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3: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拟定(nǐ)执著(zhó) B.特殊(shū)矜持(jīng)
C.奔赴(bēn)裤裆(dǎng) D.恐吓(hè)绷带(bē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恶耗 积蓄 肥沃 一声不吭 B.咆哮 踌躇 企望 肃然起敬
C.尊重 锻练 祥瑞 马革裹尸 D.放肆 由衷 签字 迫不急待
3.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请勿自误(不要) B.若有所思(好像) C.南望王师(盼望) D.临行密密缝(来到)
4.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 )
A.向外透或往上升。 B.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 D.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A.使破坏。 B.使分开。 C.突破,破除。 D.打下、攻下。
6.《青山处处埋忠骨》记叙了毛主席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后,他当时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  )
A.毛主席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主席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毛主席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D.毛主席心疼孩子的父爱之情。
二、填空题
7.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筹备( ) 矜持( ) 俘虏( )
手镯( ) 恐吓( ) 裤裆( )
马褂( ) 船坞( )
8.比一比,组词语。
黯( ) 原( ) 殊( ) 以( )
暗( ) 愿( ) 株( ) 拟( )
赴( ) 练( ) 西( ) 著( )
扑( ) 炼( ) 牺( ) 躇( )
9.照样子写词语。
例:平平安安(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慢吞吞(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你能给带点的词换一个词语而不改变句子意思吗?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
(2)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古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体现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无奈;“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示了战土们誓要打败敌人的决心;“______, 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百姓对朝廷的失望;_______ ,青春作伴好还乡”显示出杜甫得知失地收复后的欣喜;“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道出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
(3)《青山处处埋忠骨》叙述了毛泽东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得知这个噩耗时______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
(4)《清贫》的作者是________,表现了共产党人________ 、_____的美德。
三、语言表达
12.语言运用。
假如你是一名有机会采访刘伯承将军的记者,当你们聊到他在沃克医生那里接受治疗的那段经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又会问什么问题呢?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自上而下地望了我几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目光中流露出许多无限的眷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清贫》片段,回答问题。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ɡuā ɡuà)裤,与几双缝(fénɡ fènɡ)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清贫的,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4.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
(2)齿冷:_______
16.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教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7.用“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8.朗读画“ ”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19.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请以“那一刻,我沉浸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事例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读音的辨析。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结合词汇,判断拼音是否正确。
A.错误。“拟定”拼音是“nǐ dìng”,意思是指指起草制定,凭揣测而推断;“执著”拼音是“zhí zhuó”,意思是:1.亦作“执着”。2.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3.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B.错误。“特殊”拼音是“tè shū”,意思是不同于一般的,与别的事物不相同;“矜持”拼音是“jīn chí”,意思是拘束;拘谨。
C.错误。“奔赴”拼音是“bēn fù”,意思是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裤裆”拼音是“kù dāng”,意思是 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裤子最顶端到中间部分底端。
D.正确。“恐吓”拼音是“kǒng hè”,意思是威胁人,使害怕,吓唬;“绷带”拼音是“bēng dài”,意思是包扎伤口或患处用的纱布带。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恶耗——噩耗:极度不好的消息。
C.锻练——锻炼: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D.迫不急待——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误导自己。“勿”,不要。
B.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形容沉思发愣的样子。“若”,好像。
C.出自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望王师:盼望宋朝的军队北伐。“望”,盼望。
D.本句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临”,将要。
故D项意思不正确。
4.B
【详解】此题考查字义辨析。
由于生字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遇到这样的题,学生要学会“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生字的意思,要“借助”前后文,把生字放进词语里,将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通过分析比较,对照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最后把选择的字义,放到句子中看看是否合适,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联系上下文“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意思是:地下党的同志们顶着,不顾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冒: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故选B。
5.D
【详解】此题考查字词解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从军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诗中的“破”也作“斩”,意思是:打下、攻打。
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故答案选C。
7. chóu jīn fú zhuó hè dāng guà wù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筹备(chóu):为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做事先的准备和筹划。
矜持(jīn):竭力保持庄重;约束;拘泥。
俘虏(fú):基本意思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关狱。
手镯(zhuó):用金、银、玉等制的戴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品金手镯。
恐吓(hè):用要挟的话或要挟的手段吓唬人、威胁人。
裤裆(dāng):是指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裤子最顶端到中间部分底端。
马褂(guà):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
船坞(wù):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
8. 黯淡 原来 特殊 以后 黑暗 愿望 株连 拟人 奔赴 练手 西瓜 著名 扑向 锻炼 牺牲 踌躇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组上合适的词语。
黯:黯然 黯淡 黯黑 黝黯 凄黯
暗:暗淡 黑暗 灰暗 暗示 昏暗
原:原始 原因 原煤 原理 中原
愿:心愿 许愿 但愿 愿望 愿意
殊:特殊 悬殊 殊荣 殊死 殊勋
株:株距 株连 植株 病株 株守
以:可以 以后 所以 以往 以为
拟:折断 折纸 折腾 挫折 折磨
赴:奔赴 开赴 赴宴 赴难 赶赴
赴:奔赴 开赴 赴宴 赴难 赶赴
练:教练 练笔 练功 练队 练习
炼:冶炼 磨炼 锻炼 精炼 提炼
西:山西 西方 西天 西风 巴西
牺:牺牲 炮牺 牺赋 纯牺 郊牺
著:著名 著作 编著 原著 卓著
躇:踌躇 踟躇 躇峙 躇蹈 躇踌
9. 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 红红火火 匆匆忙忙 绿油油 红彤彤 香喷喷 金灿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积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识记。
