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骋怀悟文本,绘思慧想象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统编版初中语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快速阅读课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体会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体裁特点,结合文本特点,初步形成识文辨体能力;
3.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学生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文本体验和哲理思考,改写出一则不少于500字的故事。
语言目标
1.调动学生体验,感受虚构与想象的妙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对文章主题多角度解读,学生对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引譬连类,形成相似情境下的类比思维;
3.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既符合文本内容,又超出文本情节的改写,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思维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结合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观照身边现实世界;
2.通过改写课文,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鞭挞假恶丑,向往真善美,形成健康健全人格;
3.通过联想和想象类文体的改写,激发学生探求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扩大自身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价值目标
学习目标
02
03
01
学习目标
班级为学校文学社“经典‘1+N’”微文推送栏目推选稿件,请同学们任选本单元一篇课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课文故事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得赞数多的文章为班级推选作品。
核心任务
课段
第1课段
速读悦读绘故事
比读绘图汇创意
绘声绘色展作品
第2课段
细读析读会想象
第3课段
第4课段
01 速读悦读绘故事
(课时安排:3课时)
通过对比阅读,总结并完成“选文体裁主要特点梳理表”,掌握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不同体裁特点;
2.对比阅读
结合“选文复述评价表”要求,班级各组按顺序对小组复述内容进行展示和评价。
3.展示评价
通过快速阅读,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复述课文。根据语言特点,通过对比阅读,掌握单元选篇体裁特点。
【核心任务】
抓住主要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梳理文章,完成“选文主要内容梳理表”;
1.快速阅读
课段任务
学习资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寓言四则》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袁珂《女娲造人》
篇目 主要人物 关键词 作者的情感、态度
皇帝的新装 皇帝、骗子、小孩 新装 安徒生借孩子之口揭露了统治阶级虚伪、愚蠢本质,对无畏、敢讲真话的童心进行褒扬。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学习任务单1:选文主要内容梳理表
篇 目 体 裁 主要特点 接受对象(读者、听众) 语言特点 篇幅长短 表达方式 文本内涵 其 他
皇帝的新装 童话 儿童 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有一定篇幅 记叙、描写(心理、语言) 有教育意义,揭露了人性的虚伪,发人深省。 夸张修辞,儿童视角,想象奇特。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学习任务单2:选篇体裁主要特点梳理表
《 》(选文名称)复述评价表 组 别 复述形式 维 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评 分
复述形式 采用恰当、新颖的复述形式
形式较为符合选篇体裁 形式相对简单 参与程度 小组成员参与度高,团队配合情况好
部分小组成员参与,效果尚可 参与人数少 学习评价
维 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评 分
故事情节 “复述”忠于文本,脉络清晰,故事情节完整
主要故事情节相对完整 主要故事情节有遗漏 人物情感 “主人公”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入情入戏
“主人公”情感夸张,游离文本 “主人公”情感停留于语言表达,较为生涩 学习评价
维 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评 分
道理阐释 “复述”观点明确,充分体现文本的隐含意义
能提炼出文本隐含意义 文本隐含意义稍片面 加赞项 总分
学习评价
02 细读析读会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
结合单元课文相关虚写句进行摘句,学生完成“研读联想和想象句,体会句子特点”任务表,感受联想和想象句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感受联想和想象
阅读课文,结合语境区分文本实写和虚写内容,引导学生细读虚写手法的相关文本,探究联想和想象的特点。
【核心任务】
区分选文实写和虚写内容,完成“区分虚写与实写,感受虚写妙处”表格,感受虚写的妙处;
1.感受虚写妙处
课段任务
学习资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寓言四则》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袁珂《女娲造人》
篇目 实 写(摘出3句) 虚 写(摘出3句) 虚写的妙处
皇帝的新装 1.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 2.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3.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2.你看这段布美不美? 3.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 运用夸张、反复等修辞,调动读者想象,激发读者兴趣,把皇帝的昏庸、大臣的虚伪,骗子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学习任务单3:区分虚写与实写,感受虚写妙处
