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与朱元思书 吴均吴均(469-520)字叔 庠(xiáng),吴兴故鄣人 文学家,史学家。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 ,人称“ ”,开创一代诗风。本文选自作品《 》南朝梁吴均体 艺文类聚缥 碧 急 湍 轩 邈
泠 泠 嘤 嘤 鸢 飞
戾 天 窥 谷 横 柯
千 转 经 纶piǎotuānxuān miǎolíngyīngyuānlìkuīkēzhuànlún注意语速
注意节奏
注意重音
注意情感展现你的朗读能力——应慢一些 ——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如“箭”“奔”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3)经纶世务者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6)皆生寒树
(7)猛浪若奔 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青白色筹划、治理看到; 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奔跑的马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
是相同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世俗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像鸢那样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总分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静态:清澈 动态:急猛。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夸张、比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 写的?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 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显示出山的“奇”。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此后,他便到石门山中去隐居。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
而是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美景配美文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采用“富春江之美,美在 ”的句式,说说你对本文美点的品味。 请将原文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写景散文。拓展练习课后作业 面对自然,你有何感受呢?就你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写一篇绘景抒情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