这种词语有很多,如AABB式:挨挨挤挤、层层叠叠、重重叠叠、长长久久等。
ABB式:白胖胖、黑乎乎、懒洋洋.、黄澄澄、白花花等。学生任意写出几个即可。
10. 从容不迫 竟然 温和 慈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的掌握,日常中要注意积累,学生写出符合语境的近义词即可。
(1)从容镇定:表示面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淡定自若。近义词是:从容不迫、沉着冷静等。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近义词是竟然。
(3)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近义词是:温和、轻柔、柔软等。
(4)慈祥:指老年人或父母温和的态度和神色。近义词是:慈爱、和蔼等。
11. 苟利国家生死以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极度痛苦 是否归葬 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 方志敏 矜持不苟 廉洁奉公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名句以及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学生熟读课文内容,清楚诗句含义,并准确定位主要信息。
(1)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
(2)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朝王之涣 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主要描写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无奈之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主要表达了战土们誓要打败敌人的决心。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主要描写了百姓对当局朝廷的失望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主要描写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后惊喜欲狂,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主要描写了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3)根据认真阅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可知,课文主要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
(4)根据认真阅读课文《清贫》,通过课外知识搜集可知,《清贫》出自烈士方志敏,课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12.面对那样严重的伤情,你能够保持镇定从容的状态,手术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不吭一声,您坚强的意志令我敬佩,您真是当之无愧的“军神”。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不使用麻醉剂直到手术完成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结合课文的内容以及学过的课文以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可能会说的话以及提的问题即可。例如对他说的话可以围绕“赞美”“钦佩”这方面来展开。提的问题可以围绕“是什么支撑着你坚持?”“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等方面来展开的。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13. 他们望了我几遍。 病人右眼上的绷带被他熟练地打开。 他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他目光中流露出许多的眷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以及修改病句。
(1)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自上而下地”。即:他们望了我几遍。
(2)本题主要考查了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本句“病人右眼上的绷带”和“他熟练地打开。”之间加“被”字,即:病人右眼上的绷带被他熟练地打开。
(3)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意思重复,去掉“许多”或者“无限”其中的一个即可。
14.guà fénɡ 15. 可以流传后世的珍贵宝物。 耻笑。 16.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褂:读“guà”:中式的单上衣或罩在外面的长衣。
缝:为多音字,读“féng ”时表示用针线连缀;读“fèng”时表示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在次文中表示用针线连起袜子的意思,故读“féng”
15.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
传世宝:指祖上传下来的宝物。指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或艺术价值,且物理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的珍贵物品,如玉器、金银器、青铜器、书画、石刻等。结合上文“财产”可得知这里指:可以流传后世的珍贵宝物。
齿冷:露齿笑人,久之觉冷,极言讥笑嘲讽之甚。结合文中“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可得知这里指富翁们会“耻笑”。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问句转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据此,本句删掉“吗”字,再把否定“岂不要”改成“要”,最后把问号改成句号即可: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18.B 19.“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未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20.C
【解析】17.本题考查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即有本体和喻体,画出这样的比喻句。仿写比喻句时,同样要注意有比喻词和本体喻体才是完整的比喻句。
结合“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可知,句中把“浪涛”比作“顽皮的小孩儿”,故是比喻句。
18.本题考查对朗读语气的揣摩。
结合文段的划线句“不,那不是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可知,这句话突出了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和愤慨,也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爱以及深深的自豪之情。故B不正确。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可知,“我”离开中国为的原因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未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2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其实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并不是说他在这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所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21.例文:
那一刻,我沉浸在幸福中
幸福就在你心中,心存幸福,就永远幸福。只要我们珍惜现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就生活在幸福当中,时时刻刻被幸福包围。在生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拥有,有的人认为拥有财富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幸福。而我认为拥有了父母对我的爱,拥有亲情才拥有了幸福。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可以特别大,也可以特别小。而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明媚。一如往常,鸟儿在枝头欢啼,花儿在丛中伸着懒腰。我早上洗漱完毕,准备上学,发现妈妈像以往一样已经起床,我向妈妈打完招呼准备坐餐桌前吃早餐,突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大的礼物盒,粉色的包装纸用绿色的绸缎袋子点缀,精致又美丽,我转过头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这是给我们宝贝的惊喜!”“妈妈,你真好!”我兴奋的大叫,开始拆礼物,我发现礼物盒左边有个洞,我凑近一看,只见里面趴着一只小小的乌龟,是我梦寐以求的小乌龟,我真的太兴奋了,妈妈看我这么高兴也开心地笑了,它的样子十分有趣,小乌龟头、眼睛、嘴巴和鼻子都小小的,四肢上的爪子非常锐利,里面有一块很光滑的石头,不一会儿就爬上去了,背上驮着一张又重又硬的壳,慢慢地往上爬着。妈妈说:“送这个礼物给你,是希望可以多一个小伙伴陪伴你快乐地成长。”我笑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这是我收到的最棒的礼物!”这一刻我感到了深深地幸福。
幸福就是不要抱怨,幸福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幸福就是妈妈在电话那边的一句唠叨,爸爸沉默的支持。幸福就是大清早起床后,闻到了花香。幸福就是听一首经典的老歌,幸福就是晒晒太阳,幸福就是朋友的一句问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是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那一刻,我沉浸在 中”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这是一篇写事作文,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具体写作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选择,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让你记忆犹新的事情,确定想写的内容,如可填“幸福”“快乐”“烦恼”“懊悔”等,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引出自己的回忆。
中间:具体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中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详细记叙了事件的过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要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