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命题点1 四大地理区域
1. 一材多设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在传统民居、服饰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大地理单元的界线山脉是 。
(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景观①多分布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理单元;景观②多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3)新疆的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屋,反映出当地降水 的特点;西藏的传统服饰为藏袍,主要适应当地昼夜温差 的特点。
子题
(4)[知识拓展]丙地区河流以 (内流河/外流河)为主,丁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丙与丁的界线为 。
命题点2 北方地区
2. 一材多设问[新题型·主题探究题] 成都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北方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
(1)东北三省是1949年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①既是工业中心又是省级行政中心,其名称是 ;根据图中鞍山附近的矿产资源,推测鞍山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2)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振兴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探究二 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图中陕北老乡正在演唱的 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探究三 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
(4)黄河中游流经甲地形区,其名称是 ,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5)山脉乙 (填山脉名称)和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黄河在山东省注入②
海;黄河下游流经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
子题
(6)[知识拓展]黄河下游流经 平原,该地区在 季干旱严重,影响 (粮食作物)的生长。
(7)[知识拓展]简要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命题点3 西北地区
甘肃省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读图完成3~4题。
3.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情境跨语文]下列描述中,与甲地的地理区域特征最符合的是( )
A. 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天苹果梨子香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命题点4 青藏地区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极大。川藏铁路建成后,将改变四川省甘孜州、西藏自治区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助力和巩固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脱贫成果。
材料二:图1为西藏自治区简图,图2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图1
图2
(1)据图1,描述西藏自治区降水的分布特点 。
(2)据图,西藏自治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青稞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原因是 。
(3)据图2,川藏铁路的走向大致为 。
(4)列举导致西藏自治区贫困的原因: 。(列举一点即可)
(5)列举修建川藏铁路对西藏自治区的作用: 。(列举一点即可)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线地理意义的是( )
A.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 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区域河湖众多 B. 乙区域平原广阔
C. 丙区域水热充足 D. 丁区域气候干旱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窗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这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苏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美的花窗犹如园林的“眼睛”,开阔视野。下图为苏州园林的花窗,据此回答3~4题。
3. 苏州园林的花窗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
A. 通风散热 B. 增加降水 C. 防风防沙 D. 方便交通
4. 为了保护苏州园林,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 扩大游客规模 B. 拆除景区陈旧建筑
C. 改造成现代风格 D. 积极宣传园林文化
[真实生活情境]牦牛粪被称为“高原圣火”,晒干后作为传统燃料被青藏地区牧民广泛应用于烧火做饭。如今,它正逐渐被清洁能源替代。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和牦牛粪的晾晒景观图。读图,完成5~7题。
5. 下列关于牦牛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来自“沙漠之舟”——牦牛 B. 是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燃料
C. 主要用于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D. 已经全部被清洁能源所替代
6. 青藏地区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太阳光照强 B. 地处“世界屋脊”,高原面积大
C. 降水少,晴天天数多 D. 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
7. 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土壤 C. 热量 D. 劳动力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4月16日10时,我国“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此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及风力发电简图。
(1)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
(2)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有“塞上江南”之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3)C处为 山脉,发源于此山脉的D为 河,向北最终注入北冰洋。
(4)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相比矿产能源,请分析风力发电的优势。
(5)“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内蒙古境内的东风着陆场着陆,请分析其适合返回舱着陆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
拔高题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龙虾最早养殖在江浙一带。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务工的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伴随务工人员季节性返乡,麻辣小龙虾迅速向西传至川渝等地。
稻田养殖是小龙虾的养殖方式之一。下图为小龙虾养殖扩散示意图。
(1)小龙虾养殖区逐渐由江浙一带向喜欢 口味的川渝地区扩散,该区域主要位于
盆地,夏季具有 的气候特征,这是影响饮食口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养殖分布区内河湖众多,为养殖小龙虾提供了场所。区域内著名的湖泊有 (举出一例),河湖 结冰现象。稻田养殖小龙虾较少使用农药化肥,发展 农业,可以为市场提供绿色食品。
(3)稻田养虾可以提高水稻品质,但是产量不高。若水稻品质与产量不可兼得,品质保证“吃好”,产量保证“吃饱”,你认为“吃好”和“吃饱”哪一个更重要?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变式图专练
1. 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示意图
基础读图
(1)甲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区域大体位于A (山脉)以西。
(2)B盆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 等能源。
(3)乙地区所在地形区是 ,图中①铁路线是有着“天路”之称的 铁路。
分析表达
(4)图中甲地区的主要景观是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5)[真实生活情境]贝贝去乙地区旅游,在与当地居民交往中发现他们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中,中午则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试分析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 “万里茶路”线路图
地图变式来源
◆对接教材:人教八下P9图6.3(删除地形图中的分层设色,增加“万里茶路”)、人教八下P45图7.3(删除地形图中的分层设色,增加“万里茶路”)
基础读图
(1)“万里茶路”从起点出发依次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北方地区和 。
(2)“万里茶路”途经我国重要山脉a 山脉、b 山。
(3)“万里茶路”起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此处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地形以 为主。
分析表达
(4)“万里茶路”b山脉以北沿线环境的典型特征是 ,受气候影响,该地区河流多为 (内/外)流河, (有/无)结冰期。
3. 我国芒果优势产业带图
地图变式来源
◆对接教材:人教八下P45图7.3(删除地形图中的分层设色,增加芒果优势产业带)
