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6 23:0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文艺复兴:指14世纪末到17世纪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表面上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佛罗伦萨
一、文艺复兴(14-17C)
▲ 欧洲文艺复兴示意图
▲ 欧洲文艺复兴示意图
问题1:为什么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呢?
概念:
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一: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一:
顺从人性 禁欲苦行
回归人性 压抑人性
追求自由 麻木顺从
追求真理 愚昧迷信
人性至上 神权至上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
(3)文化: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创造财富和现世享乐,
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一、文艺复兴(14-17C)
2.实质:
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恩格斯
《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典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重点问题】文艺复兴为什么要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
和学说传播;
(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一、文艺复兴(14-17C)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①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反对教会禁欲,抨击教会腐败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一、文艺复兴(14-17C)
3.内容:
2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时间地点 代表人物 成就 思想特色
意大利 兴起: 14世纪 文学三杰
发展: 15世纪 美术三杰
欧洲 扩展: 15世纪后期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等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一、文艺复兴(14-17C)
4.内容:代表人物的扩展
“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
——《神曲·地狱篇》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歌集》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善良和蔼、温柔典雅
“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十日谈》的主要内容是 10 名佛罗伦萨男女青年, 为逃避城内瘟疫而暂居乡间。 在乡间的 10 天里, 他们每天讲故事消磨时光,共讲了 100 个故事。
《十日谈》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外号叫齐亚帕雷托的切帕雷洛是一名做尽了坏事的无赖。临终忏悔时,他胡吹一通,把为他祷告的神父骗得晕头转向,竟相信他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位神父很有声望,他告诉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齐亚帕雷托是如何圣洁。这样,无赖居然变成圣徒,称圣齐亚帕雷托。
《十日谈》: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5.影响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的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的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们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和教材,总结一下文艺复兴的影响有哪些?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②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
③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精神上)。
一、文艺复兴(14-17C)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16世纪
1.兴起:德国-马丁·路德改革
教皇
马丁·路德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直接对话、得救
上帝
材料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
否定教皇、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V.S.
二、宗教改革(16C)
(二)概况
因信称义
①因信称义(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2.内容
2、宗教改革的扩展
二、宗教改革(16C)
3.宗教改革的扩展
瑞士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继德国之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影响最大。
路德派
4.影响
①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③政治: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文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A.不受罗马教皇的控制;
B.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C.简化了宗教仪式;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二、宗教改革(16C)
(一)背景
(二)代表人物及成就
研究领域 人物 主要著作 成就与贡献 影 响
天文学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物理学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
否定“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意义
①科学: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总体: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近代科学兴起(16-17C)
(1)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2)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济: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进一步解放思想;
四、启蒙运动(17、18C)
(一)背景
(二)精神内核
3、政治: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基督教神权的束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在伽利略、牛顿等人引发的“科学革命”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洛克
孟德斯鸠
理性(独立思考、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自然状态下,个人能力不足,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于是大家联合了起来,形成了社会。为了使这个社会有效率有秩序,人们订立了一个契约,推选出一个领导者,也就是统治者,就构成了国家。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
孟德斯鸠
卢梭
问题探究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的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保有财产、经营、言论、著作、书信、迁徙、信教、请愿、诉讼、选举与被选举、任官考试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世界: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1、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丰富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17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天主教会权威受到更多的质疑,人们对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 思想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
兴起 与发展 发源于意大利,繁盛于西欧 发源于德意志,迅速波及西欧 兴起于英国,后法国成为中心,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特点 批判对象 神学世界观 教皇权威,教会教义及领袖 教权(教会的世俗权力)、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领域 文学艺术 (人性解放: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宗教政治 (信仰自主: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思想政治
(人权解放: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方式 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披着宗教的外衣 抛弃宗教外衣,理性批判
指导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实质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①促进了思想解放;②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④反对权威,但不反对宗教信仰(支持信仰上帝)
⑤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或天主教会对人的束缚;
⑥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根因);
⑦都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之精神重塑·理性光辉:
启蒙运动
含义、原因、实质、核心、成就、影响
“人”之价值重塑·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人”之信仰重塑·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
“人”之认知重塑·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的兴起
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实质、影响
宗教外衣掩饰下反对封建政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背景、代表、意义
含义、背景、精神内核、兴起与发展、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
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和反封建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总结: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课堂练习:
1、 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 反对专制王权 D.讴歌自然的人性
D
2、3.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土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
B
3、(2018·全国Ⅲ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 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