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备考2023)中考(学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含演示动画、中考配套真题)模块三 中国地理 第四章 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 地方特色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16.(备考2023)中考(学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含演示动画、中考配套真题)模块三 中国地理 第四章 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 地方特色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7 08:23: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交通运输业 地方特色文化
命题点 铁路分布及高速铁路发展 
  高铁主要承担客运任务。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下图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局部高速铁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 武汉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陕      B. 皖      C. 鄂      D. 浙
2. 图中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分布呈(  )
A. 放射状 B. 条带状 C. 网格状 D. 环状
3. 推出网络订票、移动支付、在线选座、刷脸进站等服务新举措,主要是促进高铁运营的(  )
A. 安全性 B. 便捷性 C. 经济性 D. 稳定性
4.一材多设问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铁路干线①名称是    ;②名称是    。
(2)陇海铁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兰州、西安、    ;连云港东临    海。
子题
(3)[知识拓展]铁路干线①和②从北京出发,向南分别连接了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 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农业分布 B. 城镇分布 C. 河流流向 D. 山脉走向
6. 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
A. 成都—雅安 B. 雅安—康定 C. 康定—林芝 D. 林芝—拉萨
7. 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
A. 滑坡 B. 台风 C. 火山喷发 D. 沙尘暴
2023备考精练
  为缓解疫情形势下重点物资陆路物流运输压力,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江苏省淮安市适时开辟上海等地进出港“陆改水”绿色新通道,全力保障企业内外运物流畅通。读图,完成1~2题。
1. 江苏省淮安市适时开辟上海等地进出港“陆改水”绿色新通道,水运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是(  )
A. 比铁路运输运量大、费用低 B. 比航空运输费用低,耗时短
C. 比公路运输更灵活,速度快 D. 比管道运输连续性更好
2. 江苏省淮安市适合开辟“陆改水”绿色新通道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地形平坦 B. 水量丰富 C. 水能丰富 D. 经济发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已有42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读我国部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关于图中我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独特的风格 B. 呼麦和鼓乐位于同一省区
C.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最多 D. 戏曲类遗产遍布四大地理区域
4. 为更好地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追求潮流遗弃传统文化 B. 给外国友人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
C.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 D. 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振兴
5. 请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1 776千米。
材料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    山脉,途经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卫星发射基地
    (填城市名称),到达位于    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2)请在下列场景中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
①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运往东部沿海省区应选择    运输;
②北京郊区的蔬菜运往城区应选择    运输;
③我国将100吨钢铁出口至日本应选择    运输。
(3)图中连接山东济南和北京的铁路干线是    线,如果我们想从济南到乌鲁木齐,沿途要经过徐州经转    线比较便捷。
(4)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教材变式图专练
我国部分高速铁路分布图
地图变式来源
◆对接教材:人教八上P87图4.4(增加山脉、经纬网)
◆对接真题:2021宜宾23题图(增加山脉、经纬网)
基础读图
(1)读图可知,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特点是    ,其中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高铁分布最稠密。
(2)读图可知,沪昆高铁连接了    市和    省,其中A铁路枢纽为    市,沪昆高铁与    高铁在此交会。
(3)四大地理区域中目前高铁通车里程最短的区域是我国的    地区,这里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分析表达
(4)连接乌鲁木齐的高铁线路在修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任答一点),该线路开通运营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 郑渝高铁示意图
基础读图
(1)郑渝高铁的“郑”代表郑州,该城市是    省的行政中心;“渝”是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简称。
(2)郑渝高铁沟通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和    地区。
分析表达
(3)郑渝高铁巫山至万州北段的桥隧比高达98%。从地形因素上看,该段铁路大量修建桥梁和隧道的原因是                      。
(4)请分析郑渝高铁开通后对铁路沿线地区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及简称。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是我国湖北省的省会城市,该省级行政区简称鄂;陕是陕西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浙是浙江省的简称。
2. A 【解析】本题考查湖北省高速铁路网的布局特点。读图可知,武汉作为枢纽城市联接了若干条高速铁路,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呈放射状向外分布。
3. 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网络订票、移动支付、在线选座、刷脸进站等服务新举措,方便旅客购票、进站,主要是为了提升高铁运营的便捷性,与促进高铁运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关系不大。
4. (1)京广线 京沪线 (2)郑州 黄 (3)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5. 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川藏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读图可知,川藏铁路大致为东西走向,中段向北弯曲经过昌都,沿线经过的城市较多,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分布;川藏铁路穿越区地形极其复杂,山脉走向对于川藏铁路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农业分布和河流流向也不是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
6. C 【解析】本题考查川藏铁路线修建难度最大的路段。读图结合所学可知,从康定至林芝段经过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和桥梁,难度最大。
7. A 【解析】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沿线的主要自然灾害。川藏铁路沿线山高谷深,降水丰富,因此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区距海遥远,没有台风灾害;该地区远离干旱的西北地区,不受沙尘暴的影响;该地区虽然地壳运动活跃,但并无火山分布。
2023备考精练
1. A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题意,江苏省淮安市适时开辟上海等地进出港“陆改水”绿色新通道,可知该运输方式属于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比铁路运输运量更大、费用更低;水路运输相比航空运输费用低,但运输时间长;公路运输比水路运输更灵活;管道运输比水路运输连续性更好。
2. C 【解析】本题考查江苏省淮安市适合开辟“陆改水”绿色新通道的有利条件。江苏省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水能不丰富;这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加上当地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这些都为江苏省淮安市开辟“陆改水”绿色新通道提供了有利条件。
3.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部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分布。不同的文化遗产使城市形成其独有的特色与风格;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呼麦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鼓乐属于陕西省;图中内蒙古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种,而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有三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戏曲类遗产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没有分布。
4. A 【解析】本题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追求潮流遗弃传统文化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给外国友人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振兴,都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5. (1)祁连 酒泉 准噶尔 (2)①管道 ②公路 ③水路(海洋) (3)京沪 陇海 (4)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私家车限行,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升级设备设施,工厂废气达标排放等。(任答一点)
教材变式图专练
1. (1)东密西疏 三 (2)上海 云南 长沙 京广 (3)青藏 高寒 (4)沙尘暴、缺水;人口稀疏,维护不便;沿途需穿越高山,工程建设难度大等(任答一点) 有利于改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交通状况;有利于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2. (1)河南 重庆市 (2)北方 南方 (3)地势起伏较大,架设桥梁和开凿隧道主要是为了减轻施工难度 (4)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联系;方便铁路沿线人们的出行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中国地理
模 块 三
第四章 经济与文化
第2节 交通运输业
地方特色文化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1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2
三阶 真实情境·培素养
3
目录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知识点1
交通运输业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
(一)铁路运输(火车)——长距离货运或客运。
(二)公路运输(汽车)——运量小、短距离货运或客运。
(三)水路运输(船舶)——运量①____距离长、时效性不强的大宗货物。
(四)航空运输(飞机)——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物品。
(五)管道运输(管道)——液体②______和部分粉末状、颗粒状物体。

