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八下历史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基础巩固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其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世界和平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2.古有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第一次大规模接触,可谓金风玉露,亚欧两大强国闪耀东西。如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并且为了保证政策推行,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采取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A.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确立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C.加快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
3.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过艰辛的探索,先后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 )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4.2012年是中国梦元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随即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实现中国梦( )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5.网络上,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关键词”,以下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关键词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让几亿人脱贫的伟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开创了“精准扶贫”模式。“精准扶贫”体现了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7.筑梦中华,努力奋进,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一个个中国梦得到了实现,这是因为我国( )
A.教育事业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外交的成果显著
二、拓展延伸
8.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宏伟蓝图】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日渐成熟】
材料三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自《北京日报》2015年11月
【梦想成真会有期】
材料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梦其本质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个全面”指什么?它的提出具有怎样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十三五计划”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该理念提出有何意义?
(4)你认为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是基于怎样的客观现实?
9.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摘编自《 人民日报》 201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及所学,说说什么是“一带一路”?
(2)这个伟大的战略构想有何特点?
(3)纽约时报刊文,“一带一路”不可复制,唯有中国能够实现,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
正如习主席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四、学习心得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自主预习
请你自主学习《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思考问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哪些地区实行?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3.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三单元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基础巩固
1.B 2.A 3.C 4.A 5.D 6.D 7.C
二、拓展延伸
8.(1)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前提: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意义: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或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
(4)①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意义相近即可)
9.(1)“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特点:以建立经济发展区域为目的,包含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国家,秉持开放包容精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同意,理由: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等。(言之有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略)
四、学习心得(略)
五、自主预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