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 全程方略 教科版】2013年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章 机械波 阶段质量检测(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试 全程方略 教科版】2013年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章 机械波 阶段质量检测(含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4-25 06: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阶段质量检测(二)
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下列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介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3.如图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4.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 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
A.波长一定是4 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 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 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
5.(2012·淄博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 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
D.若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4 m的障碍物,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6.(2012·吕梁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甲、乙两平面波是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y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波谷位置,对图中正方形中央的a、b、c、d四点的振动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
A.a、b点振动加强,c、d点振动减弱
B.a、c点振动加强,b、d点振动减弱
C.a、d点振动加强,b、c点振动减弱
D.a、b、c、d点的振动都加强
7.(2012·南昌高二检测)在一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0.1 m,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0.2 m ,经过时间0.3 s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 )
A.第9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B.该波的周期为0.2 s
C.该波的波速为4 m/s
D.在介质中还有一质点P,距质点1的距离为10 m,则再经2.35 s P点处于波峰
8.(2011·四川高考)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 )
A.1 cm < x <3 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
B.Q处的质点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Q处的质点此时正在波峰位置
D.Q处的质点此时运动到P处
9.(2012·合肥高二检测)一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t=0.1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x=4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0 m/s
C.在t=0.5 s时,x=2 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D.经过0.4 s,x=2 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20 m
10.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点,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时刻,c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b的速率比c的速率大
1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 m,如图是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A.4.5 m/s B.3.0 m/s
C.1.5 m/s D.0.7 m/s
12.一列简谐横波正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此时刻( )
A.x=3 m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B.x=6 m处质点的速度为零
C.x=7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x=8 m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2012·威海高二检测)(10分)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点,相距9 m,它们各自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如果Q比P离波源近,那么这列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的最大值是多少?
14.(2012·石家庄高二检测)(14分)一列简谐横波的波速v=40 cm/s,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在这一时刻质点A振动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求:
(1)这列波的频率、周期和传播方向;
(2)从这一时刻起在0.5 s内质点B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3)画出再经过Δt=0.75 s 时的波形图.
15.(2012·成都高二检测)(14分)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其中质点O的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质点B的平衡位置在距坐标原点1 m处,质点P的平衡位置在距坐标原点7 m处,
(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 s,P点也开始振动,试求:
①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
②该列波的波速.
③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止,质点O所经过的路程sO为多少?
(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 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525 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16.(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1=0和t2=0.005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1)横波的波长是多大?振幅A是多大?
(2)设周期大于(t2-t1),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为多大?
(3)设周期小于(t2-t1),且波速为6 800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B、C.机械波的频率就是质点振动的频率,而各介质质点都是在波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故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因而B选项正确.波的传播过程传播的不仅是波源的振动形式,也传播能量,将波源的能量沿波的传播方向传递出去,因而A选项正确.干涉和衍射现象是一切波都具有的性质,因而C选项正确.由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可知,要有机械波必须具有介质,因而D选项错误.
2.【解析】选A、D.波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质点都在前面质点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介质中质点振动周期和相应波的周期相等,A正确.波速是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个常量;质点振动速度随质点振动所处位置不断变化,对横波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垂直,B、C错误;波峰、波谷分别是平衡位置上方、下方最大位移处,而振幅是振动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D正确.
3.【解析】选A、D.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都感到哨声音调变低.选项A、D正确,B、C错误.
4.【解析】选B、C.由振动图线可知T=4 s,B对;振幅A=2 cm,C对;由振动周期性可知,x=0和x=1 cm的质点,当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 1 cm, cm(n=0,1,2…),当波沿x轴负向传播时:=1 cm(n=0,1,2…),故A错;由波速公式v=知,D错.
5.【解析】选A、B、C、D. a点在最大位移处,下个时刻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减小,所以加速度将减小,A正确;由波的图像可知波长λ=4 m,
= s=0.02 s,0.01 s为半个周期,所以经过0.01 s,a点经过的路程为2A=0.4 m,B正确;发生稳定干涉,所以另一列波的频率与该波频率相同,为50 Hz,C正确;障碍物的尺寸与该波波长相同,能发生明显衍射,D正确.
6.【解析】选B.当两列波出现干涉现象时,要产生干涉图样,形成加强线、减弱线彼此相间的稳定的干涉图样,在图中设定A、B、C、D四点,为实线相交点,即波峰与波峰相遇,都是振动加强点,可知B、D决定的直线为加强线,分别过A、C的平行于BD直线的两条直线也应是加强线.a、c两点在BD直线上,故a、c点是振动加强点.分别过b、d点且平行于BD直线的两条直线均在两加强线之间,应为减弱线,故b、d两点的振动是减弱的.
