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七下历史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基础巩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蒙古 C.鲜卑 D. 女真
3.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该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4.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锡伯族
5.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 )
A.行政事务 B.监察事务
C.军事事务 D.财政事务
6.小明同学搜集到一幅破损的古地图,上面有“大都”“中书省”“岭北行省”等字样。据此判断,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这一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御史台 D.西域都护
二、拓展延伸
8.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 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 《元史 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9.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行政区划出现在哪个朝代?它是谁建立的?
(2)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哪些地区归属中书省直接管辖?
(3)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一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三、合作探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元朝的建立,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四、学习心得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自主预习
请你自主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思考问题。
1.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繁华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什么是词?宋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3.什么是元曲?元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基础巩固
1.D 2.B 3.D 4.C 5.B 6.C 7.A
二、拓展延伸
8.(1)秦始皇。郡县制。
(2) 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等)。
(3)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9.(1)元朝。忽必烈。
(2)“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山东、山西和河北。
(3)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三、合作探究(略)
四、学习心得(略)
五、自主预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