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gòu)
B.曝(bù)着阳光一开一收
C.溪水在温风中晕(yùn)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暮色 严历 严肃 神通广大
B.赞叹 模仿 著名 随遇而安
C.既使 富饶 猛烈 无可耐何
3.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4.“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主要描写了白桦树上的银霜像一层雪花。
B.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白桦树的颜色”比作“银霜”和“雪花”。
C.这句话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披”字把树当人写了,把树写活了。
D.这句话写出了白桦树洁白、高洁的特点。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尘垢:灰尘和污垢。
B.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C.闲游:形容人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D.晕皱:形容水面泛起波澜。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看拼音,写词语。
这棵téng luó 长得十分fán mào 。一阵微风吹来,柔嫩的树枝就像起伏的绿色bō tāo ,两只蝴蝶duǒ zài 叶下窃窃私语。
8.看词语写拼音
遥望 楼兰 河东 仞岳 摩天
遗民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9.选字填空。
漫—慢 长 缓 跑
萝—罗 卜 菠 网
10.按课文《白桦》内容补充词语。
的树枝 的朝霞 的光华
的流苏 的金晖 的雪花
11.查字典,填空。
查“赤”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赤”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②忠诫;③空无所有;④裸露。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2)小妹妹赤着脚从床上跑下来。
(3)那位年轻的作家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回到故乡。
(4)张叔叔赤手空拳,短短几秒钟就把小偷制伏了。
12.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省略号的作用: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语意未尽。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2)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3.口语交际。
母亲节要到了,班里将组织一次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不超过15字)
(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吗?请举两个例子。
事例一: 事例二:
(3)假如今天是母亲节,请你拟一则微信,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与祝福之意,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14.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为反问句)
。
(2)外公对小英说:“你身边的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改为转述句)
。
(3)颐和园所有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修改病句)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歌第1小节中“ ”一词说明了绿的多。
(2)诗歌最后两小节运用了 (动态静态)描写,我是从 、 等词语看出来的。
(3)诗中的“绿”指 。
A、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第二节绿的颜色是由浅到深排列的。
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艾青对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阳光也是绿的”一句语言独特,蕴含了丰富的想象。
D、诗的第四、五节中,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绿的不同状态。
16.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小蒲公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妈妈就对她说:“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于是,小蒲公英告别了亲爱的妈妈,向着远方出发了。她飞呀飞,飞过大海,还跟白云姑娘赛过跑哩,最后落在一块大青石上。
小蒲公英飞了一个星期,困极了,便躺在大青石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掉在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上,周围连一棵野草都没有,小蒲公英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很孤独,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离她很远很远。
小蒲公英的哭声惊醒了正甜甜入睡的春雨姐姐。她看见流着眼泪的蒲公英妹妹,便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让绵绵春雨去安慰小蒲公英孤独的心,小妹妹别哭了,振作起来。春风哥哥坐着由好几朵白云拉着的车子跑到这儿,他听到小蒲公英伤心的哭声,就吹起了笛子,让和煦的春风抹干小蒲公英晶莹的泪珠。太阳公公也来了,他伸出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蒲公英,勉励她说:“孩子,学会自立吧……”
于是,小蒲公英把根深深地扎在大石头上,朝着太阳,朝着春天长呀长……
(有删改)
(1)给这则童话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小蒲公英哭泣是因为 。春雨、春风和 安慰勉励她 。
(3)对“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话语的省略
C.表示话被打断
(4)想想文中“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五.习作(共1小题)
17.题目:饭桌上的故事
提示:我们在饭桌上与家人或朋友吃饭时,一般是很放松、很开心的,但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紧张、不安。当我们独自用餐或与不同的对象一起用餐时,可能会有各种的情况发生。想一想:哪一次用餐让你记忆犹新?请选择一个 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写一写。
要求:①叙事清楚,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C正确。
B.有误,曝:[pù]晒。[bào]摄影术语,使照相胶片或感光纸感光。故“曝着阳光”的“曝”应读“pù”。
故选:B。
2.【解答】A.有误,严厉:严肃而厉害。“历”改成“厉”。
B.正确。
C.有误,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既”改成“即”。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耐”改成“奈”。
故选:B。
3.【解答】A.“移动”“闲游”是人的动作,用来写云,是拟人修辞。
B.“胆怯”“慢慢地抬起”是人的动作,用来写小白菊,是拟人修辞。
C.连用三个“……着……”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修辞。
D.“炫耀”是人的行为,用来写小草,是拟人修辞。
故选:C。
4.【解答】A.有误,这句话主要描写了白桦树的颜色像“银霜”和“雪花”一样,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C、D正确。
故选A。
5.【解答】A、B、C正确,
D.错误,应改为“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故选:D。
6.【解答】A、B、D正确。
C.有误。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藤萝 繁茂 波涛 躲在
8.【解答】遥望:yáo wàng 楼兰:lóu lán 河东:hé dōng 仞岳:rèn yuè 摩天:mó tiān
遗民:yí mín 蓟北:jì běi 涕泪:tì lèi 衣裳:yī shang 襄阳:xiāng yáng
故答案为:
yáo wàng lóu lán hé dōng rèn yuè mó tiān
yí mín jì běi tì lèi yī shang xiāng yáng