气体
二、高速铁路
(一)高速铁路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③______西部④______
(二)主要铁路干线
1.京哈高铁:北京—哈尔滨
2.京沪高铁:北京—上海
3.京广高铁:北京—广州
4.京港高铁:北京—香港
5.沪昆高铁:上海—昆明
6.徐兰高铁:徐州—兰州
7.兰新高铁:兰州—乌鲁木齐
密集
稀疏
(三)主要高铁枢纽
知识点2
地方特色文化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一)服饰
1.傣族服饰——轻薄、透气→气候炎热、潮湿。
2.藏族服饰——①______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气候高寒、昼夜温差大。
(二)饮食习惯
1.种植业“南稻北麦”→饮食“南②____北③____”。
2.西北、青藏农业以④______业为主→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
藏袍


畜牧
(三)民居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气温影响民居墙体的薄厚、窗户的大小等;降水影响民居,屋顶坡度的大小。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四合院墙体较⑤  、窗小,利于保暖、御寒 西南地区气候湿热,建筑多为双层竹楼,利于防潮散热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屋顶坡度较⑥ _,便于排水 西北地区冬冷夏热,墙体较厚;全年降水稀少,房屋为平顶设计


(四)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特色文化: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海南岛的黎族风情,北方的安塞腰鼓、京剧,南方赛龙舟、川剧变脸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要坚持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影响我国高铁分布的因素
乐山市主城区附近区域多丘陵山区。但在主城区附近的青衣江畔,成(都)贵(阳)高铁、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成乐高速公路等交通动脉纵横交错,构成一幅立体交通图(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
重难点
1. 关于图示区域成贵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架设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依山而建 B. 沿河而建
C. 桥梁占比高 D. 与高速公路平行
C
【解析】本题考查高速铁路建设的特点及读图能力。读图可知,成贵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桥梁占比高,但没有沿河建设或与高速公路平行的特点;其图示区域不在山麓,并非依山而建。
2. 相对于主城区附近其他区域,青衣江畔成为众多过境交通干线交会地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地形更平坦 B. 植被更少
C. 降水更少 D. 河流影响更小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自然因素。青衣江畔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植被、降水对交通线走向影响不大,河流对交通线影响较大。
3. 关于快速发展的交通对乐山社会经济作用的表述,不合理的是(  )
A. 增加就业岗位
B. 促进物资、人员、信息快速流通
C. 带动旅游业发展
D. 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
方法指导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地形复杂的山地、高原不利于高铁建设;
②地质:多分布在地质稳定,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易发生的地带。
(2)人文因素
①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高铁需求量大的地区;
②经济:多分布在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三阶 真实情境·培素养
探究主题 火车票信息及列车时刻表的判读
某学校地理社团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计划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铁路列车时刻表的判读进行探究活动。
 部分列车时刻表
始发站 终点站 车次 类型 开车时间 全程运行时间
广州东 沈阳北 Z14 直达 17:06 29小时59分
广州 西安 K82 快速 17:20 28小时3分
广州 周口 K1008 快速 14:20 22小时45分
三亚 北京西 Z202 直达 8:50 37小时27分
深圳北 北京西 G80 高铁 11:21 8小时9分
北海 北京西 G94 高铁 10:25 12小时13分
小组讨论:
(1)结合生活实际的出行方式,比较铁路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同学们是否自己购买过列车车票呢?观察火车票图片,请写出火车票反映出的信息。
学以致用:在父母的帮助下,查询从成都至北京的列车信息,模拟规划具体线路和时间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