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题型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题型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9 09: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题型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和的分数单位相比较( )。
A.的分数单位大 B.的分数单位大 C.一样大
2.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4 B.5 C.7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B.假分数大于1 C.用2、4、6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4.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了6个月时间,本次太空驻留时间占全年的( )。
A. B. C.
5.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甲数 B.乙数 C.无法确定
6.已知甲=2×5×7、乙=2×3×5,则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0 B.210 C.2
二、填空题
7.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
8.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合数。
9.把1克盐放入1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10.在下面的括号填上“>”“<”或“=”。
( ) ( )
4.25( ) ( )
11.分母是10的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12.汽车17分钟行31千米,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平均行1千米要用( )分钟。
13.在、、、、、中,是假分数的是( ),能化成带分数的是( )。
14.在直线上面的方框里填上假分数,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带分数。
三、判断题
1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
16.把3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得个蛋糕。( )
17.分母是9的所有真分数有9个。( )
18.的分母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该加12。( )
19.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
四、计算题
20.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1)18和32的最大公因数。
(2)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1.通分,再比较大小。
和 和
五、解答题
22.3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23.偃师802路和803路公交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802路车每10分钟发一辆,803路车每15分钟发一辆。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间?
24.星光小学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你能根据分数的意义算出这个班的男生有多少人吗?
25.王林家离学校有2千米的路程,王林经常步行上学,每天去上学都要走23分钟,王林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王林走每千米的路需要多少分钟?
26.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闭幕,我国奥运健儿最终获得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请问,金牌数占奖牌总数的几分之几?银牌数是金牌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然后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反而大。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单位,明确分数单位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对于真分数来说,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列举出所有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再数一数即可。
【详解】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一共有4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真分数、最简分数、分数单位的意义及应用,需熟练掌握。
3.C
【分析】A.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B.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假分数。
C.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详解】A.1是奇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选项说法错误;
B.假分数大于等于1,选项说法错误;
C.2+4+6=12,用2、4、6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4.A
【分析】由题意可知,求本次太空驻留时间占全年的几分之几,运用6除以12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6÷12=
本次太空驻留时间占全年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进行计算。
5.B
【分析】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即甲数和乙数是倍数关系,且甲数>乙数,根据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据此解答。
【详解】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乙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5=1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明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 单位“1” 8 3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表示取出其中的几份,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3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点睛】掌握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23
【分析】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即=,再根据分数单位的定义,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用4减去即可求解。
【详解】=
4-=
则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合数。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单位,明确分数单位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
【分析】把1克盐放入10克水中,则盐水共重(1+10)克,则用盐的克数除以盐水总克克数,即得盐占盐水的分率。
【详解】
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10. > < = >
【分析】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根据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化为小数形式,即=4.25,再进行比较即可;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因为=4.25
所以4.25=
因为=,=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比较大小,明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
【分析】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就是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就是真分数;整数和真分数所组成的数就是带分数。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分母是10的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点睛】本题考查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明确它们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31除以17即可求出平均每分钟行驶的路程;用时间除以路程即可求出平均行1千米所用的时间。
【详解】31÷17=(千米)
17÷31=(分钟)
则汽车17分钟行31千米,平均每分钟行千米,平均行1千米要用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 、、 、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两种情况:①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假分数等于1;②这个假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大于1。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只要把分子除以分母,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如果没有余数,则直接用整数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在、、、、、中,是假分数的是、、,

=2

能化成带分数的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和互化。
14.见详解
【分析】由图中数轴可知,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为单位“1”的,同时要注意假分数换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那么:6格为,7格为, 11格为,13格为,15格为。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假分数与带分数,明确每个小格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直接判断。
【详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注意叙述时不要漏记(0除外)。
16.√
【分析】3个同样大小的面包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平均分运用除法,可得出分数,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所以每人分得个面包。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数意义,进而得出答案。
17.×
【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分母是9的真分数,分子小于9,即分子的取值可为1~8,据此写出分母是9的所有真分数,即可得解。
【详解】分母是9的所有真分数有:、、、、、、、,共有8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真分数的含义,真分数都小于1。
18.×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所以≠。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12时,分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分子和分母同时加12。
19.×
【分析】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知: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较小的那个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例如12、36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题目的结论是错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那个数,这是求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
20.(1)2
(2)24
【分析】(1)可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18和32公有的最小质数2去除这两个数,看这两个数的商是否只有公因数1,如果不是,再接着往下除,一直除到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18和32的最大公因数。
(2)可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找出6和8公有的质因数2,用2分别去除6和8,看它们的商是不是只有公因数1,如果只有公因数1,就不用再除了,然后把除数2和所得的两个商连乘,所得的积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1)
18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2。
(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
21.、,<;、,>
【分析】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比较即可。
【详解】、,<
、,>
22.
【分析】根据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据此求出盐水的质量,再用盐的质量除以盐水的质量,再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30÷(30+100)
=30÷130
答:盐占盐水的。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23.7时30分
【分析】两路车从7时同时发出后,到第二次再同时发出的间隔时间是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可先用短除法求出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再用7时加上间隔的时间求出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
【详解】
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5×2×3=30。即30分钟后,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7时分时30分
答: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7时30分。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时,找准最小公倍数是关键。
24.24人
【分析】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将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生占其中的3份,总人数÷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男生对应份数=男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40÷5×3
=8×3
=24(人)
答:这个班的男生有24人。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
25.千米;11.5分钟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每千米需要的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2÷23=(千米)
23÷2=11.5(分钟)
答:王林平均每分钟走千米,王林走每千米的路需要11.5分钟。
【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26.;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0除外)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先求出奖牌总数,再用金牌数÷奖牌总数求出金牌占奖牌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成最简分数;用银牌数÷金牌数求出银牌数是金牌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9÷(9+4+2)
=9÷15


4÷9=
答:金牌数占奖牌总数的,银牌数是金牌数的。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