◆对接真题:2022成都8~9题图(增减要素)
基础读图
(1)我国芒果优势产业带大多数分布在 (特殊纬线)以南,最南端的芒果优势产业带位于 省。
分析表达
(2)每个地区的芒果上市时间都不一样,影响各地芒果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海南省芒果上市时间最早、销售期最长的原因是 。
(3)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分布着我国纬度较高的芒果优势产业带,请从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种植芒果的优势条件是 。
(4)四川攀枝花的芒果上市时间较晚,分析四川攀枝花相对其他产区发展芒果生产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 (1)秦岭 (2)乙 水土流失严重 (3)少 大 (4)内流河 高寒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2. (1)沈阳 钢铁/机械/采矿/化工等(任答一点)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学技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更新设备,治理环境污染等(任答两点)
(3)窑洞 信天游 (4)黄土高原 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地势起伏大等(任答两点) (5)秦岭 渤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6)华北 春 小麦 (7)工业开发早,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 A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甘肃省的降水分布判读。读图可知,甘肃省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由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其中甲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4. C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特征。甲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气候干旱,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天苹果梨子香”,说明此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苹果和梨,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选项B中涉及到梅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与甲区域最符合,且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由“烤肉青稞闻玉殿”中的烤肉、青稞等事物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青稞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5. (1)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或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
(2)高寒 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3)东西走向 (4)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任答一点) (5)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促进资源开发等(任答一点)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1. B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概况。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区域为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且地势低平,河湖众多;乙区域为北方地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两大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丙区域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高峻,气温低,热量不足;丁区域为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 A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苏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降水多,气候湿热,花窗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也方便欣赏景色。
4. D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苏州园林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扩大游客规模,拆除景区建筑并改造成现代风格会破坏古建筑;应该积极宣传园林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5. 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地理概况及主要少数民族。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被誉为“高原之舟”,“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青藏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牦牛粪是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燃料;牦牛生活的青藏地区主要省区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牦牛粪目前正逐渐被清洁能源取代,但尚未全部取代。
6. D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青藏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海拔、地形、降水等因素与地热能资源无关。
7. C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青藏地区海拔高、温度低,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因此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热量。
8. (1)干旱 塔克拉玛干 (2)河套平原 黄河 (3)阿尔泰 额尔齐斯 (4)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地形平坦;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地广人稀。
拔高题
9. (1)麻辣 四川 湿热 (2)洞庭湖(鄱阳湖或太湖) 无 生态 (3)吃好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产品品质,“吃好”是对产品品质、质量的要求,有利于健康饮食。
教材变式图专练
1. (1)西北 大兴安岭 (2)天然气 (3)青藏高原 青藏 (4)沙漠 海陆位置(降水) (5)青藏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中午气温高,将袖子脱下可有效散热,早晚气温低,将双手藏于藏袍可防寒保暖。
2. (1)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太行 阴
(3)福建省 山地、丘陵 (4)干旱 内 有
3. (1)北回归线(23.5°N) 海南 (2)纬度因素 海南省的芒果产区纬度低,气温高,适宜芒果生长的时间长 (3)地势起伏大,排水良好 (4)可以与其他产区芒果错峰销售,避免与其他地区芒果同期竞价;纬度较高,芒果生产周期长,芒果风味浓郁,品质较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中国地理
模 块 三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1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2
三阶 真实情境·培素养
3
目录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知识点1
秦岭—淮河一线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 填出图中大写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 填出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
a_______山脉 b_______山脉 c_______山脉 d________岭 e_______岭
3. 填出图中河流的名称。
甲_______ 乙_______
昆仑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祁连
横断
大兴安
秦
黄河
长江
秦岭—淮河一线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知识归纳
0
800
半湿润
亚热
二、四大地区域分界线
(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东)段大致重合。
(三)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脉— ⑤______山脉—横断山脉)基本吻合。
祁连
知识点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图1 北方地区示意图
图2 南方地区示意图
1. 填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河 B______山脉 C______岭 D______海
淮
图1 北方地区示意图
太行
秦
黄
2. 填出图2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岭 B______江 C______海 D______海 E______ 江
南
珠
东
南
图2 南方地区示意图
长
3. 图1中圈码代表的地形区是
①______平原、②______平原、
③______高原。
图1 北方地区示意图
东北
华北
黄土
4. 图2中圈码代表的地形区是
①____________平原、②______盆地、③______高原。
图2 南方地区示意图
长江中下游
四川
云贵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环境差异
