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4 13: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 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想象图)汗国:由可汗主宰的国家可汗:古代鲜卑、突厥、回纥、
   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
成吉思:蒙语为“强大”、“大海”中都临安>>>>>>>>>>>>>>>>>>>>>>>>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南宋政权灭亡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忽必烈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统一中国采取措施巩固元朝的统治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忽必烈——元灭南宋元朝统一全国——进步性文天祥抗元——正义性二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忽必烈——巩固元朝的统治措 施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作用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山东属于哪一省?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忽必烈——巩固元朝的统治元朝实施行省制度有何意义?1.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元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
2.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至于这一城市(元大都)的规模,人们一定知道,它方圆24英里,每一面长6英里----共有12扇城门,每扇城门上都有一个漂亮的大城楼。街道笔直宽阔,你们可以沿着街道从一端看到另一端”……“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之比。”……“到处是金银财宝,遍地是绸缎,非常富饶。”
——《马可·波罗游记》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马可·波罗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的统一原因: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因:元朝的统一元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因:元朝的统一(1)民族迁徙双向流动,
汉人外迁开发边疆,少数
民族内迁安居;
(2)汉族扩大,黄河流域
的契丹、女真族人也被统称为汉人;
(3)新的民族——回族形成,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表现: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时期: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③元朝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江南民谣黄道婆将海南的棉纺技术传播到淞江一带,淞江成为闻名遐迩的棉纺织品产地。黄道婆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纺车图卷》
北宋·王居正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秦西晋隋元(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辽宋西夏金)忆一忆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演:
文天祥、忽必烈、元宰相
第一幕:元宰相监狱劝降
第二幕: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拒降》历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