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二)核心素养: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二、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1.会认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4.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抓住对国方兵士和方志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青山处处埋忠骨 2
军神 2
清贫 1
习作 2 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
一、读拼音写词语。(13分)
tè shū zhǎn xīn yóu zhōnɡ juàn liàn rónɡ xìnɡ
1.zhěn suǒ里,一位cí xiánɡ的老医生看着眼前脸色cāng bái
的年轻人,一边shú liàn地写着药单,一边劝告他要多duàn liàn,少熬夜。
2.cān móunǐ dìng了作战计划,大家在上面郑重地qiān zì
,准备bēn fù前线作战。
二、选择正确读音。(2分)
1.面对敌人的恐吓(xià hè)的, 他已经被吓(xià hè)得不知所措了。
2.“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 shang)”中的“裳”指下身穿的衣服,和现代汉语中“衣裳(cháng shang)”的意思不同。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踌躇(chú) 五千仞岳(rèn) B.绷带(běng) 堪称军神(kān)
C.企望(qí) 匪夷所思(fěi) D.威吓(xià) 矜持不苟(j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土匪 千仞 眷恋 施行 B.荣幸 由忠 年龄 药剂
C.参谋 革命 吭声 奔赴 D.拟定 损失 签字 摩天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人海(黄河) B.却看妻子愁何在(然而)
C.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D.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白衣天使们的表现令我们肃然起敬。
B.照片上,哥哥托腮凝眸,若有所思。
C.别看他平时不说话,但在关键时刻他总能一声不吭地指出问题所在。
D.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姐姐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环保乐队用废弃物品自制乐器,奏出动听的乐曲《美丽中国,我们在行动》。
B.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武汉频频出镜,不禁发出阵阵赞叹。
D.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6.下面与“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 B.但悲不见九州同
C.铁马冰河人梦来 D.位卑未敢忘忧国
7.下面古诗属于边塞诗的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从军行》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别董大》
8.下列对诗题或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下列不是表现边塞生活的诗句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语文要素)选出下面句子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2)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3)“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
(4)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12.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的人物的内心是( )。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A.心疼、担忧 B.吃惊、疑惑 C.愤怒、痛恨 D.伤心、哀痛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
B.阅读时,可以通过体会人物的内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三万里河”指的是黄河,“五千仞岳”指的是泰山。
D.“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14.下列书写整篇文章的要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段开头要空两格。 B.书写规范,整齐美观。
C.字距可随意,不必均匀。 D.标题和作者占起首两行并各自居中,位置醒目。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四、整合单元训练主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内心。(9分)
1.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画线部分表现了毛主席这样的内心感受: .
. 。(2分)
2.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
(1)这段话中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沃克医生 。(2分)
这段话没有直接描写刘伯承,而是通过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刘伯承的精神品质,这种描写称为( )(2分) ①正面描写 ②侧面描写
3.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可以表现出他(她)的内心世界。请从以下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的其中两种,写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3分)
焦急地等车 失望 惊喜
. .
. .
五、根据单元内容填空。(15分)
1.“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句中“会说话的钢板”表现了刘伯承___________________,“堪称军神”流露出了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毛泽东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祖国的抉择,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单元,我从王昌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了将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从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他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时的欣喜;从王之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了征夫的乡思离情;从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他对朝廷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作业)
六、单元主题阅读。(17分)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①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②话音刚落,海仓陡然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③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吉野”舰上的舰长慌了神,一边下令“吉野”往后撤,一边不断发射鱼雷。
一颗颗鱼雷直射而来,重伤的“致远”舰已无法躲开了。砰!一颗鱼雷炸了,又在“致远”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又有好几颗鱼雷一齐击中了舰体,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有删改
1.【梳理情节】短文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和日本的“吉野”舰战斗时,舰体__________,全舰官兵不愿意向日本人__________。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舰上的全舰官兵面对敌人,视死如归,勇猛地撞向“吉野”。最后,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为国捐躯。(4分)
2.【提炼主题】文章对“致远”舰上的官兵进行了详细描写,下列不能表现他们精神的一项是( )。(2分)
A.视死如归 B.顶天立地 C.宁死不屈 D.小心翼翼
3.【语文要素】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1)读第①句话,从邓世昌犀利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邓世昌对敌人的______,对战士们的______;从邓世昌平静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当时____________的内心,他已作好了和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__的准备。(2分)
(2)第②段话通过对“致远”舰战士们的______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致远”舰上的官兵对敌人的______和与敌人____________的决心。(3分)
(3)第③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动作的字词和“______”这个描写神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邓世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4分)
4.【运用方法】仿照第③段,从以下两种情景中选择一种写一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分)
希望落空时的悲伤 绝处逢生时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七、习作。(30分)
在家庭生活中,哪位亲人兴奋、难过、生气……的样子令你印象深刻 请仔细回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请你以“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事情写完整,人物表现要写具体,注意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2.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特殊 崭新 由衷 眷恋 荣幸
1.诊所 慈祥 苍白 熟练 锻炼 2.参谋 拟定 签字 奔赴
二、
1.xià hè 2.cháng shang
三、
1-5.ABBCC 6-10.BBBBB 11.DBAC 12-14.DCB
四、
1.对爱子无限的思念,以及此时内心的挣扎,作为父亲,很希望见儿子最后一面
2.(1)对刘伯承的钦佩和敬仰。 (2)②
3.焦急地等车——站台边站满了人,一位神色着急的小伙子在等车,只见他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蹲下,眉头紧锁,眼睛不停地看手表,时而转头看车来的方向。
五、
1.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大胸怀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六、
1.甲午战争 重伤 投降 落入大海 2.D
3.(1)愤怒 激励 平静而镇定 为国捐躯 (2)语言 愤怒 同归于尽
(3)高擎 屹立 甩 撩 立 怒视 视死如归、顶天立地
4.示例:“爸爸,爸爸!”他一下子跳起来,焦急地冲到出站口,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跑到那边,左右张望着。突然,一个身影像极了他爸爸的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冲过去一把拉住那人的手,摇了摇,结果看到一张陌生的脸。他鼻子一皱,像受到惊吓的兔子一般逃开了。他突然哭了,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