序号 篇目 联想和想象句摘抄 句子特点
1 皇帝的 新装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多么美丽的花纹,多么美丽的色彩。(出现3次)
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2 天上的 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学习任务单4:联想和想象句的特点
序号 篇目 联想和想象句摘抄 句子特点
3 女娲造人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学习任务单4:联想和想象句的特点
学习任务单4:联想和想象句的特点
序号 篇目 联想和想象句摘抄 句子特点
4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学习任务单4:联想和想象句的特点
序号 篇目 联想和想象句摘抄 句子特点
5 蚊子和狮子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6 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7 杞人忧天 天,积气耳;地,积块耳。
学习评价
联想和想象赏析评价表 组 别 汇报人 课 题 参考评价角度 参考关键词 评分(一个关键词一个) 加赞项
(手写)
皇帝的新装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描写角度, 自选角度 夸张、反复等修辞、话题转换、再造性想象
天上的街市 顶针修辞、时空再造手法、再造性想象 女娲造人 拟人修辞、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再造性想象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拟人手法、对比联想、反讽手法、以小见大 蚊子和狮子 拟人修辞,相似联想 穿井得一人 语言和语义配合 杞人忧天 比喻修辞、相似联想 总分 03 比读绘图汇创意
(课时安排:3课时)
将本单元中的三篇文章与故事原型对比,探究故事改写技巧。
1.对比阅读
将《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三篇文章与故事原型对比,探究故事改写技巧。学生运用改写技巧,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篇目的思维导图绘制。
【核心任务】
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改写技巧,自选改写篇目,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构思和思维导图绘制。
2.改写构思
课段任务
学习资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风俗通》中有关
“女娲造人”的记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袁珂《女娲造人》
【西班牙】堂·曼纽埃索《神奇之布》
《发挥联想和想象》
写作指导
学习任务
(一)对比异同,技巧揭秘
单元选篇《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是在相应故事原型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主题等比较,对比异同,探究联想与想象的改写技巧。
资料链接:
神奇之布
堂·曼纽埃索
从前有三个骗子来到王宫,声称他们能织出一种世上最神奇的布。国王很好奇,就命令三人留在宫内织布。三个骗子需要金、银及丝绸作织布的材料,国王就命人送去。隔了几天,国王急欲知道进度如何,便派大臣前去了解状况。大臣一到,三个骗子拿出布来,跟大臣解释说那匹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然而大臣却看不见布。骗子又说那匹布还有一神奇之处,那就是,私生子和犹太人等出身卑劣之人是看不见的。大臣怕人怀疑自己出身不高贵,于是就睁眼说瞎话,回禀国王说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并且就快织好了。国王甚是满意。
资料链接:
接着几天,国王分别又派了几个人前去,每人说法都跟大臣一样。终于布织好了,国王前去试穿神奇之布作的衣服。国王本人也看不见衣服,但又怕人知道自己出身有问题,宁可相信它是神奇之布。硬着头皮,光溜溜的穿上神奇之布作的衣服游街。众人也都看不见衣服,但又怕自己出身有问题,不敢说出真相,只是一味的鼓掌。突然有个照管御骑的黑奴开口说道:“国王没有穿衣服。”众人终于醒悟,知道被骗了。国王命人捉拿三个骗子,然而那三个人早已逃之夭夭了。
《神奇之布》 《皇帝的新装》
人物 国王、三个骗子、大臣、黑奴、众人。 皇帝、两个骗子、大臣、小孩、老百姓等。
情节 1.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奴说真话; 2.出身有问题的人看不见衣服; 3.国王醒悟,骗子逃之夭夭。 1.小孩说真话;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皇帝更骄傲的游行。
环境 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封建统治者贪奢淫逸。
主题 讽刺国王、大臣、众人的虚伪。 讽刺封建统治者的愚蠢无知、自欺欺人、虚荣腐败,对人民大众的信心。
手法 以叙述为主。 1.运用了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
2.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
3.人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4.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改写 技巧 1.人物塑造要贴近生活,角色定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2.作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要有读者意识,改写要合情合理; 3.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会使描写生动,想象新颖、大胆新奇; 4.出乎意料的结局,能引发人深层次思考; …… 学习范例
篇目
要素
组 别 1组 2组 篇 目 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上的街市》 《风俗通》记载 《女娲造人》
人 物
情 节
环 境
主 题
手 法
改写技巧 学习任务单5:原故事和改写故事要素对比表
学习任务
(二)奇思妙想,导图绘制
学生根据选择的篇目,发挥联想和想象,参考《皇帝的新装》的思维导图,进行选篇改写构思(也可对《皇帝的新装》再次改写),绘制改写故事的思维导图,并完成学习任务单6。
《皇帝的新装》思维导图
改写故事的思维导图
学习任务
(二)奇思妙想,导图绘制
篇目: 改写项目 变化要素
人物塑造 1.
