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美国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制度
的建立
波兰 华沙
英国 伦敦街头
德国 柏林
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
仅十多年后的欧洲
变化:50年代初,欧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1939 1945 1952 1962 1973 1982 1993 1999
A
B
C
D
E
F
G
H
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示意图
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观察B点到C点,
欧洲经济出现什么变化?
1
3
2
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西欧经济复苏的原因
欧洲基础物理研究所
高素质工程和技术人员
一、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 背景:
这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
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合作探究】活动一 (4分钟)
任务小组 合作探究 (2分钟) 讲 (1分钟) 评
(1分钟)
1、5组 第 1 问 1组 5组
2、6组 第 2 问 6组 3组
3、7组 第 3 问 3组 7组
4、8组 第 4 问 8组 4组
材料一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任务小组:1组(讲) 5组(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
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再生”的措施及目的。
任务小组:2组(讲) 6组(评)
材料三 (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摘编自《阿登纳回忆录》
任务小组:3组(讲) 6组(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依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西欧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任务小组:4组(讲) 8组(评)
一、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2.目的:
发展西欧国家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1967年
欧洲共同体
1993年
欧盟
2002年
欧元流通
3.欧洲联合的过程:
2013年
(28个国家加入)
1993年1月1日,德国、荷兰锯开两国边界上隔离杆,欧盟国家之间的海关检查从此结束。
经济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
“口袋里的欧洲”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也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 欧洲问题专家 陈乐民
1欧元硬币
100欧元纸币
统一欧洲驾照
统一欧盟护照
欧洲央行
欧洲一体化进程
统一欧盟货币—欧元
欧洲的联合
经济____
地位____
开创____模式,实现____
引领潮流
一、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2.目的:
发展西欧国家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1967年
欧洲共同体
1993年
欧盟
2002年
欧元流通
3.欧洲联合的过程:
2013年
(28个国家加入)
4.欧洲联合的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②推动世界政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战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年份
增长率(%)
1950
1955
1965
1975
1985
1982
1994
1999
1
2
3
4
5
6
7
8
9
-1
-2
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美国经济增长率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①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②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③ 革新生产技术
出现了以全球化
和信息化为特征
的“新经济”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硅谷
知识拓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日本战败投降后,经济陷入瘫痪,66个主要城市被严重炸毁,30%的人口无家可归,每个主要城市的街道上都人满为患……日本不仅沦为“四等国家”,也为发动侵略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
视频:战后日本景象
2.日本的崛起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崛起后的日本
(1)表现: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___和_______改革、____战争的爆发
2.日本的崛起
(2)因素: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和平宪法第二章 放弃战争 第九条
1946年11月,日本会通过新宪法,保留天皇,但天皇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成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
——日本民主改革
。
非军事化
民主化
朝鲜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丰田汽车
公司为美军生产的越野车
“特需景气” 使日本政府终于有钱大量进口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日本的
“朝鲜特需”军工厂
②利用______环境,制定________经济政策、 大力引进___________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2)因素:
适当的
先进科技
有利
日本实行进口原料,加工成品,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向型的发展战略,符合日本国情。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坂井义则,出生于1945年8月6日,即美国向广岛扔下原子弹那一天,被称为“原爆之子”,到如今都被视为战后和平和复兴的象征。
运
京
东
会
奥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各国人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手举标语参加反对日本入常活动
日本明确提出要加入政治大国的行列,主张建立一个日美欧集体领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近些年多次提出充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总兵力不得超过10万,军舰数量不得超过30艘,不能拥有航母及核动力潜艇…不得发展弹道导弹技术。
——《和平宪法》第九条
日本航空自卫队
2003年日本首次
发射间谍卫星
日本潜艇
截至2013年,自卫队总兵力约24.7万,其军费开支排名世界第五。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常规海上力量。
日本海上自卫队
在亚丁湾
日本海上自卫队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 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
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①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或扶持
③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③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改革开放;
合作探究: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你觉得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
共同原因
借 鉴
1
2
3
4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美国修订
《社会保障法》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实行养老、失业保险
英、法、联邦德国
建成“福利国家”
1.建立与完善:
三、社会保障制度(或“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20世纪
六七十年代
20世纪
50年代
二战后
罗斯福新政
期间
西德1958年 农业与农村福利事业邮票
捷克斯洛伐克1962年社会福利邮票
美国1985年《社会保障法》50周年纪念邮票
①积极: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三、社会保障制度(或“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据英国《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披露他的“懒虫秘诀”。 ---摘自搜狐新闻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的发展途径
美国出现“新经济”
新的增长模式
日本崛起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新的经济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欧洲的联合
新的社会政策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