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内容:百分数(二) 课时数:6
第( 6 )课时《 练习二 》
课时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并能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正确的纳税观和理财观。
预习作业 请你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收集一道你认为学生们比较会错的题,请把题目、解题过程和易错点分析写在下表。 题目: 解题过程: 易错点分析: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选一选。(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一种品牌上衣,先提价20%,后又打八折,与原价相比,现价( )。 A.提高了 B.降低了 C.未变 D.无法确定 (2)妈妈将12000元钱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得到利息1650元。妈妈将这些钱存了( )年。 A.二 B.三 C.四 D.五 (3)某超市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少20%,则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加( )。 A.一成 B.四成 C.二成五 D.二成 2.算一算。 李叔叔买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新房(第二套房),房子的总价是140万元,如果一次性付清房款就有九五折优惠。办理房产证时,需要缴纳契税和交易手续费(如图)。请你帮李叔叔算一算,如果他选择一次性付清房款,一共需付款多少万元? 二、能力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前,公民月工资薪资所得不超过3500元的部分不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为全月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计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3%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1)已知张阿姨的月工资所得为8000元,则她当月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2)已知张阿姨二月份缴纳个人所得税303元,那么她当月的工资是多少元 大光明电影院将某部电影的票价定为40元时,700张电影票全部售完。当将这部电影的票价上调10%后,卖出的电影票数量比原来下降了两成。上调票价后的营业额与之前相比,是减少了还是增多了?变化了几成? 三、创新拓展 某商店购进120个小米品牌充电宝,按25%的利润定价,卖出这些充电宝的80%后,商店决定打折出售,卖完这些充电宝共获利2040元,剩下的充电宝是打几折出售的?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重点是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各种关于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课前作业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收集一道易错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易错点分析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从学生们的出题中,可以了解学生们对哪类题型掌握得不够好,课上可以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和指导。 基础题1设计的是选择题的题型,练习了折扣、利率、成数的相关知识,第(1)(3)两题强化的是正确找单位“1”,渗透用“假设法”解题更易理解。第(2)题根据求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存期=利息÷本金÷利率。基础题2考验的是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明确交易手续费是跟房子面积有关,契税是跟房子总价有关。 能力题1设计的是一道分段计算税款的题目,学生要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段计算。第(1)小题是根据月工资求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先求出全月税所得额,即8000-3500=4500元。根据表格可以判断只需要计算前两段,即把4500分成1500和3000进行纳税。第(2)小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求当月工资,考验学生的逆向思维。先求出各段税率相对应的工资,最后别忘记加上不需要纳税的3500元。两小题的练习,顺向、逆向练习能帮助学生把分段计算这类题目掌握得更加熟练。能力题2主要是分别区分清楚单价和数量前后的变化,再分别求出现在的单价和数量,进而与原来总价进行比较。第二个问题“变化了几成”,学生容易搞不清单位“1”,可引导学生采用扩句的形式,即“现在比原来变化了几成”,出现了“比”字,学生更容易判断单位“1”。 创新拓展题考察的是学生题目分析能力,寻找相关联的有效信息。在题中要搞清单位“1”,即25%的单位“1”是成本价80元,80%的单位“1”是总数量120个,求的“剩下的充电宝是打几折出售的”问题的单位“1”是原来售价。在确定已售充电宝的数量和每个充电宝的利润求出已售充电宝所获得的总利润,进而可以求出剩下充电宝售出后可以获得的总利润,再求出剩下充电宝每个获得的利润后,可以确定打折后的单个售价,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