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北京理综)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 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 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 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2.(原创)达尔文进化学说和现代达尔文主义都认为(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原创)自由交配和自交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依次是( )。
A.改变、改变 B.不变、不变
C.改变、不变 D.不变、改变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D.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看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5.下图中,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项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
6.中国公民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来源:21cnj*y.co*m】
A.药物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病菌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定向的选择
C.药物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药物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7.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又没有灭绝,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21世纪教育网
B.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
C.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
D.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
8.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
A.生殖隔离的结果
B.地理隔离的结果
C.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结果
D.突变的结果
9.(2012·广东理综)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21·cn·jy·com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10.(2012·安徽芜湖二模)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有平均9%的貂皮肤粗糙,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交配。导致粗糙皮毛的是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下一代貂中粗糙皮毛个体理论上的百分比是( )。www.21-cn-jy.com
A.9.3% B.5.3%
C.2.5% D.1.2%
11.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1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经长期的自然选择( )。21教育网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对显隐性基因的比例影响很小
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13.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 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 000人。那么,在这一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21cnjy.com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14.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则自交前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45%、32.5% B.55%、55%、42.5%
C.45%、45%、42.5% D.45%、55%、32.5%
15.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5.1%
C.6.8% D.10.2%
16.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h”频率是( )。21·世纪*教育网
A.2.9% B.0.7%
C.3.96% D.3.2%
17.蒜雌蕊柱头上的细胞膜表面有一种糖被,可以使其他种的花粉不能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这个现象属于( )。2-1-c-n-j-y
①细胞识别 ②抗性 ③生殖隔离 ④应激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 )。
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绝灭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然机制
20.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仅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
21.(原创)人和鲨鱼的分歧年数为4.2×108,那么分子进化的速率应为( )。
A.9×10-10 B.9×10-9
C.10-8 D.10-7
22.(原创)木村资生所说的分子进化速率中的“分子”是指( )。
A.水分子或无机盐
B.氨基酸或核苷酸
C.脂肪分子
D.核酸或蛋白质[21世纪教育网
23.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2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
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25.(原创)(多选)不属于五界系统划分依据的是( )。
A.细胞的结构特征
B.同化作用类型
C.异化作用类型
D.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0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 21*cnjy*com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调查,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________水平进化规律。【版权所有:21教育】
27.(15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变小。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下图表示魏泰克五界分类系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类系统主要是根据生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差异,将生物界划分为五界。2·1·c·n·j·y
(2)从生物发展史方面来分析,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即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出处:21教育名师】
(3)从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来分析,反映了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即: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属于_______;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_______,属于_______;摄取吸收有机物的_______,属于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①和④的营养方式特征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②的细胞类型特征为________;③的细胞数目特征为____________;⑤的运动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9.(9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
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___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抗制。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1.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信息“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可推知A项;“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可推知B项;再由整个题干信息得出金合欢蚁与金合欢树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这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所以可推知D项。根据题中信息推不出“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的结论。
2.答案:B 解析:A、B、C是现代达尔文主义坚持的观点,B、D是达尔文进化学说坚持的观点,B项是达尔文进化学说和现代达尔文主义共同坚持的观点。
3.答案:B 解析:自由交配即随机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对已达遗传平衡的种群而言,也不改变其基因型频率。自交不改变基因频率,但会使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提高。