9.【解答】漫长:时间或道路长得看不到尽头。故选“漫”。
缓慢:慢吞吞的;不迅速。故选“慢”。
慢跑:以较缓的速度跑步。故选“慢”。
萝卜: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是普通蔬菜。故选“萝”。
菠萝: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叶大,有锯齿,果肉味酸甜,产于热带。故选“萝”。
网罗:指捕捉鱼鸟的器具;比喻法令、法网;搜求、罗致。故选“罗”。
故答案为:
漫 慢 慢
萝 萝 罗
10.【解答】由诗歌内容“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白雪皑皑 姗姗来迟 银色
洁白 灿灿 晶亮
11.【解答】“赤”是独体字,先查这个字的部首为“赤”,再查除去“赤”字后剩余笔画为0画,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这句话中“赤”的意思是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
(2)小妹妹赤着脚从床上跑下来。在这句话中“赤”的意思是裸露;
(3)那位年轻的作家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回到故乡。在这句话中“赤”的意思是忠诫;
(4)张叔叔赤手空拳,短短几秒钟就把小偷制伏了。在这句话中“赤”的意思是空无所有。
故答案为:
赤 0 C chì
①
④
②
③
12.【解答】(1)表示意犹未尽,因为诗人心中充满绿,感觉所有的绿在春风的吹拂下起伏,富有节奏。故选③。
(2)还有很多种绿没有列举出来,所以是列举的省略。故选②。
(3)这是引用了《摇篮曲》的歌词。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③;
(2)②;
(3)①。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3.【解答】(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内容是“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所以宣传标语要围绕母爱来写,语言要简洁凝练。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母亲,母亲教育子女的事迹也有不少,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侃之母截发留宾、欧阳修之母画荻教子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微信的语言可以口语化,所以可以将称呼改成“妈妈”。写的时候,可以用比喻,排比或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祝福之意。如: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故答案为: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
(3)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14.【解答】(1)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句子中加“怎么”,去掉“不”,句末加疑问词“呢”,句号改为问号。
(2)考查了改为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去掉“你”和“对”,“说”放在“外公”后面。
(3)考查了修改病句,前后矛盾,去掉“大部分”。
故答案为: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2)外公说小英身边的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3)颐和园所有景点,我都游览过。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从第一节诗歌的“到处”一词可以感受到眼前铺满了绿色。
(2)考查描写手法。结合最后两小节诗歌内容,由“挤在一起”中的“挤”“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中的“飘”可知,运用了动态描写。
(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本诗是一首描写“绿”的诗。作者用朴素的语句写下了绿的美,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诗歌中的“绿”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生命的象征。故选C。
(4)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第二节诗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了“绿”的丰富。而不是“浅到深排列”。故选B。
故答案为:
(1)到处;
(2)动态 挤 飘动;
(3)C;
(4)A。
16.【解答】(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标题要能够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小蒲公英告别妈妈到远方后感到很孤单、很伤心,春雨、春风和太阳都来安慰帮助她,最后小蒲公英终于学会了自立,在一块大石头上扎了根的故事。故可拟题为:小蒲公英的故事。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第一空由句子“小蒲公英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很孤独,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离她很远很远”可得出答案。第二空可由句子“太阳公公也来了”得出答案。第三空可由句子“小妹妹别哭了,振作起来”“孩子,学会自立吧”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孩子,你要学会自立……”,这里是太阳公公劝慰小蒲公英的话,省略号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故选B。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由句子“小蒲公英的哭声惊醒了正甜甜入睡的春雨姐姐。她看见流着眼泪的蒲公英妹妹,便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让绵绵春雨去安慰小蒲公英孤独的心”可知,“银亮亮的琴弦”指的是下雨的声音。这个句子把“绵绵春雨”比作“琴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特点。
故答案为:
(1)小蒲公英的故事;
(2)她很孤独,想妈妈了 太阳 不要哭泣,要振作起来;
(3)B;
(4)指的是下雨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绵绵春雨”比作“琴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五.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餐桌上的故事
我吃饭习惯狼吞虎咽,总是浪费一些东西。吃饭时,碗里的饭吃不干净就离开餐桌。
就在前年的时候,我吃饭总是浪费东西,爸爸经常为此批评。这不,就在这次的餐桌上,我又犯了这个错误。
我刚吃完饭,爸爸又叫起我来。“孩子,你怎么又把饭粒弄在桌子上了。快来,把饭粒吃干净。”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每次吃完饭我都得再上餐桌“打扫战场”。
我毫不情愿地对爸爸说:“爸爸,你怎么又叫起我来了啊?”
“你不把饭粒吃干净,饭碗里的米粒也不刮干净。听话,来,把它吃了。”
“不就是几粒饭吗,浪费就浪费了”,我毫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要紧的,干嘛怎么大惊小怪啊?”
爸爸激动地说:“难道你忘记《悯农》这首诗了吗?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诗中还写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写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他们这么累,不都是为了我们有粮食吃吗?”
等爸爸说完,我脑海里浮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田的景象……想到这里,我立即把饭碗里的米饭刮干净,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慢慢的,我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直到有一天,我去奶奶家玩,吃饭一点米粒也不留,奶奶对我刮目相看:“孩子,你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啊!”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是啊,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还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的道理,不能浪费一粒的粮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