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课时)课件+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课时)课件+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5 11:54:2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导学案
一、要点梳理
一)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可以是——————、——————和——————;
2、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3、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是——————的;一般来说,——————中的声速最大;
二) 声音的能量
1、声音是以——————形式向外传播的;
2、声波的传播实质上是在传播————;
3、声波是这样传播的:声源获得的能量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起来,带动周围的——————振动起来,形成疏密波,这种振动的传播形成————;这样,能量就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二、温馨提示
1、只要有介质,声音就能在其中传播;且声速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速也越大;
2、真空不能传播实验中采用的是推理法;
3、声速不但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4、声音听不到时,并不一定是没有介质,也可能是声音的频率太高或太低。
三、解题指导
[例题1]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D.教室内学生能更快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解析] A、万米高空中客机声音传来,所需时间很长,飞机早已飞出视线,故A正确。
B、汽车的喇叭声传播的太慢,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故B正确;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是正常时的1/340 ,听得的声音与表演不一致,影响欣赏效果,故C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从假设学生离老师6m远,老师发出声音后,经过6s学生才能听到,故D错误;
[答案] D
[例题2]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铁中的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一根680m长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过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是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速度。21cnjy.com
[解析] 由速度的计算公式t= S/v,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由两次声响相隔1.87s,求出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即可以求出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www.21-cn-jy.com
∵v=S/t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S/v1=680m/340m/s=2s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时间t2=t1-t间=2s-1.87s=0.13s
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v2=S/t2=680m/0.13s≈5231m/s
[答案]声音在钢轨中的速度为5231m/s.
四、同步训练
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的是(  )
A.软木 B.钢轨 C.空气 D.水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  )
A.空气、金属、水 B.金属、水、空气
C.金属、空气、水 D.水、空气、金属
3、决定声音传递速度快慢的因素是(  )
A.响度 B.传播声音的介质
C.音调 D.音色
4、地球绕太阳转动每小时行程约为1.1×105km,声音在空气中每小时约传播1.2×103km,则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声音传播速度比较(  )2·1·c·n·j·y
A.地球转动快 B.声音传播快
C.二者一样快 D.无法比较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则(  )
A.若人对着34m远的障碍物高喊时,则需经1s,人可听到自己的回声
B.若人对着34m远的障碍物高喊时,则需经2s,人可听到自己的回声
C.人面向障碍物高喊,人要能分辨出回声,人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大于17m
D.人面向障碍物高喊,人要能分辨出回声,人和障碍物间的距离至少大于34m
6、遇到大风天气,路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  )
A.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B.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来的
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来的
D.空气振动产生并由固体传来的
7、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百米跑计时员不根据发令枪声计时
B.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
8、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和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1·cn·jy·com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9、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则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米/秒)(  )
A.610米 B.2040米
C.1020米 D.900米
10、为了测定声音在钢铁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则:21教育网
(1)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理由是————————;
(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什么是声源?
3、哪些物体可作声源?
4、拉二胡时,声音是从哪发出来的?
6、向热水瓶中倒开水,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7、人说话时,声音是从哪发出的?
讨论:
对话时,彼此的声音是如何传递到彼此耳朵的?
一、声音的传播
我们相互交谈时,我们的周围存在空气,声音就通过空气传入对方的耳中。
1、声音可以在空气传播
同理,我们听到的上课铃声、鸟叫声、流水声等,都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中。
大量事实表明,不同的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将一只正在播放的音乐芯片放在塑料袋里, 密封好袋口,然后浸没水中,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2、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现象:
音乐芯片在水里时,我们还能听到音乐声。
说明: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
大量事实证明:声音也能在其他液体中传播。
说说:
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或例子可以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钓鱼时,如果岸上有人大声说话,鱼儿就不会上钓;
※游泳时,水中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喊叫声;
……
问题: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活动:
将一个功能正常的手机装入纸盒中,外面用塑料袋包严密。用另一个手机拨打盒中的手机。仔细观察能不能听到盒中手机的声音。
现象:
说明:
可以听到盒中手机的发出的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3、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试一试:
一同学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紧靠桌子,另外同学轻轻敲击同一张桌子的一侧,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请解析其中的原因。
敲击桌子,桌子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声音可以在桌面(固体)传播,所以声音从一侧传播到了另一侧。所以在一侧敲击,另一侧能听到声音。
试用生活中的现象或实例来说明“固体能传声”。
※隔壁教室里在上课,我们教室关着门窗也能听到声音;
※钻在被窝中也能听到外面的吵闹声;
※隔墙有耳;
……
请您欣赏:
问 题: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真空中(没有介质)能传播吗?
探 究: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声光音乐卡按
如图方法装入一个玻璃瓶中,瓶塞中插入
一根空碳素笔芯并与抽气筒连接。
1、没有抽气时能听见音乐卡发出的声音吗?
2、抽气过程中,你听到声音的变化吗?
3、请猜测:如果抽气筒能将瓶中的空气全部抽完,瓶内形成真空,结果会是怎样?
