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基础训练
1.右图所示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曾就任( )
A.国王 B.总统 C.“护国主” D.内阁首相
2.之所以说“光荣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其依据是 ( )
A.资产阶级内部权力转移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C.它是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D.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9年初,威廉三世即英王位。上述史实主要反映了当时( )
A.英国王权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 B.封建势力在英国复辟
C.英国专制制度的枷锁尚未打碎 D.英国资产阶级的意志
4.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逐步 ( )
A.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建立自由.民主共和的制度
C.实现机器化大生产 D.摧毁天主教会的残余势力
5.《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是指 ( )
A.确立议会主权 B.确立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C.规定王位继承顺序 D.限制王权
6.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是指 ( )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订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君主的权力受宪法制约
7.英国首相 ( )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由国王自由任命.
C.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D.由议员选举产生
8.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9.英国首相布莱尔由于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被迫在2007年5月宣布将在任期未满之前辞去英国首相职务。这充分反映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哪一项惯例( )
A.多数党领袖任首相 B.内阁受到下院反对,首相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C.多数党领袖组建内阁 D.内阁受到下院反对,首相就要辞职
10.右图: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同温家宝总理握手。按照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规定,伊丽莎白二世( )
①是国家的人格化②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③是英联邦的首脑④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能力提升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尊重。……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革命前后君主制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简述英国在近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创制试验中的主要贡献。
12.有人认为,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
一、基础训练
1、C 2、B 3、B 4、A 5、A 6、D 7、C 8、B 9、D 10、D
二、能力提升
11、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演变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创立了以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为基本前提的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对专制王权的有效限制;以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防止了“议会专权”。
12、不同意。1689年的《权利法案》只是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是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美国1787年宪法
一、基础训练
1.右图所示的费城会议的中心任务应是( )
A.制定联邦宪法 B.制定《联邦条例》
C.选举总统 D.选举国会议员
2.下列对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原则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B.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C.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 D.总统对立法拥有绝对否决权
3.美国1787年宪法的最主要特点是( )
A.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B.协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规定了美国的两党制 D.体现自由平等的原则
4.下列对右图所示文献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B.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C.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法律
D.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法律的规范
5.参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此处的“联合”是指( )
A.联邦制 B.城邦制
C.邦联制 D.单一制
6.一部美国新法律的制定,无需通过( )
A.众议院 B.参议院 C.联邦法院 D.美国总统
7.关于美国总统的权力,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布什总统任命鲍威尔为美国国务卿,并取得了参议院的同意
B.2003年,布什总统不经国会同意就下令对某国发动战争
C.布什总统对国会颁布的某项法律予以否决
D.林肯被刺之后,由副总统接任
8.约翰是一位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参议员,他在参议院可能见到代表该州的“老乡”最多有( )
A.1名 B.2名 C.3名 D.不确定
9.下列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是(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机构 B.明确了政府的权力
C.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人民民主权利 D.规定政府权力,限制了独裁
10.民主共和制下的美国总统与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的区别有( )
①是否为国家元首②是否掌握国家行政大权③是否由民主选举产生④是否受立法权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二、能力提升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指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按照孟德斯鸠(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置于同一机构中,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是许多人,也不论是世袭的.任命的或是选举产生的,均可成为虐政。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宪法制定者之一麦迪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美国联邦宪法的理论来源是什么?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宪法是怎样贯彻这一理论的,并指出其作用。
一、基础训练
1、A 2、D 3、A 4、B 5、A 6、C 7、B 8、A 9、C 10、D
二、能力提升
11、(1)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专制政治。
(2)首先是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其次是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第三,是对立法权的分割,国会分成参、众两院。
作用:调和了不同权力机关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基础训练
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这说明( )
A.法国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实力强大
C.保皇派势力衰微 D.法国共和政体尚待巩固
2.法国仁人志士历经数十年的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其标志是( )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1791年宪法的颁布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这项规定( )
A.使总统独揽大权 B.用法律阻断了保皇派的复劈图谋
C.确立了法国的责任内阁制 D.建立了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的是( )
A.总统 B.参议院 C.参众两院联席会议 D.执政党
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的议长由( )
A.皇帝担任 B.帝国宰相担任
C.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D.议会选举产生
6.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C.是否依法治国 D.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
7.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 )
A.皇帝 B.首相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8.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三权分立 D.选举和议会立法
10.代议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进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作用有
①使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付诸实践②从政治体制上否定了君主专制③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④使广大人民当家作主(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二、能力提升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75年宪法最后解决了体制问题……法国有了一个总统.一个议会和参议院.一个内阁。其民主程序与英国相似:英国有国王(女王),法国有具有元首名义的总统;不同的是内阁总理向国民议会和间接选出的参议院负责,而英国首相只对下议院负责,王室册封的贵族所组成的上议院没有实权。法国的总理不像英国首相那样有权解散议会。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材料中“1875年宪法最后解决了体制问题”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异同。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二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一、基础训练
1、D 2、D 3、B 4、B 5、A 6、D 7、C 8、C 9、D 10、C
二、能力提升
11、(1)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2)同:由两院组成的议会制度;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异:法国是共和制国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国内阁总理对议会两院负责,英国内阁首相只对议会下院负责;法国参议院有较大的权力,英国上院没有实权;法国总理无权而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12、(1)法国是民主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2)国家元首的职责:国家元首都掌握了较大的权力,但法国总统要受议会强有力的制约,而德国议会对皇帝没有任何约束力,皇帝主宰议会。
议会的产生:两国的两院制议会均有一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另一院法国由间接选举产生,而德国则由统治者任命。
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法国的内阁产生于议会多数党派并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没有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的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总之,法国是一个比较民主的议会制国家,而德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