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石窟艺术宝库教案 川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石窟艺术宝库教案 川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4 21: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窟艺术宝库
【教学设想】
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应特别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更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我国古老的石窟艺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而从小树立爱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突破】
本课所学的几个石窟艺术所处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知识点相对孤立,比较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景点导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注意做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生视野的开拓,课前可引导学生多搜集一些关于石窟艺术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分析问题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观察、发现,然后分类(塑像、雕像、壁画等)。2、介绍石窟艺术的来历。简介我国石窟艺术的成就。3、朗读导言,然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观察图片(书上的),谈发现。教师适时引导。2、读书,落实知识点在书上。3、学第二目、第三目时,对比第一目来学习。注意让学生找出这三大石窟的各自特色、及共同点。
三、小结与延伸:抽学生小结;练习巩固。指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
【教学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