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内容:百分数(二) 课时数:6 设计者: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
课时目标 借助百分数的知识,理解购物时常见的优惠措施。 能够应用百分数的知识对多家商店商品的售价进行比较,从而合理选择最佳方案。 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预习作业 在日常购物时,你在商店里见过哪些优惠措施呢?你能选择其中一种你收集到的优惠措施,尝试计算售价吗?请你写在下表。 我收集到的优惠措施有: 1. 2. 3. 我选择第( )条优惠措施,我的算式: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我会填 九折=( )% 五五折=( )% 38%=( )折 某商品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表示售价是原价的( )%,比原价降低了( )%。 商店袜子搞促销活动,“买四送一”,这个袜子最多是打( )折销售。 2.我会算 王老师想买一台电脑,去了下面的三个商场,发现这款电脑原价都是7200元,但是优惠方式不同。在哪个商场买更省钱? A商场全场八五折 B商场每满1000元返100元现金 C商场降价10%
二、能力提升 1.同一种商品在三个商场的定价相同,促销活动中,促销方式如下: (1)买一种单价为25元的牙膏4盒,在甲、乙、丙商场各应付多少钱? (2)买这样的牙膏6盒,选择哪个商场最省钱? 2.西西过生日,打算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吃海鲜自助餐。他看到店门口贴了一张海报(见图)。请你帮他算算,哪天去吃自助餐比较划算? 三、创新拓展 某童装店的一款羽绒服搞促销活动。一件羽绒服如果按标价的八折销售,那么盈利35元;如果按标价的六五折销售,那么亏25元。你知道这件羽绒服原来的标价是多少吗?成本价呢?
设计意图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商家进行促销的活动,因此在课前作业中设计了一道收集在日常购物中见到的优惠措施,并选择其中一种优惠措施,尝试计算售价。这个预习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去商场中调查并深入研究,会主动询问店员或他人来理解优惠措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对这些活动优惠更了解,继而确定最佳购物方案。 课后作业包括了2道基础题,2道能力提升题,1道创新拓展题。在题目设计上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原则,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式和提升。 基础题1是填空题。填空题内容涉及到促销活动中的折扣表示方法和意义,并理解“买四送一”所表示的意思。基础题2根据3个商场不同的优惠方式,通过计算得出最省钱的优惠方式。可以有两个思路,思路一先分别求出这3个商场优惠后的现价,再进行比较;思路二先分别求出3个商场在优惠措施中能节省的钱数,再进行比较。 提升题1融合3种不同的促销方式,而本题并没有直接告诉商品总价,而是要先根据单价×数量求出总价。并且两小题因数量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特别强调丙商场买三送一的促销方式。当买4盒牙膏时,“买三送一”相当于正好打七五折,可以用4盒牙膏的总价×75%;当买6盒牙膏时,则不能用七五折来计算,要先求出6盒里送了几盒,再求出实际付了几盒的钱。提升题2出现了新的促销方式,理解“五人同行,一人免单”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买五送一”,也可以理解为正好5人可以打八折。还要理解“折上折”的意思,则先打八五折,再打九五折,并清楚两次打折的单位“1”不同。可以有两种解题思路,第一种思路是求出两种优惠方式最后的折扣,再进行比较;第二种思路是先假设原来每人要100元,再根据优惠求出具体的钱数,然后进行比较。 创新拓展题打破原型,不是已知标价求售价,而是已知优惠结果求标价和成本价。关于“盈利”“亏”的问题,学生们比较容易会犯错,因为“盈利”“亏”是相对成本价来说的。而打折却是相对标价来说的,所以此题对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有挑战的。可以引导学生用方程思维,设标价为X,用两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求出成本价,等号连接列出方程;也可以设成本价为X,用两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求出标价,等号连接列出方程;还可以找出对应量和对应分率,即八折和六五折相差的一五折对应的是35+25=60元,用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即标价,最后任选其中一种促销方式求出成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