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7 14:35: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序号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古诗二首》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本篇课文的文体为古诗。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二、教学内容分析: 1.识字写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如:诗、村、童、碧、妆、绿、丝、剪。其中4个是左窄右宽的字,4个上下结构的字。结合书写,进一步巩固“左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正确读写--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等词语。要求会认读“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等11个生字。 2、阅读: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本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意”,即采用图文对照,结合关键字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大概意思;二是感悟诗的“境”,采用想象、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三是体会诗“情”,即引导学生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通过吟诵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 3、口语交际: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注意说话的语气”,要求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及训练重点,在朗读本课时,首先要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着重注意古诗朗读的语气和重音。 三、关系建构:通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生字的积累,为正确的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通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阅读”的训练,为本单元注意古诗朗读的语气和重音打下基础。 四、资源拓展:推荐阅读主题丛书《 山中送别 》、《偶成》(温馨提示:要与课文配合阅读)
课标 分析 学期目标分析 课时目标分析: 1、识字写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如:诗、村、童、碧、妆、绿、丝、剪。其中4个是左窄右宽的字,4个上下结构的字。结合书写,进一步巩固“左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正确读写--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等词语。要求会认读“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等11个生字。 2、阅读:《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本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意”,即采用图文对照,结合关键字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大概意思;二是感悟诗的“境”,采用想象、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三是体会诗“情”,即引导学生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通过吟诵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 3、口语交际: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注意说话的语气”,要求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及训练重点,在朗读本课时,首先要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着重注意古诗朗读的语气和重音。 4、综合学习:推荐阅读主题丛书《 山中送别 》、《偶成》(温馨提示:要与课文配合阅读)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通过2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能够独立阅读不加拼音的文章,个别识记困难的字进行注音。 已有生活经验:大多数的学生都外出踏春的经历,因此他们对春天的景物有较深的感受,而且也对春天的景色非常渴望,因此对文中的古诗意思能有很深的情感体验。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和书写技能,为识字、写字做了铺垫。在之前的学习中,通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阅读”的训练,为本单元注意古诗朗读的语气和重音打下基础。本节课要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一朗读课文的方法进行学习和运用。 学习困难障碍:本课中,正确认读生字,把字写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学习的困难障碍点。由于时间限制的影响,学生的受年龄的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 突破措施(助): 1.设计丰富多彩的识字、写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2.教师要通过建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点拨,深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朗读的语气和重音。 3.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春天美景画面。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 目标 通过借助形声字识记、加一加、组词等多种识字方法、反复熟读、识记生字, 95%的学生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并能将这些字放在词语、古诗中,正确、流利地朗读。5%的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小组赛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节奏, 通过联系上文,正确理解“拂、醉”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诗文内容,说诗人笔下的春天美景,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美景给儿童带来的快乐。读好古诗中的语气和重音。在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4.通过反复观察、教师指导,90%的学生规范书写本课“诗、村等”8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端正、整洁,10%做到笔顺正确、书写整洁。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 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2.PPT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导入新课。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你喜欢春天的景象吗?古人又是怎样去描写春天、赞颂春天的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到古诗当中去欣赏春天的美吧(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两位诗人的资料。学生读教师出示的诗人资料,对诗人进行了解。 作者简介:哪位同学分享一下你知道的诗人的资料? 高鼎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出示诗题, 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查阅的两位诗人的资料。 问题预设:学生所做的预习不充分 补救:课上倾听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分享。课下自己查阅,做成资料卡。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目标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鸢不要读成yān。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学生自己先识记,学生分享识记方法。对于困难的字认真听教师指导。 2.画出诗中含有“堤”和“柳”的生词,并尝试着再说几个分别含有堤”和“柳”的词。 3.从古诗中划出带生字的词语以及诗句,进行朗读。多种方法进行朗读: 自己读、齐读、男女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落实: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莺 y_____ 拂 f_____ 堤d____ 柳l_____ 醉z_____ 多音字组词 问题:“莺”比较容易读错,念成了“in”。“趁”易读成yān。堤易与提的读音混淆。 补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组词,形近字区分。
