再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使更多的铝元素转化为晶体析出,同时保证晶体纯度;高温溶解再冷却结晶。
(4)“焙烧”时,KAl(SO4)2分解为K2SO4、Al2O3和SO3或K2SO4、Al2O3、SO2和O2,反应方程式为2KAl(SO4)2K2SO4+Al2O3+3SO3↑或4KAl(SO4)22K2SO4+2Al2O3+6SO2↑+3O2↑;
故答案为:2KAl(SO4)2K2SO4+Al2O3+3SO3↑或4KAl(SO4)22K2SO4+2Al2O3+6SO2↑+3O2↑。
(5)“水浸”后得到的“滤液2”成分为K2SO4,可在沉铝工序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沉铝。
10.(1)氨水
(2) 适当升温、搅拌、增加用量(增大浓度)等 晶体析出,混入浸渣
(3)3.9
(4)
(5)提供,使充分转化为沉淀析出
(6)
【分析】钼精矿(主要含,还有、的化合物及等)通入氧气焙烧得到、CuO、Fe2O3、SiO2和SO2,焙烧产生的气体主要为SO2;、CuO、Fe2O3、SiO2加Na2CO3、H2O浸出,转化为,铜、铁大多转化为氢氧化物,SiO2不反应,浸渣为SiO2、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浸出液含和少量Cu2+、Fe2+,加(NH4)2S净化,Cu2+、Fe2+转化CuS、FeS沉淀,滤渣为CuS、FeS,滤液主要含,滤液中加NH4NO3、HNO3进行沉淀得到(NH4)2Mo4O13·2H2O。
【详解】(1)“焙烧”产生的气体为SO2,用氨水吸收后可制取氮肥硫酸铵;
(2)“浸出”时,提高单位时间内钼浸出率即提高反应速率,措施有适当升温、搅拌、增加用量(增大浓度)(任写两种);当浸出温度超过后,钼的浸出率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水大量蒸发,导致晶体析出,混入浸渣;
(3)和的分别为35.2和17.2,则Ksp(CuS)=10-35.2,Ksp(FeS)=10-17.2,要使Cu2+浓度小于,则S2-浓度大于mol/L=10-29.2mol/L,要使Fe2+浓度小于,则S2-浓度大于mol/L=10-11.2mol/L,综述:c(S2-)>10-11.2mol/L,c(S2-)=10-11.2mol/L时,lg(10-11.2)=pH-15.1,pH=15.1-11.2=3.9,综上所述,为了使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浓度小于,应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3.9;
(4)溶液中若有低价钼(以表示),可加入适量将其氧化为,则氧化剂为,还原产物为-2价的O,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由流程可知“沉淀”时,产生的沉淀为(NH4)2Mo4O13·2H2O,因此加入的目的是提供,使充分转化为沉淀析出;
(6)高温下用还原(NH4)2Mo4O13可制得金属钼,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