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章节复习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运动和力》章节复习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7 13:0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章节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小刚手拿矿泉水的情境图,此时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水瓶盖上印有条形花纹,这是为了增加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B.透过瓶子可以观察到后方的手指变粗,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瓶子没掉下去,是因为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重力
D.小刚将空瓶扔入距离他1米远的垃圾箱,利用了物体有惯性
2.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  )
A.车向西起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西直线运动时减速 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3.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
B.保持静止状态
C.继续来回摆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5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对丙的摩擦力为5N B.甲对乙的摩擦力为5N
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5N 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
5.一个物体受到15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增大到30N,则物体 ( )
A.速度增大 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变速运动 D.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6.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重力为10N的物块,在大小为2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为0.1m/s.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撤去拉力后,物块运动会越来越慢,摩擦力也越来越小
B.若在物块上再加一砝码,则仍可以用2N的力拉着物块匀速运动
C.若用1N的力拉着物块,物块运动会越来越慢,但摩擦力仍为2N
D.若物块运动以速度0.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变为4N
8.一个重为0.2N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是0.2N,则氢气球的运动状态 ( )
A.一定静止 B.一定上升
C.一定下降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0.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松手后,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木块受到惯性的作用
D.木块离开弹簧后,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逐渐减小
11.如下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B.C.D.
12.如图所示,皮带是水平的,当皮带不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为F2,则 (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二、填空题
13.小谦投掷标枪,掷出手的标枪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标枪具有_____.标枪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标枪受到_____的作用.
14.用大小为50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N;假若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汽车将会______________.
15.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为6×104N的时候,能把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上升速度为0.4m/s。若使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若重物在下降过程中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N,重物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N。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1s时,物体处于_____状态(选填“匀速运动”、“变速运动”或“静止”),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N.
17.如图所示,木块在30牛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以2米/秒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若在木块上方加一个砝码,为使木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水平方向的拉力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 =12N, C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18N,它们均静止,则B对A的摩擦力f1=_______;地对C的摩擦力f2=_____ .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中已经画出了支持力的示意图,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在体育课上小明从被竖直的绳子吊着的爬杆上匀速下滑,请画出此时爬杆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虑如下的问题,如图,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 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如图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___________运动;
(2)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 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 ___________(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1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小华的探究是否正确?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
2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_______(选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选填“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利用图丙装置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若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侧各悬挂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
答案:
1.C 2.C 3.B 4.A 5.D 6.B 7.C 8.D 9.A 10.A 11.A
12.A 13. 惯性 重力 14. 等于 做匀速直线运动 15. 6╳104 6╳104 0
16. 静止 2 0 17. 30 水平向左 增大 18. 0 6N
19. 20.
21. 相等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能 静止
22. 匀速直线 压力 越大 D 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
23. 相反 钩码个数 旋转 不在同一直线上 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 D 任意方向 不变 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