知识归纳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气候 以①__________气候为主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除东北地区),径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 含沙量较小,径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典型景观 风吹麦浪 稻花飘香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干旱缺水(华北平原) 土地退化、酸雨、水污染等
温带季风
2. 区域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
对生产的影响 耕地类型以②______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温带水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耕地类型以③______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茶叶等农作物和亚热带、热带水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
对生活的影响 屋顶坡度小、墙壁厚实,饮食以面食为主 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墙体薄,饮食以米食为主
旱地
水田
知识点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图1 西北地区示意图
图2 青藏地区示意图
1. 填出图1中字母和圈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高原 B________盆地 C________盆地 ①_______山脉 ②_______山脉
内蒙古
图1 西北地区示意图
塔里木
准噶尔
天山
昆仑
2. 填出图2中字母和圈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河 B________江 C__________江 D________湖
③________山脉
④________山脉
黄
澜沧
雅鲁藏布
青海
图2 青藏地区示意图
祁连
横断
3.图1中的甲________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图1 西北地区示意图
塔里木
1.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环境差异
知识归纳
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 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①____________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径流量小,流速快,含沙量小
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破坏、草场退化
温带大陆性
2. 区域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环境特征 干旱 高寒
对生产的影响 主要为畜牧业和②______农业 主要为畜牧业,农业为河谷农业
对生活的影响 传统民居以平顶房、蒙古包为主,居民喜食牛羊肉 民居为碉房,墙厚窗小,居民多穿传统服饰藏袍,喜食糌粑、饮青稞酒
绿洲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____地区,A线是该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④是______地区,该地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青藏
重难点1
地形
西北
400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_____(山脉)和C______(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___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__________(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②③
①④
秦岭
淮河
0℃
亚热带
800
湿润地区
要点图解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在边境贸易、特色产业、旅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七月前往新疆开展地理主题研学活动。右图为出发前兴趣小组收集的相关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解码新疆自然环境
重难点2
吐鲁番
(1)新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吐鲁番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2)同学们乘车从独山子前往库车的途中,穿越的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
北温带
炎热干燥
天山山脉
吐鲁番
主题二:认识新疆特色农业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
(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塔里木
准噶尔
(4)在吐鲁番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参观了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__,了解到其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__________,品尝了香甜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坎儿井
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主题三:助力新疆旅游发展
(5)请你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答案】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加快景区住宿、餐饮、商铺的配套服务建设;加大对新疆旅游的推广宣传力度;发展优势旅游项目,如沙疗、骑马、骑骆驼、农家乐采摘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方法指导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条件
(1)特征: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
(2)农业发展条件: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绒棉种植优势条件
①昼夜温差大,可以有效地抑制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及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②光照强,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4)新疆瓜果种植优势条件
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
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重难点3
图1
主题一: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祁连山脉
内流河
图1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____(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_____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④
高寒
图1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图2),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______和小麦。
主题二:解码高原农业
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图2
青稞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族居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当地特色民居(图3)______(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主题三:寻访特色民俗
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图3
碉房
方法指导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适宜在海拔较低处发展河谷农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适合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外围环山、降水稀少,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
(2)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①服饰:青藏高原上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藏族同胞早晚紧裹藏袍来御寒,中午气温上升,可脱下袖子,系在腰间,便于劳作。
②饮食:主要发展畜牧业,因此居民主食为牛羊肉及乳制品。
③生活用品: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旅游时应携带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太阳帽、氧气瓶等物品。
三阶 真实情境·培素养
探究主题 我国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差异大。小明在学习完《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后,准备和小组同学一起探讨我国各地理分区的特色文化。以下是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菜系。其中最著名的有鲁、川、苏、粤、浙、闽、湘、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中菜的食材、烹饪方法、风味大多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潮湿闷热的四川盆地,川菜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在濒临海洋的广东,粤菜注重选材,海鲜较多、口味比较清淡等。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曾品尝过的八大菜系中的美食,对比分析各菜系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学以致用:除了饮食文化外,还可以从服饰、传统民居、传统交通工具、民俗活动、典型景观、特色民歌等任选一个视角,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