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丰县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8 08: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丰县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
物理试卷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0分)
1.2021,中国牛!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质量为1731   ,我国成为第三个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的国家;我国将全面推进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如图所示是宜春接种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每剂体积0.5   (均选填合适的单位符号)。
2.“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皮肤上一直没有湿黏的感觉,可以使人感到凉爽。凝胶消失的过程属于   现象(填相应的物理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的吸放热情况与   过程是一致的(选填“冰雪消融”或“雾凇的形成”)。
3.如图是小楠练习书法时的简化图,写字时毛笔杆相当于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动,则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一场春雨过后赣江东西两岸异常清丽,江面水清可鉴,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反射,早上七八点钟,小华想拍张带有倒影的岸边美景,应站在江的   岸向对面拍摄,才能获得一张清晰的照片(填“东”或“西”)。
5.如图所示的是我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时。用手严密地按住开口    (选填“a”或“b”),然后向上提升长柄就可以将酒取出来。酒水在青铜汲酒器中不会流出来是由于    的作用。
6.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    的原理,从   减弱噪声。
7.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时长可达1~6分钟。这种陀螺内部装有滚珠轴承,这是为了   ,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   ,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旧转动。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8.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到达A点时,小球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C点为B点的正下方,若到达最高点B点时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落在   (选填“C点”、“C点左方”或“C点右方”)。
9.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   ( 选填“A“、“B“或“C“)方向飘动,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   。
10.如图所示,A、B两物块以不同方式组合,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此可判断ρ甲   ρ乙;若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均选填“>“、“<”或“=”)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自行车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人对自行车的压力和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
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二力平衡
D.人受到的重力与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m甲>m乙,F甲>F乙,pA>pB
B.m甲>m乙,F甲>F乙,pA<pB
C.m甲<m乙,F甲<F乙,pA<pB
D.m甲<m乙,F甲>F乙,pA>pB
13.成成同学测量了四个小球的运动情况,把四个小球运动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小球中平均速度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14(我又来了,离上次考试只有4天)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各重10N,在两个物体上分别施加水平拉力F1=4N,F2=2N,两个物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
B.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向左
C.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
D.B对地面无摩擦力作用
15.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分别作用于水泥板的长或宽的一侧,欲使其一端拎离地面。下列对此情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B.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比乙方法的短
C.F甲作用于水泥板时,水泥板可看成是费力杠杆
D.F乙作用于水泥板时,水泥板可看成是费力杠杆
16.胡老师常用小磁块将纸片固定在白板上,如图,一块磁块和纸片质量分别为M和m,则纸片受到(  )(我知道宝宝们好难,但我相信你们做的出)
A.磁块对它向上的摩擦 B.磁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C.白板对它有向下的摩擦 D.白板对它的摩擦大小为(M+m)g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B.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三.计算题(共19题6分,20题7分,21题7分,22题7分共27分)
19.寒假期间,浩东同学从厦门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温馨提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1)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
(2)工艺品的密度。
20.如图为厕所所长朱同志设计的自动控制的水箱,长L=30cm的细杆OA可绕O无摩擦转动,在OA的中点B处有一细杆BC,其中C端与箱底的圆形塞子相连,OA呈水平状,BC杆垂直于OA,塞子上表面积为S=1.0×10﹣3m2,其刚好把出水口E塞住,杆的A端固定一浮球的球心上,球受到的浮力的作用线通过A点,若往水箱中逐渐加水,当浮球有V=1.0×10﹣4m3体积浸没在水中时,BC杆恰好能把塞子往上提起,水即可从出水口E流出,求(1)浮球所受的浮力?
(2)此时水箱的深度h。(细杆浮球塞子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计)
21如图甲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放入水中,有的体积浸入水面,将金属块B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2cm,如图乙所示,再用轻质细线将金属块捆绑在木块中央,放入水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水面高度h2为3cm,如图丙所示(g取10N/kg)。求:(宝宝们上次周测没做出来的,机会又来了)
(1)木块在图甲中受到的浮力;
(2)图甲中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
(3)金属块的密度。
2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面内转动。AB=2BC=2CD=0.4m,D端挂有一重物,现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力F,使得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知道宝宝们心里苦,这个题目不难,别怕)
求:①若重物为10牛,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大力F大。
②若重物为6牛,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小值F小。
③若施加在杠杆上的力F在某一范围内变化,能使得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这个范围内的力最大变化量△F=12牛,求重物的重力G。
四、 实验题 (本题共计4小题,23题6分,24题6,25题7分,26题8分 ,总分27分)
23.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宝仪同学找来一些物品(蜡烛、铁钉、石块、软木塞、橡皮泥),想利用这些物品进行浮力的相关探究。
(1)她猜想其中铁钉、石块放入水中可能会沉入水底,她的猜想主要是依据物体的    (选填“体积”,“质量”和“密度”)。
(2)宝仪用天平测出橡皮泥的质量为24g,并将其捏成长方体,用刻度尺测出长5cm、宽4cm、高1cm,由此可知橡皮泥的密度为    g/cm3,据此判断橡皮泥放入水中可能会下沉。
(3)宝仪将这块橡皮泥分成相同的两块,并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两杯水中,静止时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    杯中水面升高得较多,由此可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做成    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
(4)宝仪又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种类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A、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   ρB(选填“>”、“=”或“<”)。
24.如图所示,是邹家华同学在一次研学活动中发现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这个现象引发了邹家华同学探究镜面成像规律的兴趣。
(一)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B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由此可得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白纸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用直尺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9.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9.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二)非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凸面镜可以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
(三)拓展应用。
(6)如图2所示,是由两个水平方向的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时,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 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
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 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25.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后,某小组同学实际测量了一元硬币的密度。
(1)李言同学选用10枚相同的硬币,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    (填字母序号).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
(2)用天平测量硬币质量时,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盆的中央线处。
(3)图乙是李言同学在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写一点即可);
(4)李言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横梁重新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硬币的质量为    ;图丁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则所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是  kg/m3。
2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23题图
【提出问题】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杆秤。此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发现一:小明在左侧挂钩上增加物体,可观察到提纽左侧下沉,他认为改变杠杆的水平平衡可以通过改变作用在杠杆上的   来实现;
发现二:接着小新移动秤砣使其恢复水平位置平衡,说明通过改变   的长短也可以改变杠杆的平衡。
那么,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平衡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前,轻质杠杆处于如图乙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
【实验结论】如图丙所示,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拓展应用】如丁图是邹霖杰同学的强壮的手臂,他手托起重物的示意图,图中前臂可以看作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   点。假如托起6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丁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