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7课时 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课本通过呈现画图以及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题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与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连加运算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创设情境,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运算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连加或连减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做一做。 教师订正并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 生: 让学生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悉箭头列算式的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利用连加运算解决问题 (1)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情境图: 3个同学一起折星星,每人折了6个。 师: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2)提出问题 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解决问题 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补充讲解: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 2.利用连减运算解决问题 (1)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情境图: 一共有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追问:“装满”是什么意思? (2)解决问题 追问:那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课件演示方法,并用箭头列式的方法来辅助理解列减法算式的道理。 师:我们计算的是否正确,该如何验证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加法来验证。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反馈。 生:佳佳折了6个星星,浩浩折了6个星星,小芳也折了6个星星。 生: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我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18个星星。 生2:我用加法来计算。6+6+6=18(个) 学生认真听讲,学习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有28个橘子,一袋可以装9个,问题是可以装满几袋? 生:每个袋子必须装9个 生1:我用圈一圈的方法,9个9个地圈一圈,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生2:我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28-9-9-9=1(个) 学生思考并用加法算式来验证。 生:9+9+9+1=28(个),所以算对了。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到图片中所给的信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所给信息,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检验,让学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学习习惯。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 用30根小棒拼右面的图形,最多可以拼几个? 3. 这些可以装几个吊扇? 学生认真思考并解答。 生:8 + 8 + 8=24(个) 答:一共买了24个苹果。 学生分析题意并解答。 生1:我用圈一圈的方法: 生2:我用连减算式: 30-6-6-6-6-6=0(个) 答:最多可以拼5个。 生:16-3-3-3-3-3=1(个) 答:可以装5个吊扇。 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拓展学生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用列算式或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2:我学会了用圈一圈或者画箭头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3:可以用加法来检验连减算式的计算结果。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你比5岁孩子聪明吗? 有一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决定搬进城里,在找房的过程中,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于是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遗憾地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默默地走开了。 可是那5岁的孩子并没有灰心,他又去敲房东的大门。他对房东说: "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 趣味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