三、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目标二 课文学习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时,注意发音饱满,轻重分明,速度较慢,每句有较明显的停顿,教师读出重音,学生根据教师的读初步地将重音勾画出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并用铅笔进行勾画停顿。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主练读,整体感知。提醒学生:朗读时重点关注“莺、共堤、鸢、妆成、丝绦、裁”的读音。朗读节奏以二二三为宜,如“草长/莺飞/二月天”,防止学生唱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诵读古诗。 5.全班交流,指名背诵古诗,纠正字音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做出评价。齐背古诗。 同桌互相检查停顿的划分。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同桌互读,齐读指名读 问题:节奏划分不明确,并出现唱读的情况。 补救: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朗读时间,朗读节奏以“二二三”为宜,防止学生唱读,并反复多次朗读。
四、品悟古诗,升华情感 目标三 1.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诗,那么你会更容易理解,那么这两首诗大意讲的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第一首《村居》。 学生借助文章插画和词语解释,想一想孩子在干什么,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借助词语解释,自己理解,分组讨论交流古诗大意,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大意: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轻拂和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急忙趁着浩荡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①学生自由读诗。 ②你看到了什么?请学生汇报。 ③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学生抓住具体的事物来想象画面,如“草、堤、杨柳”,以这些事物为依托展开想象。 (2)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说。 预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4)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5)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2)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预设: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3)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和心情?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老师小结:“忙趁东风放纸鸢”要读的欢快活泼,要突出儿童生活的情趣。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将你的感受和心情融进诗里读出来吗?用朗读诗歌的方式表达,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3.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妆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爱美的人打扮。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剪: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大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 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来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预设: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2.你觉得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点名读,其他学生说画面。 朗读指导:“不知细叶谁裁出”尾音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则是恍然大悟,满心愉悦的感觉。朗读时提醒:带上一定的表情,或者加上动作,如“放纸鸢”“似剪刀”;也可以用手势引导诗句的起伏、节奏。 3.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示例:将小草剪得像绿色的地毯;将枫树的叶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总结: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本诗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引导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来感情朗读,使之做到与文本的真诚交流,从而达到感情升华。 背诵全诗 1.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预设: 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讲了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2.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3.生自由背。 4.集体配乐吟诵。 学生借助插画回答问题。小组交流,组长汇报。 学生带入自己的感受读古诗。指名读。 学生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 学生回答问题,并说明为什么:哪些字词用的好。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提问学生“咏柳”的意思,翻译诗句大意。 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话说出想象的画面。 回答:哪一个字用得好,组长汇报。 9.读出古诗的语气。利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全班展示读的方式进行评价。 10.各种方式进行背诵:个人背、同桌互背、齐背,指名背诵。 问题:学生表述大意不清楚,理解大意有困难。 补救:借助插画,结合自己所看到的的春天进行想象,从而理解古诗大意。 问题:无法说出哪个字词用得好的理由。 补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加入更多的景物和细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春天的美好。 问题:学生表达不完善,不能完整的描绘出放风筝的情景。 补救: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自己与小伙伴放风筝的情景,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入到古诗学习中去。 问题:学生对于字词的意思不理解,如:碧玉、丝绦,生活中 接触较少。 补救: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光泽,想象和柳树相似的部分,让学生明白。同时也可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丝绦”就是衣裙上长长的丝带,引导学生思考丝绦与柳条的相似之处,进而使学生明白。 问题:读诗句说出景象,有困难。 补救:可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丝绦”就是衣裙上长长的丝带,引导学生思考丝绦与柳条的相似之处,进而使学生明白。 问题:有些同学背不熟练。 补救:课下多读多背,组长落实检查。
五、学习生字,书写指导。 目标四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生字的组成和笔画摆放。 2.指导书写“诗、村、童”等生字。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分布。 3.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 4.学生描红、仿写。 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 学生书写,进行展评。 问题:部分同学对“碧、绿、剪”掌握困难,丝”写得不够美观。 补救:学生描红,教师范写指导。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地背诵两首古诗。 巩固性 目标二、三 5分钟
请在下面的两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意。 王维的《山中送别》、朱熹的《偶成》 综合性 目标三 5分钟
正确、流利地背诵两首古诗。 巩固性 目标二、三 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