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单击图片播放1918年5月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
杰作 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勇敢的旗手,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毛泽东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
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
杰作。第一部地理著作。
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汇编。
记载《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
雄气概。
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一个人?
“阿长”称呼的由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长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阿长谋害“我”隐鼠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依次领会并写出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
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用曲线画出事件中表明作
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他前后的感
情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在文中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喜欢切切察察,常惹风波
管“我”很严,喜欢“告状”
睡觉爱在床中间摆“大”字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我不大佩服,最讨厌是我所不耐烦的
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元旦早晨塞福橘
烦琐的规矩
“长毛”的故事迷信
淳朴 善良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
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
了”,“我” 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
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
的宝物。”为什么这么说? 研读阿长给我买<<山海经>>部分“为什么题目不用‘长妈妈’而用‘阿长’”? 文章的题目其实已表明文章用了抑笔。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言行多用抑笔,诸如“不大佩服她”、“讨厌”、“不耐烦”、“麻烦”等若用“妈妈”,与内容不符;再则,“阿长”与《山海经》连接,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用“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长妈妈“我”青年守寡、人胖、睡相不好对“我”管得很严,说“我”顽皮动不动就告诉母亲常喜欢切切察察讨厌讲“长毛”的故事敬佩谋害“我”的隐鼠憎恶想方设法买来《山海经》歌颂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
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怀念感激欲扬先抑
起伏跌宕小 结 假设阿长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