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07: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4分)
春节要到了,一想到除夕可以就着用高cù( )做的là( )八蒜吃jiǎo( )子,我忍不住yàn( )了一下口水。
二、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正:正月 正好 正襟危坐
B.处:到处 好处 处所
C.薄:浅薄 薄片 尖嘴薄舌
D.脉:山脉 脉络 含情脉脉
三、在横线上写出与下列诗句有关的节日。(4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表弟的一番俏皮话,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B.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我们必将迎来一个重见天日的世界。
C.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D.思考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想法则必须谨慎小心。
五、下列作品、主要人物、作者、国籍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丹尼尔·笛福 法国
B.《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 马克·汉林 美国
C.《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 刘易斯·卡罗尔 英国
D.《骑鹅旅行记》 贝琪 塞尔玛·拉格洛夫 瑞典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观察加点部分的特点,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饿”)
2.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啊!(修改病句)
3.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怎能不感到寂寞 (改为陈述句)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观察加点的词语我发现: 。我会仿写:
七、语文实践。(3分)
走进春节,看看春节的习俗。
1.不同地区的年夜饭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寓意更岁交子、吉祥如意;有的地方吃年糕,寓意 ;有的地方吃汤圆,寓意 。
2.把下面的春联补充完整。(填序号)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五十六朵花开,
A.五颜六色春满园 B.五湖四海来相会 C.五色十光六合春
八、填空。(14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课文按 顺序写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课文详写了北京春节的三次高潮—— 、 、 的情景。
2.与朋友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朋友的善恶,才能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正所谓“ , ”。
3.每逢月圆之夜,多少游子都在仰望明月,心里满是思乡之情,引用 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两句诗就是: , 。
4.汉乐府《长歌行》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奋发努力,不要等到年老时留下悲伤、悔恨的诗句是: , !
5.《寒食》中表达诗人对权贵豪门特权现象的不满和讽刺的诗句是: , 。
九、阅读理解。(29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
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 如此,打起桩来 很费劲, 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下列依次填入选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尽管 还是 而且 B.既然 还是 而且
C.既然 但是 尽管 D.尽管 不但 而且
2.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 ,这句话在选文第1自然段中的作用是 。横线上应填( )。(2分)
A.过渡句 概括内容 B.中心句 引出下文
C.过渡句 承上启下 D.总结句 总结全文
3.下面语句中,不能体现“我”干什么都困难重重的一项是( )(2分)
A.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
B.“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C.打起桩来很费劲,非常麻烦。
D.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
4.“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对于干这活儿一点儿也不会不介意。
B.除了干这活儿,“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C.干这活儿可以让“我”打发时间,免除无聊带来的苦恼。
D.这活儿是“我”必须要干的,因此没必要介意。
5.从鲁滨逊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住所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这体现了鲁滨逊怎样的性格特点 (5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端 午 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 健康)、手脚(伶俐 灵活)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时刻 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调 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在文中括号里选出合适的词语,用“ ”标出。(4分)
2.文中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是:渲染观看龙船竞赛的人数之 、涉及面之 ,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过端午节时 的场面。(3分)
3.文章是按( )的顺序写的。(2分)
A,时间 B.空间 C.事情发展
4.虽然这篇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民俗的,但我们从中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端午日的民俗。当地端午日的民俗主要有 。(3分)
5.本文以端午日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 略写了哪些内容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