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0: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选自《孟子》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题目即,关于称霸的故事。
解题
资料卡:齐桓公
身份信息: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
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
资料卡:晋文公
身份信息: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
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故事背景介绍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由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故事背景介绍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故事背景介绍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它集中地阐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系统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政治主张所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介绍
资料卡:孟子的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
《孟子》常识
胡龁( ) 彼恶( )知之 褊( )小
予忖度( )之 便嬖( )
莅( )中国 商贾( ) 吾惛( )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 殆( )有甚焉
查看字音

pián bì
cǔn duó

biǎn

dài
shàn
hūn

(一)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王说
刑于寡妻
盖亦反其本矣
可得闻与
是罔民也
无不为已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知识梳理
“以“通“已”,止
“说”通“悦”,高兴
“刑”通“型”,做榜样
“盖”通“盍”,何不 “反“通“返”
“与“通“欤”,语气词
“罔“通“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涂“通“途”
(二)古今异义
吾何爱一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后从而刑之
知识梳理
爱,古义:吝啬;今义:关爱。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以及,古义:用来推及到;今义: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连接另一方面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丈夫对配偶的称呼。
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从而,古义:跟随着;今义:连词。
(三)词类活用
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知识梳理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
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 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幼:形容 词作动词,爱护; 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三)词类活用
危士臣
朝秦楚
小固不可以敌大
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
从而刑之
知识梳理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使动用法。使……朝见。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小的势力; 大:大的势力。
寡、众:形容词作名词 寡:少的一方;众:多的一方
弱、强:形容词作名词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力量
刑:名词作动词, 加以刑法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①牛何之 ②臣未之闻也 ③舆薪之不见
④何以异 ⑤莫之能御也 ⑥未之有也
⑦何由知吾可也
(2)省略句
①将以衅钟 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③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知识梳理
(四)特殊句式
(3)状语后置
①王作于堂上 ②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③构怨于诸侯
(4)判断句
①是乃仁术也 ②夫子之谓也 ③是罔民也
④是诚不能也 ⑤是折枝之类也
(5)被动句
①百姓之不见保
知识梳理
第二课时
1.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场景设想:孟子游说
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文中每个人物说的哪些话;
2.这些话体现了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尝试揣摩其语气;
3.熟悉课文,读的时候要流畅自然,体现对话的特点。
任务活动一:分角色朗读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明确: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2. 试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孟子又是怎么做得呢?
明确:
①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②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③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3. 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试概括。
明确: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4. 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明确:
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
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①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②“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③“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常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使文章形成参差错落之
美,读起来声调铿锵,富于音乐之美;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雄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采斐然,行而远矣。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①“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在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驭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这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②“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
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任务活动二:文本探究
结合两文中展现出的儒家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思考这些追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