4.答案:A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的进化,但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不是一回事,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C错误。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看能否交配产生可育性的后代,D项叙述不严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 答案:C 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6.答案:D 解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抗生素对抗药性个体的产生仅仅起到选择作用,不是诱导作用,因为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与药物的使用无关。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7.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该生物的“面貌基本没变”,说明其生存环境基本没变,基因频率也基本没变,所以性状基本没变。
8.答案:B 解析:华南虎和东北虎是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
9.答案:D 解析:重组后的酵母菌可发生各种变异,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A、B项正确;重组酵母菌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不会因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改变,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据题意,粗糙基因的频率为=3/10,所以在F1中显性纯合子比例为49/91,杂合子比例为42/91,因而显性基因频率为70/91,隐性基因频率为21/91,下一代中粗糙个体为21/91×21/91≈5.3%。
11.答案:B 解析:A项错:b和d一定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项对: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但有可能无法交配繁殖即存在生殖隔离。C项和D项错:是否属同一物种与基因频率无关。
12.答案:C 解析:隐性基因型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会逐代降低隐性基因的频率直至0。
13.答案:A 解析:读题知,aa个体为3 600人,AA个体为12 000人,Aa个体为26 400-12 000=14 400人。A的基因频率为(12 000×2+14 400×1)÷(30 000×2)=0.64,a的基因频率为(3 600×2+14 400×1)÷(30 000×2)=0.36。
14.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而Aa个体占50%,据此可以计算A的基因频率=30%+50%×1/2=55%,自交后AA占的比例=30%+50%×1/4=42.5%,Aa占的比例=50%×1/2=25%,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因此女性中Xb为:23×2+52=98;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男性无携带者),因此男性中Xb为65,这样,某校学生中Xb共为:98+65=163,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某校学生中X染色体总数是:780×2+820=2 380,这样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就是:×100%=6.8%。
16.答案:C 解析:假设有100个学生,则0.7个血友病患者中有个男患者(XhY),有0.7×个女患者(XhXh),5%的携带者相当于5个XHXh。100个个体等位基因的总数为50+50×2=150个,Xh的基因频率为:÷150×100%=3.96%。
17.答案:C 解析:糖被具有细胞识别作用,糖被只允许同种花粉萌发而不允许其他种花粉萌发属于物种间的生殖隔离。
18.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昆虫如果缺少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不能生存和繁衍,从而导致绝灭。
19.答案:B 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故A错误。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仅受环境选择的影响,而且受随机的基因突变的影响、个体迁移的影响等,即使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变化,故C错误。有些物种(例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故D错误。物种是指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故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B正确。
20.答案:C 解析:任何生物都有不定向的变异,并且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生存斗争,由于恐龙没有产生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异,而被自然环境所淘汰。
21.答案:A 解析:依据分子进化的速率计算公式求算:Raa=kaa/2T,而kaa=-2.3 lg(1-x)。计算结果为:Raa=-2.3 lg(1-0.532)/2×4.2×108=0.9×10-9=9×10-10。
22.答案:D 解析:分子进化速率是指核酸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进化过程中碱基或氨基酸发生置换的频率。
23.答案:B 解析: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低等→高等、由简单→复杂等,化石出现得晚,说明该物种高等和复杂,但出现得晚的化石与出现得早的化石间不一定有进化亲缘关系。
24.答案:D 解析:因原始地球当时尚未出现光合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当时的原始生命结构简单,体内没有复杂的酶系,不能将无机物同化成有机物,供自身利用,所以原始生命的同化作用只能是异养型的;而当时原始大气中无氧气存在,异化作用只能是厌氧型的。随着时间推移,某些原始的藻类植物开始出现,即形成光能自养型生物,伴随着地球上出现氧气,需氧异养型生物开始出现。
25.答案:CD 解析: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将生物分为五界。能量利用方式包括光合作用、分解和吸收有机物、摄食有机物,由此可见,能量利用方式针对的是同化作用。五界系统中的生物全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都相同(含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26.解析:通过计算b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所以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种群b和种群c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因此植物a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形成了不同的植物b和c。b和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分子
27.解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根据材料描述蛾与祖先蛾交配后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蛙的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这说明它们存在生殖隔离。(3)蛾改变飞行模式,使其逃脱危险,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当种群中个体数减少时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减小。(5)A种群中基因总数等于400+100+200+300+200=1 200,Va的基因个数=200+100+100=400,根据基因频率的定义可知,Va的基因频率=400/1 200×100%≈33%。(6)从题表可知,B种群中没有VaVb个体,所以B种群基因型比A种群少,A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
答案:(1)种群 (2)D (3)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4)基因库 (5)33% (6)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A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28.解析:面对多样化的生物,生物学家除了描述物种的特征外,还要揭示生物之间的进化顺序和亲缘关系。1969年美国科学家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首先提出将生物界分为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目前科学界倾向于五界系统,并用进化树来表示五界之间的进化关系。
答案:(1)结构特征 能量利用方式
(2)原核单细胞 真核单细胞 真核多细胞
(3)植物 生产者 真菌 分解者 动物 消费者
(4)自养或异养 自养 真核细胞 单细胞或多细胞 大多数能自由运动,少数营固着生活
29.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选择和隔离。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现存大熊猫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即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答案:(1)基因库 多样性 (2)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 (3)选择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