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匹出色的马第二课时(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一匹出色的马第二课时(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4: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 800个左右会写。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通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5.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 信心。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梳理与探究】 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3.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本单元共要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0个词。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2.能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借助关键词句试着讲讲故事。 【表达与交流】 1.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能够边读句子边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画面内容。 3.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他人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梳理与探究】 继续培养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一匹出色的马》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情景中。 【学习内容分析】 1.识字与写字方面: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生字,会写“出色、妹妹”等11个词语。 2.阅读方面: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手段之一。 3.写话方面:课文中出现不少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可积累下来用于写作。 4.综合性学习方面:能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的春游经历,感受一家人温馨有爱的生活。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句子,想象画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此之前,在二年级上册古诗学习中曾有过“读诗句,想象画面”的相关训练,在此之后,在本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由此可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承前启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资源拓展】 陈伯吹的作品,如《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一只想飞的猫》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有一定识字写字经验,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已有生活经验:和家人出去春游过。 已有策略经验:能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讲述故事,能够利用字典、多媒体等资源查找资料。 学习困难与障碍及突破措施: 对于第一次在教材中提出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能会给同学们增加读课文的难度。 本文人文方面要求同学们体会亲情和家人之间的关爱,感受爸爸的引导有方和妹妹的天真活泼,可能对于同学们来说理解有些困难。 二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成意义,大部分学生仍依靠小声朗读才能体会。不能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问题。 突破措施: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和体会情感。
学习 目标 1.会写“景、恋”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学习 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妹妹的情感变化,说说变化原因。 突破措施:朗读课文,情景带入体会情感,感受变化。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PPT、多媒体 学生准备:文具、课本、四线方格本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我们身边的关爱有很多,有家人之间的关爱;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直接的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时 评价任务 驱动性任务: 同学们和家人一起春游过吗?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一个小朋友一家人去郊外游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课文看一下吧! 子任务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对应目标1) 子任务2:朗读课文,感受变化(对应目标2) 子任务3:记忆字形,书写指导(对应目标1)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 学教活动(含评价任务) 预设与补救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目标一、二)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郊外的美景,想象到了一家人在一起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爸爸给了妹妹一匹“马”,而且还是一匹“出色的马”?妹妹又有什么变化呢? 评价:正确认读生字
二、朗读课文,感受变化(目标二) 1.自读第4~7自然段,找出妹妹、妈妈和爸爸说的话,在下面画上横线。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1)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2)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3)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4)我早回来啦! 3.指导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4句话。 (1)提示: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也有求妈妈抱的时候吗?当时你的语气是怎样的?(恳求、撒娇)试着用这种恳求、撒娇的语气读一读妹妹说的话。 (2)引导:平时妈妈拒绝你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呢?请你模仿妈妈的语气,读一读文中妈妈的话。(妈妈的语气是温和的,但又很肯定。) (3)模仿爸爸的语气读一下爸爸的话。(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出爸爸鼓励与期待的语气) (4)引导:读最后一句妹妹的话,此时妹妹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兴奋、带着一点得意。)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妹妹的话。追问:妹妹的心情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5)请学生模仿文中爸爸、妈妈或“我”,夸一夸在家门口迎接的妹妹。 (6)教师小结并引导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妹妹的变化,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相互关爱,多么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啊!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 4.角色体验,感悟变化的原因。 质疑:咦,刚才妹妹还说很累,现在怎么这么有活力了呢? (1)教师扮演哥哥采访:妹妹,你不是很累吗?怎么这么快就回家啦? 预设:因为我骑着一匹马,马儿跑得可快啦! (2)教师扮演爸爸采访:乖女儿,我给你的这匹马怎么样呀?骑着它回来累不累? 预设:这匹马跑得特别快,骑着它一点也不累。 (3)小结变化的原因。 预设:妹妹真的把爸爸给的柳条当作了一匹马,忘记了疲劳。 评价:声音洪亮,语气到位,能总结概括妹妹的情感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预设: 个别同学语气读不出来。 补救: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身体验,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将生活与课文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 预设:同学不能正确概括妹妹情感变化。 补救:通过询问层层深入,引导同学回答,老师补充
三、记忆字形,书写指导 (目标一) 1.记忆字形,指导书写“景、恋、舍、求”,引导学生观察写法。 “景、恋、舍”都是上下结构,不同点:上下宽窄各不相同。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景、求”的书写并示范。 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写得稍小而扁,下面的“京”第二笔横写得稍长。 求:第二笔竖钩写得正而直,第三笔点和第四笔提,两笔收笔处不能相连。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评: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指名评价。 评价:学生能自主分析生字的结构、占格、关键笔画等,写字时姿势正确,生字书写认真正确 预设:书写不规范 补救:老师边转边提醒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 时间
书空一类字,并口头组两个词。 巩固类作业 目标1 3分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