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部名著,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2.能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能做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阅读收获。(重点)
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单元课文教学前布置读书活动,还是在单元课文教学后安排读书活动,都要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开展阅读活动,并且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不仅要对阅读策略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阅读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能就阅读活动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阅读记录和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认真阅读原著;设计阅读计划表、读书记录卡。
2.制作含有《鲁滨逊漂流记》等名著封面及名著中的经典片段的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喜欢的名著,并详细地阅读其中的一两本。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本外国名著。你还读过哪些名著?说一说:你最喜欢读哪本名著?这本名著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最喜欢《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其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这本书充满着童年情趣,用通俗简短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爱的真谛。
生2:《海底两万里》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读物。这本书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巨著。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这位船长称得上是个天才,他博学、睿智,极富创造力和探险精神。他灵活地运用科学知识设计并制造了潜艇“鹦鹉螺号”,他还十分擅长科学地利用海洋资源。
3.出示教材中的导语内容,教师引读。
课件出示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当你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
4.导入:今天,就让我们开启一段世界名著之旅,去领略文学名著的魅力。
二、名著赏析
1.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2.这是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我们一起来回顾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再次去感受鲁滨逊的传奇经历。
3.学生自由交流。
交流提示:
(1)在鲁滨逊的性格中,哪一点最让你喜欢或敬佩?
(2)鲁滨逊与“星期五”是什么关系?你认为鲁滨逊对“星期五”好吗?
(3)鲁滨逊是怎样解决在荒岛上的吃、住问题的?
(4)鲁滨逊在荒岛上安全吗?他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5)鲁滨逊在荒岛上很孤独,他是怎样给自己解闷儿的?
(6)在鲁滨逊的性格中,你有不喜欢的地方吗?具体说说为什么。
(7)鲁滨逊再次回到了小岛上,送去了很多东西,他还让岛上的人承认这个地盘是他的,说说你对他这一做法的看法。
4.有这样一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人流落荒岛后的种种际遇。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这本书面世后,吸引了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评论。
5.出示教材中的两则评论内容,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谈谈感受。
课件出示 评论一: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
——[法国]卢梭
评论二: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意大利]卡尔维诺
6.讨论:你对这两则评论是怎么理解的?
7.小结:同学们,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像鲁滨逊那样经历那样的困境,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善于创造和改变生活的聪明才智,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登上人生的一个个新高峰。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能成为名著的原因,也是笛福借鲁滨逊这个人物为我们写下的人生启示。
三、猜猜名著
1.世界名著内容纷繁,就像个百花园一样。在这个百花园中,你又采撷了多少呢?接下来,让我考考你,你都了解哪些名著。
2.课件出示图片或者经典的片段,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名著,进而谈谈对名著的了解。
3.师生互动猜名著。
(1)出示名人评论,猜测名著的名字:
海伦·凯勒的身体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查理·卓别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出示名著中经典的片段,猜测名著的名字:
用真电车作教室,小豆豆感到很特别,其次感到特别的是教室里的座位。在以前那所学校,谁坐哪个位子,旁边是谁,前边是谁,都是按规定排好了的。而这个学校却是坐在哪里都行,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他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窗边的小豆豆》)
(3)出示名著中的图片,猜测名著的名字。(《老人与海》)
四、了解名著
1.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猜出了很多名著。那谁来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名著”呢?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阅读内容。
课件出示 著作要成为名著,就应该有原创性,并且要能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进而启发读者进行思考。同时,名著在时间上往往有延续性,很多作品流传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4.过渡:全世界这么多的名著,按照国家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它们是可以分类的。今天,就请同学们来看看名著的体系。
出示思维导图:
5.出示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引读:
课件出示 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但想到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就会让自己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道。
五、浅谈方法
1.那么,当面对如此之多的名著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交流。
预设:
生1: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有的时候只有名著的简介,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简介来阅读相关的名著。
生2:有的课文后面有推荐阅读的名著,有的课文也有著名的作者,我们可以拓展,读读书上推荐阅读的名著,或者读读这个作者写的其他书。
生3: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专家推荐阅读的名著,这些名著还按照我们的年级进行了划分,我们可以按照提示阅读。
2.选择好了名著,我们应该怎样来阅读呢?
3.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同学们,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名著,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浏览了作者简介、导读(有的书叫序、前言)、目录、后记等,便大体上了解了书的主要内容,同时用浏览和跳读的方法解答了自己的一些疑惑,这样的读书方法叫作泛读。
当然,对于十分喜欢的名著,我们也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老师这儿有几个好方法,推荐给同学们。
(1)介绍精读方法1——做摘抄。
①如何来精读呢?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做了摘抄,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那么,你们都摘抄了哪些内容呢?选择一段读给大家听听。(投影出示学生摘抄的内容,学生汇报摘抄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②同学们摘抄的内容都很精彩。老师告诉大家,对于比较长的片段,我们可以采用概括主要内容、摘抄段首语句、截取精华片段等方法做摘抄。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在最后都要注明该段文字出自哪本书、哪个章节、哪一页,方便以后查阅。
③过渡:同学们,阅读一本名著仅仅靠做摘抄是不行的。再说,作为一本名著,作者着力塑造的是人物形象,能否把握人物形象,是读懂名著的关键。而人物形象往往又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那么,如何通过“细节”来把握人物形象呢?
(2)介绍精读方法2——写感悟。
①出示句子: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是决不放手的。
A.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呢?(感受到了鲁滨逊坚忍不拔、坚毅的性格,永不言弃、锲而不舍的精神等。)
B.小结: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个句子,思考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一样。
②出示片段: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对它非常满意。
A.老师读了这段话后,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想不想看?
出示:这段话运用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造独木舟的经过。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我感受到了鲁滨逊超人的智慧。在没有助手、没有很好的造船工具的条件下,他竟然造出了略具规模、很体面的独木舟。这不得不让我为主人公坚毅的精神、灵巧的双手而赞叹!
B.我们在写感悟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来思考,可以从运用的修辞方法来考虑,也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精彩的对话、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环境描写等来感悟。总之一句话,抓住文章的细节咀嚼、体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3)介绍精读方法3——画人物图谱。
如果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即人物关系网。
(4)介绍精读方法4——画全书结构图。
5.总结: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
六、拓展延伸
1.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书单。
2.准备一个摘抄本,进行阅读摘抄活动。
3.定期开展读书活动,采取奖励机制,鼓励个性化阅读,呈现多样化的阅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