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20:52: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诗经》两首
走近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音乐的种类和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60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都是歌颂祖先的功业。有《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风”代表着《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与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
《诗经》的分类
赋是直陈其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
比即借物譬喻。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托物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诗歌形式,“赋、比、兴”则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此为《诗经》中的“六义”。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题材
劳役者的悲歌
——《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语言形式特点: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把握节奏
式 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①式:语气助词。
②微:昏暗。
③胡:何,为什么。
④微:(如果)不是;⑤君:君主。
⑥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⑦躬:身体。
1、天黑了,诗人为什么不回家?
请思考
由“微君之故”“微君之躬”可以看出,其遭受统治者的压迫,欲回家而不得。
设问。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 同时也引人注意, 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请思考
2、“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其中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思考
归纳《式微》主旨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的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表达了服劳役者非人处境的苦痛心情和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式 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2.用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小结: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以咏叹的方式、质疑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先 民 的 歌 唱
——《诗经·郑风·子衿》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情感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依旧能产生共鸣。
背景探寻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què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jīn
nìnɡ sì
tāo

感知诗韵
四言为主,间以五言,
四句独立成章,
整齐之中又有变化。
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利于情感的表达。
重章复沓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理解诗意
①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②悠悠:深思的样子。
③宁(nìnɡ):岂,难道。
④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接续,继续。
⑤佩:指佩玉的带子。
⑥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⑦城阙(què):城门两边的楼台。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回回我独徘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思考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转化为惆怅和幽怨。
悟读诗旨
你能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吗?
在那高高的城楼上,一个女子因久候恋人而心烦意乱,独自来来回回走个不停。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然而关于等待时的情境的描写只有一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
艺术效果从何而来?
“《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宁不来 ’ 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钱钟书《管锥编》
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
请思考
最后两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觉得虽然只有一天,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2,最后两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3.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1)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注: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2)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请思考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女子的口吻自述思恋怀人之情。“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相思之情。如今因故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来相会,可恋人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于是用强烈的反问抒发惆怅与幽怨之情。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相思,让时光变长,《王风·釆葛》中也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于是就有了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主旨归纳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一位女子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她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男子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这首诗鲜明的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立、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望与恋人来往相见,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子衿》小结
事件: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写作顺序:倒叙
心理过程:浓浓的爱意——惆怅幽怨-——心烦意乱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 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牛刀小试
1.理解性默写.
(1)《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劳作的艰辛句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在泥土中劳作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子衿》中描写女中人公焦急与等待的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
(4)《子衿》描写女子渴望与意中人相见的感情,表达深沉的思念,所以:______,______.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日兮。
牛刀小试
2、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B. 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C.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
D.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C、以假设的语气、
让步的姿态,做出了
强烈的反问.
牛刀小试
3.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采取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B.《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
C.全诗五十个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
D.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上太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