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借代”和“比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高考复习
【教学目标】
学会区分借代和比喻(借助借代手法的七种类型加以判断)
【教学重难点】
学会区分借代和比喻(借助借代手法的七种类型加以判断)
【教学过程】
借代手法基本定义解析
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借助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
构成:
①本体:被代替之人或事物
②借体:用来代替的人或事物
③本体与借体具有密切关系,且实际存在,不是想象出来的。本体和借体不可同时出现。
例以明理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曹操)
本体:美酒 借体:杜康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
本体:富贵人家 借体:朱门
区分方法
1、尝试判断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方法总结
①明确二者定义上的区别。
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外一个事物,强调的是事物与事物间的相似性,而借代是以一件事物代指另一件事物,强调的是相关性。
②在原文中找出所言之物和所提事物。
所言之物即是事物本体,所指事物是原文中提到的事物。
③判断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相似性的,为比喻,具有相关性的,相关联的,为借代。
3、除了上述的概念判断法,还可以通过熟练掌握借代手法的七种类型加以判断。
①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本体:船 借体:帆
总结:此类型为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②例: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本体:军队或武装力量 借体:旌旗
总结:此类型为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
③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
本体:农家生活 借体:桑麻
总结:此类型为具体代抽象,即用具体事务代指抽象化的事物或概念。
④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本体:乐器 借体:丝竹
总结:此类型为工具代本体,即用相应器物代指本体。
⑤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李贺)
本体:兵器 借体:吴钩
总结:此类型为专名代统称,用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有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⑥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本体:人瘦了 借体:衣带渐宽
总结:此类型为结果代原因。
⑦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本体:月亮 借体:婵娟(嫦娥)
总结:此类型为人名代本体。
配套练习
用“借代”手法造句,并注明是运用借代手法中的哪种类型。(造三句)
如:那个眼镜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以特征代本体)
2、辨析小练习(正确判断下列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哪些是比喻,哪些是借代)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④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