2.
3.
情节安排 1.
2.
3.
表达情感 1.
2.
3.
表现手法 1.
2.
3.
学习任务单6:《 》课文改写构思表
维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整体 布局 整体布局美观,内容充实,要素完整,层级科学,形神兼备。
整体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内容完整。 有内容填充,但整体布局不合理,层级不清晰。 学习评价: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情节梳理 有完整故事情节,情节发展出人意料,大胆新奇。
各情节间前后连贯,合乎生活逻辑。 情节之间无关联,脱离生活逻辑。 学习评价: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主题表达 主题表达有新意,反映现实,引人深思。
主题表达能反映现实,但没有新意。 主题表达不到位或没有表现主题。 学习评价: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表现手法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联想和想象合情合理,大胆奇特。
联想想象自然恰切,合情合理。 没有运用表现手法,没有运用联想和想象。 总分
学习评价: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04 绘声绘色展作品
(课时安排:2课时)
结合选定篇目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构思表,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创作,不少于500字;
1.改写创作
完成改写故事(“N”)。结合选定篇目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构思表,学生进行改写创作,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得赞数最多的文章向学校文学社微文推送栏目推送。
【核心任务】
班级公众号推送学生作品,学生进行点赞评价。得赞数最多的作品代表班级向“经典‘1+N’”栏目进行微文推送。
2.作品推送
课段任务
学习资源
课文改写构思表
改写故事的思维导图
学习评价:改写故事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情感表达 根据表达的情感需要,确定主题。 1.主题表达不到位或没有表现主题,得1个赞及以下; 2.根据表达情感需要确定主题,主题表达能反映现实,但没有新意,得2-3个赞; 3.主题表达有新意,能反映现实,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引人深思,得4-5个赞。
情节安排 想象大胆奇特,合情合理。 1.情节之间无关联,脱离生活逻辑,得1个赞及以下; 2.各情节间条理清楚,合乎生活逻辑,得2-3个赞; 3.有完整故事情节,情节发展出人意料,大胆新奇,得4-5个赞。
人物塑造 人物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造,角色定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1.人物只是再现故事原型,并没有联想与想象,得1个赞及以下; 2.人物设计源于现实生活,缺乏形象性与典型性,得2-3个赞; 3.人物设计源于现实生活,角色定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形象具体,深入人心,得4-5个赞。
手法运用 灵活运用修辞和描写等表现手法。 1.未用或仅用一种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不具体,得1个赞及以下; 2.灵活运用2到3种修辞和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具体可感,得2-3个赞; 3.灵活运用3种以上修辞和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生动,得4-5个赞。
总分
【必做】
梳理比较四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分析不同的叙事视角形成的小说特色。
请同学们用“科技”“自然”“人类”这三个词语,以“已经过去一周了,还没有水”为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故事。
阅读小说,结合“小说视角及其作用”小卡片,梳理每篇小说的叙事视角。
【选做】
安徒生曾经说过:“我的童话自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我从来没有忘记,孩子们在看童话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在身边,所以,我同时也是写给父母的。”奥斯卡·王尔德也曾说:“童话不是为儿童而写,是为十八到八十岁之间孩童般的人所写。”请结合《皇帝的新装》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测试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