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匹出色的马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一匹出色的马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4:3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一匹出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 800个左右会写。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通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5.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 信心。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梳理与探究】 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3.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本单元共要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0个词。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2.能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借助关键词句试着讲讲故事。 【表达与交流】 1.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能够边读句子边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画面内容。 3.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他人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梳理与探究】 继续培养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一匹出色的马》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情景中。 【学习内容分析】 1.识字与写字方面: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生字,会写“出色、妹妹”等11个词语。 2.阅读方面: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手段之一。 3.写话方面:课文中出现不少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可积累下来用于写作。 4.综合性学习方面:能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的春游经历,感受一家人温馨有爱的生活。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句子,想象画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此之前,在二年级上册古诗学习中曾有过“读诗句,想象画面”的相关训练,在此之后,在本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由此可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承前启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资源拓展】 陈伯吹的作品,如《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一只想飞的猫》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有一定识字写字经验,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已有生活经验:和家人出去春游过。 已有策略经验:能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讲述故事,能够利用字典、多媒体等资源查找资料。 学习困难与障碍及突破措施: 对于第一次在教材中提出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能会给同学们增加读课文的难度。 本文人文方面要求同学们体会亲情和家人之间的关爱,感受爸爸的引导有方和妹妹的天真活泼,可能对于同学们来说理解有些困难。 二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成意义,大部分学生仍依靠小声朗读才能体会。不能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问题。 突破措施: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和体会情感。
学习 目标 1.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5个字。 2.读句子,能想象“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等句子描写的画面。
学习 重难点 重难点:读句子想象画面。 突破措施:采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PPT、多媒体 学生准备:文具、课本、四线方格本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我们身边的关爱有很多,有家人之间的关爱;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直接的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时 评价任务 驱动性任务: 同学们和家人一起春游过吗?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一个小朋友一家人去郊外游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课文看一下吧! 子任务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子任务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对应目标1) 子任务3:学习课文,想象画面(对应目标2) 子任务4:生字练写,掌握方法(对应目标1)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 学教活动(含评价任务) 预设与补救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有个小女孩,当她走累的时候,爸爸给了她一匹“马”,而且是“一匹出色的马”!这匹“马”帮助疲累的她很快地回了家,你想知道这匹“马”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齐读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目标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句子读通顺,并圈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教师及时正音) 3.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 4.同桌互读,相互纠音:注意“葱”是平舌音,“舍、株、拾”是翘舌音,“恋”是边音。 5.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做动作表演识记“拾”“骑”和“跨”。 (2)比较记忆:波—皮、纹—文、匹—四、像—象、景—京、求—球。 (3)教师总结识记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6.学生分组抢答,进行识字比赛。 评价:能正确认读生字,分享识字方法。 预设: 个别词语易读错写错。 补救: 同学、老师及时纠正,分享识字方法。
三、学习课文,想象画面 (目标二) 1.读课文第1~3自然段,整体感知美景。 (1)说一说:郊外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想一想:课文写了郊外哪些地方的美景? 预设:小河、河岸、田野。 2.自由默读,圈画关键词句。 默读第1~3自然段,圈画出最能表达景色美的词句。 3.读思结合,想象美丽画面。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美美地读一读。指名朗读,要求:一人读,其他人闭眼想象画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评价。 提示1:品读描写河水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现在你来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 提示2:品读描写柳叶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柳树的颜色和姿态。 提示:引导学生抓住柳树静态和动态时的特点说“柳”。举例:柳树像温柔的妈妈,有着又长又绿的头发。春风吹来,她的长发随风飘扬,轻轻扫在我们的脸上,像妈妈温柔的手在抚摸我们。 提示3:品读描写田野的句子。 (2)引导学生想象田野的美景,如,走进田野,你仿佛看到了葱葱绿绿的________________。 追问:田野和绿毯有哪些相似之处? 预设:都是绿色的,都很柔软。 联系体验:上去躺一躺,打个滚,一定很开心。 (3)练读长句,读出节奏和重音。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提示1:读出停顿和轻重变化,教师相机范读。 提示2:结合第3句话的朗读学写“像”字。 预设:左窄右宽,左右等高,口要扁,撇画匀,弯钩似驼背。 评价: 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郊外的美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出来。 预设: 课文朗读不熟练 想象的画面不能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 补救: 课下继续朗读。 结合生活情境,老师引导
四、生字练写,掌握方法 (目标一) 1.记忆字形,指导书写“匹、妹、波、纹”。 重点指导“匹、波”。 “匹”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在田字格内要把字放在田字格中间位置;最后一笔是竖折,不是竖弯钩。“波”右边的“皮”第一笔为横钩,第二笔的撇要注意穿插到“氵”的右下方。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学生能自主分析生字的结构、占格、关键笔画等,写字时姿势正确,生字书写认真正确 预设:书写不规范 补救:老师边转边提醒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 时间
书空一类字,并口头组两个词。 巩固类作业 目标1 3分钟
板书 设计
色的马》教学设计(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