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历史课即将开始!
欢迎大家
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按规定,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前三个等级属于“再生族”,首陀罗为“非再生族”。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 )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男尊女卑思想泛滥
C. 种姓之间等级分明 D. 人们普遍注重来生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
与文明的交流
科洛西姆竞技场
授课者:谢天
壹
重要名词
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拉丁字母
贰
课程标准
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本课
重点
本单元时间轴
◎三星堆黄金面具
◎三星堆黄金权杖
◎大流士一世与埃及法老权杖
◎三星堆太阳金轮
◎色雷斯黄金面具
◎迈锡尼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
古代文明的扩展
壹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1 扩展的原因
古埃及
观察上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什么?
①均处于亚非两大洲
②均位于北纬30度附近
③均因大河流经而发源
农耕文明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在历史和平时期, 两个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区域之间进行文明交流的往往是原始的经济交换、贸易互补、外交等为主的交流形态。而在政局不稳的历史时期, 战争则替代了和平时期单纯以经济、外交、外贸、文化为主的传统形态, 用一种暴力冲突的接触和交往融合不同地区间的文明成果。
——秦悦《浅析战争在文明扩展中的作用》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1 扩展的原因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
古希腊 古代亚非
文明古国
地理环境
地域特征
经济形态
政治特征
对外交往
地中海沿岸
大河流域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以农业为主
以工商业为主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文明传播和军事扩张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多种政治形态,民主政治是基本趋势
疆域辽阔,多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到公元前8世纪初,这种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因人口压力而遭到破坏。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或者如时常发生的那样,三者兼而事之。到公元前5世纪时,包括黑海在内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繁盛的希腊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为与母邦一模一样的海外城邦。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2 文明的扩展
(1)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南部山高谷深,不适合农耕,故主要向东北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新王国时期势力到达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公元前十五世纪的埃及
国家政权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实力,同时也刺激了奴隶主阶级对奴隶、财富的更大贪欲。因此,第十八王朝的统治者们依靠手中掌握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埃及的对外侵略战争在雅赫摩斯一世统治时就已开始了,……到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达到顶峰。……经过多年的侵略战争,使埃及的版图空前扩大,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军事大帝国。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2 文明的扩展
(2)西亚文明:
①方向: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
②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③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
◎亚述帝国(公元前650年左右)
◎亚述骑兵雕像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2 文明的扩展
(3)古希腊文明:
①方向: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特点:沿地中海北岸和黑海周边建立据点,呈现线状分布;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又是独立的,不依附母邦。
文明扩展的影响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古代世界的帝国
贰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1 波斯帝国
(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等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
波斯崛起于伊朗高原,本来是个以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但它灭四大帝国(米底、迦勒底、吕底亚和埃及),建28行省,却把农耕、游牧、航海众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族纳入同一片国土。
——李零《波斯笔记》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1 波斯帝国
(2)统治政策
◎贝希斯敦铭文
伟大的神阿胡拉马兹达,他创造了这大地、天空。他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幸福。他立大流士为王,使之成为众王之王,众号令者之号令者。 ——《贝希斯敦铭文》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
思考:材料体现了波斯王权的何种特点或者理念?
①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②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1 波斯帝国
(2)统治政策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在其统治初期实行全面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奴隶主政权进一步摆脱氏族贵族和部落制度的影响,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大流士把全国划分为大约20个省,每省置总督一人 , 照例由波斯贵族和王室成员担任 , 其职责主要是处理一省的行政事务 , 直接对国王负责。总督之外设将军一人, 统领一省驻军, 也是直接对国王负责。还有第三个高级官吏专司征收各省贡赋 ……大流士就是通过这一整套的官僚机构来贯彻自己的意旨的。宫廷有通晓各地语言的官吏, 有大臣主持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有国王的亲信使臣在各地 巡行 , 又有地方大员的互相牵制 ,这样建立起来的全部官僚机构 , 使波斯帝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波斯地区到其它地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统治网络 , 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
思考:根据材料简要概述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1 波斯帝国
(2)统治政策
①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②地方: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管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3)灭亡: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并灭亡波斯
波斯帝国建立后,其军事扩张并未停止,依然在继续。希波战争对波斯帝国来说是衰落的转折点,波斯帝国从此失去了扩张能力。希波战争消耗了波斯帝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严重削弱了它的实力。此次战争暴露了它的弱点,激化了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希波战争: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波斯战败告终,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阶级矛盾激化,最终被马其顿所灭。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2 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
◎梅花K图案即是亚历山大大帝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2 亚历山大帝国
(2)统治政策:
①继承: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②变化: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影视剧中的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化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将它们合二为一。现在,人们首次想到把整个文明世界当做一个单位。起先,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去东方的,他们强制推行希腊化模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化,使随后产生的希腊化文明成为一个混合物,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植物。最后,东方的宗教也传播到西方,大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
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2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①帝国的建立和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
消极影响: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是通过具有侵略性质的东征建立的,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异同
相同:都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不同:
①领土:波斯帝国疆域以两河流域为核心,亚历山大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核心。
②文化:波斯帝国民族、文化以中亚、西亚为主,亚历山大帝国以希腊为主。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3 罗马帝国
◎罗马极盛时期疆域图
(1)起源:古代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
(2)扩张:
①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
②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2.3 罗马帝国
5世纪后期
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度在西欧崩溃。
4世纪末
由于内部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外部蛮族入侵,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3世纪之后
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1-2世纪
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
盛
危
裂
亡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
基督教成为
罗马国教
罗马帝国的盛与衰
作业答案
DCBCCBCABBBA
1. 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随之东传。从文明传播的方式看,以上材料实质上表明( )
A. 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B. 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C. 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D.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文明的交流
叁
三、文明的交流
1. 总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 科技文化交流
领 域 传 播
技术传播 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 起源于西亚,逐渐扩展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艺术交流 神话 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刻艺术 希腊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 起源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文字
向东 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向西 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后两种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三、文明的交流
3. 经贸往来
(1)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到达地中海东岸。
(2)罗马帝国时期:
①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
③2世纪,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
◎新疆出土的罗马丝绸
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拿破仑
本课思维导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