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焦耳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焦耳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4-25 17:2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
3.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电
阻大小的关系。举 例一、电流的热效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就要发热,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 关?关系怎样? 1. 电流I,电阻R,通电时间t
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设计方案方案一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
结论: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
电路图:
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方案二 方案三 在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研究通
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
电路图:
结论:在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三、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1 .内容: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
间成正比 。
2.公式:Q=I2Rt
3.单位:
I—安 R—欧
t—秒 Q—焦四、例题 1.某导体的电阻是2欧,当1安的电流通过时,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解:Q= I2Rt
=(1安)2 × 2欧× 60秒
=120焦
答: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120焦。
2. 一只“220V 45W ”的电烙铁,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此题?
(1)(4)Q=W=Pt ( 3)Q=W= 3 .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伏,线圈的电阻为2欧,线圈中的电流为10安,若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秒钟,
求:(1 )消耗的电能W。
( 2 )产生的热量Q。解:
(1 ) W=UIt
=380V×10A×1s
=3800J
(2 ) Q=I2Rt
=10 A×10 A×2Ω ×1s
=200J
答: 消耗的电能是3800J;
产生的热量是200J。
五、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电炉接入照明电路后,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与电炉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因为电线和电炉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是一样的,而电炉的电阻比电线的电阻大的多,所以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电炉产生的热量比通过电线产生的热量多,因此电炉热而电线却不热。六、小资料焦 耳
焦耳(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
他极力想从实验上去证明能量的不灭。对发现和确立
能量守恒定律作出了主要贡献。
1840年,焦耳经过了多次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实
验,发现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并且得出了一条定
律,导体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同电路的电阻以
及电流强度二次方的乘积成正比,即焦耳定律。 焦耳并不满足,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仍继续探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关系。1843年,发现了热功当量,并测出其数值。1850年,他又写了《论热功当量》的论文,总结和分析了以往工作的结果。以后,焦耳继续改进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最后得到热功当量的值比现在的公认的值只小0.7%,从当时的条件来看,这样的精确度是惊人的。焦耳在科学道路中勇于攀登,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