【变式备选】如图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为0.4 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B.E点是振动加强点
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D.t=0.05 s时,E点离开平衡位置2 cm
【解析】选A、B.由题图可知A、C两点在该时刻是波峰和波谷相遇,所以是减弱的,A选项正确.同理可知,B、D两点是振动加强点,且高度差为4A=8 cm,C选项错误.T== s=0.2 s,当t=0.05 s=T时,两波的波峰传到E点,E处于波峰,x=2A=4 cm,所以E是加强点,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7.【解析】选B、C、D.由于质点1起振方向向下,故最前面质点的起振方向也向下.根据t=0.3 s时的波形图可知,0.3 s内传播了Δx=1.5 λ=1.2 m,故波速m/s=4 m/s.
质点的振动周期等于波传播的周期,T= s=0.2 s.
t=0.3 s时,最前面的波峰在质点7处,故波峰传到P点的时间Δt= s
=2.35 s.
【变式备选】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B.周期为Δt,波长为8L
C.周期为Δt,波速为
D.周期为Δt,波速为
【解析】选B、C.因质点开始振动方向向下,故经Δt时间第一次出现图示波形时,质点1和质点9之间恰好是一个波长,说明波由质点1传播到质点9需要一个周期的时间,但质点9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向下的,而波形图中质点9是向上振动的,说明波传播到质点9后又振动了半个周期,故有T=Δt,T=
Δt.由题图知,λ=8L,由得,v=.故B、C正确.
8.【解析】选B.将图中的波形图往左平移λ,可知A、C错,B正确;再由于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不随波迁移,则D错.
9.【解析】选D.t=0.1 s时x=4 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波长λ=4 m,周期T=0.4 s,所以波速为10 m/s,B项正确;在t=0.1 s时,x=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所以再过一个周期又回到原位置,C项正确;经过0.4 s,x=2 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A=20 cm,D项错误.
10.【解析】选C.由a向上振动可确定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从而可以确定b向上、c向下振动,所以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B错.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C对.图像所示时刻b距离平衡位置较远,在该时刻b比c的速率要小,D错.
11.【解析】选A.波是由A向B传播的,而且在A到达波峰的时刻,B处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A、B相距,所以λ=, .当n=0时,v=4.5 m/s;当n=1时,v=0.9 m/s;当n=2时,v=0.5 m/s.故正确答案为A.
【总结提升】波动图像问题中速度的多解性讨论
由于波动图像问题会涉及波的空间周期性、波的时间周期性、波的双向性,这几个方面就是造成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具有多解性的原因.所以,要解决波速的多解性问题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去着手分析,找到波速的通式,结合题目中的条件,确定波速的可能性.例如,本题中,根据题意,波长具有多种可能,得到波速通式v=,n取不同的值,波速就对应不同的值,符合题意的解只有一个,即当n=0时,v=4.5 m/s.
12.【解析】选A、C.由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可判定x=3 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对.x=6 m处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B错.x=7 m处的质点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加速度方向也沿y轴负方向,C对.x=8 m处质点有最大位移,合外力最大,故D错.
13.【解析】由图像可得周期T=4 s (2分)
由题意可知,P、Q两点距离L满足L=9 m=kλ+ (3分)
则m(k=0、1、2…) (1分)
由公式v= (1分)
则v= m/s(k=0、1、2…) (2分)
当k=0时,波速最大,最大波速为vm=9 m/s (1分)
答案: m(k=0、1、2…) 9 m/s
14.【解析】(1)从题图中可看出,波长λ=8 cm,由f=v/λ得:这列波的频率f=5 Hz (2分)
又因为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所以周期T=1/f=0.2 s (2分)
A点此刻振动的速度方向向上,由“质点带动法”可知,A点右侧附近的质点是它起振前已经振动了的质点,所以波源在右边,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分)
(2)由于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经0.5 s即2.5个周期后质点又回到平衡位置,此刻的速度方向变为沿y轴正方向,所以B点在0.5 s内的位移等于零. (2分)
通过的路程s=2.5×4A=10A=1 m (2分)
(3)经过Δt=0.75 s,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
Δx=vΔt=40×0.75 cm=30 cm=λ (2分)
由波形的平移规律可得,再经过0.75 s的波形会向左平移λ,如图中虚线所示 (2分)
答案:(1)5 Hz 0.2 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0 1 m (3)见解析
15.【解析】(1)①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 (2分)
②波速 (2分)
③由t=0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为止,经历的时间
波的周期
所以Δt2=T
经过的路程sO=×4A=0.3 m (4分)
(2)当波速v=20 m/s时,经历0.525 s时间,波沿x轴传播的距离为
x=vt=10.5 m,即 (4分)
所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分)
答案:(1)①向下 ②10 m/s ③0.3 m
(2)沿x轴负方向
16.【解析】(1)由题图可知A=0.1 cm,λ=8 m (2分)
(2)若波向左传播:
Δt=(n+)T,其中n=0,1,2,3… (2分)
T= s (1分)
当n=0时,T= s>0.005 s (1分)
当n=1时,T= s<0.005 s(舍去) (1分)
所以 =1 200 m/s (2分)
(3) (2分)
(1分)
即波传播了个波长,结合波形曲线可知波传播方向向右. (2分)
答案:(1)8 m 0.1 cm (2)1 200 m/s
(3)波传播方向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