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复习课[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三角形复习课[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5-08-17 09: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基点数学班热忱欢迎您2005年8月11日《三角形》复习课基本知识1、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边分类
(2)三角形按角分类
2、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基本知识3、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
(3)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 基本知识注意:
①三角形的内心、重心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②钝角三角形 垂心、外心在三角形外部。③直角三角形 垂心、外心在三角形的边上。(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直角顶点,外心为斜边中点。)④锐角三角形 垂心、外心在三角形内部。
基本知识4、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① 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基本知识5、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底角相等;
(2)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基本知识6、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5)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6) (h为斜边上的高),外接圆半径 斜边上的中线,内切圆半径     . 基本知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为90°;
(2)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3)若a2+b2=c2,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基本知识7、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定理
判断三角形是否存在和求边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方法。
(1)已知三条线段a、b、c(a 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存在条件
(2)已知三条线段a、b、c(a=b)
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存在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a≥b),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基本方法8、三角形全等的证题思路
基本方法9、有角平分线或中点时,常用到的辅助线
(1)在角的两边截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2)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
(3)如有和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常把它延长与角的两边相交构成等腰三角形;
(4)有中线或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它们,构造全等三角形。 基本方法10、解几何题的基本方法
(1)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探索解题途径的方法;
(2)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用倒推来寻找证明思路的方法;
(3)两头“凑”的方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才能找到证明思路(又叫分析——综合法)。 基本方法11、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要借助三角形来解决,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题目,弄清题意;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3)画出几何图形;
(4)解答几何问题,如距离、角度等;
(5)解答应用题。
  (注意:在转化为几何问题时,要根据几何图形,简要加以说明,或翻译成几何符号语言。) 基本知识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性质定理: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证明线段相等有哪些常用方法?2、证明角相等有哪些常用方法?3、证明两条线垂直有哪些常用方法?4、哪些命题(主要指定理)是互逆的?5、本章主要学了哪些常用辅助线?6、几何证题的常见思路是什么?问题巩固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3㎝、4㎝ ,则它的周长为 ㎝.11或10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与点D,若AB=6,BC=4,则△ BCD的周长为 。1046 1、如图,△ABE≌△ADC,怎样变换△ABE的位置 能与△ ADC重合?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1、如图,△ABE≌△ADC,怎样变换△ABE的位置 能与△ ADC重合?答;△ABE绕点A旋转一 定角度与△ADC重合。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2、如图,△ABC≌△DCB,怎样变换 △ABC的位置能与△DCB重合? 答;△ABC沿∠BOC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翻 折与△DCB重合。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3、如图,△ABE≌△CDF,怎样变换△CDF的位置能与△ABE重合?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3、如图,△ABE≌△CDF,怎样变换△CDF的位置能与△ABE重合? 答: △CDF沿DB方向平移,使点F与点 E重合,再绕点E旋转180 °与△ABE重合。 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2、△ABC中,AB=AC,∠BAC= 90°,D是BC上任意一点 ⑴、读句画图: ①把△ABD沿着AD对折,得到△ADF,画出对折后的△ADF ;画图、猜想与证明②翻折AC,使AC与AF叠合,折痕与BC交与点E,
画出折痕AE,连接EF; ⑵、翻折后点C与点F是否重合?猜想△DEF是什
么三角形?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 △ ABC中,AB=AC,∠BAC= 90°,D是BC上任意一点。 ⑴、读句画图: ①把△ABD沿着AD对折,得到△ADF,画出对折后的△ADF ;画图、猜想与证明画图、猜想与证明 ②翻折AC,使AC与AF叠合,折痕与BC交与点E,画出折痕AE,连接EF;画图、猜想与证明 ⑵、翻折后点C与点F是否重合?猜想△DEF
是什么三角形?画图、猜想与证明⑶、试证明你的结论。 典型例题讲解 例 1、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E⊥AB于E,∠ACB=78°,∠BAD=∠ABD,求∠ADB和∠BCE的度数.
典型例题讲解例 2、如图,已知D为△ABC的BC边的中点,DE、DF分别平分∠ADB和∠ADC,求证:BE+CF>EF. 典型例题讲解例 3、如图,在△ABC中,AB=AC,∠B=30°,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E,交BC于F,求证:CF=2BF. 典型例题讲解例 4、如图,已知△ABC的∠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P点,连结AP.
 求证: AP平分∠BAC.典型例题讲解例 5、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E、F是BC边上的点,且∠EAF=45°,     求证:BE2+CF2=EF2. 基点辅导班祝大家假期愉快!真心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