4、如果空气重新回到瓶中,结果又将如何?
现象:
抽气前能听到音乐卡发出的声音;
抽气时,声音逐渐变小;空气重新回到瓶中时,声音越来越大;
如果瓶内形成真空,则将听不到音乐卡发出的声音。
猜想:
说明: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瓶中的音乐芯片
试用生活中的现象或实例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月球上,宇航员虽然距离很近,但他们仍然使用无线电来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
※ 太空中恒星发生爆炸等发出的声音, 地球上听不到;
※月球几乎天天被陨石撞击可没人听到过
……
真空不能传声
问题讨论: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时速度是否相同?
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速度
(温度:20℃,单位:m/s )
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空气 煤油 海水 大理石 铝 铁
340 1324 1531 3810 5000 5200
V固体
>V液体
>V气体
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特点:
1、不同介质:
2、相同温度:
问题:
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它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
水面向外扩散的一圈圈圆形波纹
水波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这与水波相似。
平静的水面中投入一个小石头,水面会以石头与水面的接触点为中心泛起涟漪。石头打击水面引起振动并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传播开了。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空气向外扩散的一圈圈疏密变化
当人敲击音叉时,人给了音叉能量,音叉作为声源就振动起来,并且带动周围的空气作疏密振动,这种振动的传播形成声波。这样能量就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了。
声波
三、声音的能量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波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以上现象说明:
平时,我们对离得较远的人减话时,可以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自己的嘴旁,使声能集中在较小的锥角范围内向前传播。
仔细观察,并说出其中 的道理。
视频:会跳舞的火焰
※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医院里常用超声波体外碎结石;
※打雷的时间,地面都会颤动起来;
※当爆竹在离耳很近的地方燃放时,耳会感觉到痛;
……
试用生活中的现象或实例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医院里利用超声波制成的B超来检查孕妇腹中的胎儿
四、声波的应用
渔民利用声波制成的声呐寻找鱼群
超声波眼镜清洗仪器
超声波测距仪
超声波碎结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是不同的;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6、声波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1、下列物质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  )
A.空气
B.水
C.钢铁
D.煤油
C
2、属于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听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
B.利用声呐发出的超声波测海洋深度
C.听到海港轮船的汽笛声
D.听到水龙头淌水的声音
B
3、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空气、水、钢铁
B.水、钢铁、空气
C.钢铁、水、空气
D.钢铁、空气、水
A
4、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花样游泳运动员随音乐起舞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内脏情况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利用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D
5.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B
6.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米/秒,1500米/秒,340米/秒,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长18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A
7、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百米跑计时员不根据发令枪声计时
B.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
C
8.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C1.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2、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声音,其道理是( )
A.回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快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4.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在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5.一般大礼堂盼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仅为了装饰
6.蛇是没有耳朵的,但我们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使蛇离开的原因是( )
A.打草时,草及周围的地面发生了振动,蛇感知到危险而离开
B.蛇的舌头能探测人的气味,故“知趣”地离开
C.蛇有探测红外线的能力,故“知趣”地离开
D.蛇的皮肤被草弄得痒痒的,被迫离开
7.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8.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使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9.一天,突然下起了雷雨,阿强站在窗前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前方一道明亮的闪电直劈向地面,大约3秒钟后,阿强听到了震耳的雷声。请你估计一下,发生闪电的地方离阿强大约有多远( )
A .10米 B.100米
C .l千米 D.10千米
10.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为5200米/秒、1500米/秒、340米/秒,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长18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 )
A .1次 B.2次
C. 3次 D.4次
11.宇航员在太空中交流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棒可( )
A.防止两人分开 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传声媒介 D.防止意外事故
1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1cnjy.com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米/秒) 330 316 5200 50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随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3.校运会上在进行百米赛跑时,为计时准确,终点线上的计时员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听见枪声的同时按下停表,因为耳朵很灵敏
B.看见发令枪冒白烟的同时按下停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在听见枪声时或看见白烟时都可以按停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时同时发生的
D.应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没有光的传播速度大
二、填空题
1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秒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米/秒)。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15.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
16.如图,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米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并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8.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班级的科学探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花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一摇烧瓶,听到瓶内小铃铛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21·cn·jy·com
(1)以上两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另一个实验表明: 。
19.如图所示,小明和小敏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21教育网
四、计算
20.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离峭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隧道口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www.21-cn-jy.com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练习参考答案
一、
1、B 2、 C 3、C 4、B 5、A 6.A 7.B 8.B 9.C 10.A 11、C
12、C 13、D
二、
14.3000 真空不能传声
15.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吗?2·1·c·n·j·y
16.振动线和手指
17.解析: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都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敲桌子,桌子发声,肯定在振动,但是这种振动的幅度太小,不容易被肉眼观察到,所以要放大这些振动,可以在桌子上放些轻小物体,比如撒些碎纸屑等。21·世纪*教育网
三、
18.(1)一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9.(1)固体能传声(2)金属传声比棉线好(3)振动不能传递(4)不能
四、
20、15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