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单元检测:第4章 生态工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单元检测:第4章 生态工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4-24 14: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苏教版选修3第4章生态工程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20每小题2分,21~25每小题3分,共55分)
1.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的是(  )。
①协调与平衡原理 ②个别与特殊的原理 ③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④整体性原理 ⑤能量循环流动原理 ⑥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⑦因地制宜原理 ⑧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⑤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⑦
2.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21世纪教育网
3.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这一过程遵循的原理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4.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  )。
A.协调和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5.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21教育网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6.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的特点是(  )。
A.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高消耗、高效益、可持续
C.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D.高消耗、低效益、可持续21世纪教育网
7.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21·世纪*教育网
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 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8.传统经济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哪条途径是最佳选择?(  )2-1-c-n-j-y
A.恢复“无废弃物农业”模式 B.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状况
C.协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D.走生态经济之路
9.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从我国传统农业的“无废弃物”模式中,可借鉴的是(  )。
A.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B.能量的单向流动
C.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 D.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10.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20世纪60~70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11.下列生态工程中,哪项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
A.沿海防护林工程 B.“三北”防护林工程
C.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D.防沙治沙生态工程
12.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荒漠化。在下列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是(  )。【来源:21cnj*y.co*m】
A.盲目开垦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C.过度放牧 D.过度樵采
13.被誉为地球的“肾脏”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4.党中央制定的“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是针对下列哪项工程制定的?(  )
A.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B.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功能 D.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15.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 B.有利于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
C.使土地优化利用 D.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
16.我国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不仅丧失了大量的耕地资源,也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造成荒漠化有多种因素,下列因素中影响力最小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盲目开垦 D.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17.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8.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沼泽区,是亚洲东北部的水禽繁殖中心和亚洲北部水禽南迁的必经之地。这说明这片湿地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蓄洪防旱 B.为鸟类的繁殖和迁飞提供栖息地
C.调节区域气候 D.自然净化污水
19.生态工程的优点有(  )。
A.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B.防止污染
C.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D.经济效益高
20.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2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22.我国西北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性原理 C.循环性原理 D.再生性原理
23.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24.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25.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  )。www.21-cn-jy.com
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26.(13分)如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__________效应。21cnjy.com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3)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
(4)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三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桑基鱼塘。据图回答问题。
(1)该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数量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培养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1*cnjy*com
(3)蚕沙、桑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__的作用又被桑基所利用。蚕沙中的氨经过________的作用,形成____________,被植物利用。21*cnjy*com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系统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吗?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发展无废弃物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调查某块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
(4)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减少环境污染,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防治的方法。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版权所有:21教育】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
(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林具有防风固沙和改善气候的作用,为了防治西部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在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营造防护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下列哪一种做法最好?______________。
A.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 B.选择单一树种,营造纯种树林
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 D.选择多种当地的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4)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因为根据____________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放牧的牛羊超过了草场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草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要合理放牧。2·1·c·n·j·y

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
1.答案:B 解析:个别与特殊的原理、因地制宜原理并不是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原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的。
2.答案:C 解析: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各有优缺点,石油农业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答案:A 解析:本题强调“种植多种树种”,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4.答案:D 解析: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答案:C 解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答案:A 解析: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优点。
7.答案:B 解析:题干中指出原因是“过度采伐”,相对应的是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8.答案:D
9.答案:A 解析:“无废弃物”模式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0.答案:B 解析:本题单一品种的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因此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11.答案:B 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23年间累计造林2 200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林面积的,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12.答案:D
13.答案:D 解析: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
14.答案:A
15.答案:D 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不能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C 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答案:D
21.答案:D 解析: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不太强调经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个别地区污染仍较严重。
22.答案:B 解析: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超载放牧,超出了草原的环境承载力,使得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被牲畜消耗的速度,从而使得土地沙化。
23.答案:C 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24.答案:C 解析:从题图中看出,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25.答案:C 解析: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26.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 温室
(2)作物 家畜 食用菌、蚯蚓
(3)物质利用率
(4)①农村燃烧秸秆和柴草的热能利用效率低 ②使秸秆不能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于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 ③导致滥伐林木、乱铲草皮,植被受到严重损毁,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④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等 ⑤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土壤沙漠化
27.解析: “桑(蔗、蕉)基鱼塘体系”是比较典型的水陆交换系统,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桑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桑叶喂蚕,蚕进而生产蚕茧和蚕丝。桑树的凋落物和蚕沙撒入鱼塘中,经过池塘内另一条食物链,被鱼等水生生物所利用,鱼类等的排泄物及其他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经过底栖生物的消化、分解,取出后可作为混合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人们可以从该体系中获得蚕丝及其成品、食品、鱼类等水生生物以及沼气等产品。
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保持相对稳定21世纪教育网
(2)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
(5)能。系统中的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一种优化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能量、物质、信息的转换和流通达到了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28.解析: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群落(各种生物组成)和无机环境组成,功能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应用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农药防治害虫可以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最终导致害虫的大爆发。为避免害虫的抗药性发生,可采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除草是通过减少农作物的竞争者,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作物;农田弃耕后保留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故应为次生演替。【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群落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标志重捕法
(4)①害虫中具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
②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5)生物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次生演替
29.答案:(1)水
(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原理
(3)D
(4)协调与平衡 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生态失衡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