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蜀相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蜀相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0 10: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蜀道难》抒发了哪些情感?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认识。
品悟诗情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几种说法
咏蜀说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几种说法
寓“仕途坎坷”说
郁贤皓《李白丛考》认为,此诗乃以蜀道之难寄寓人间行路难、仕进难之感慨。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几种说法
危房杜说
《新唐书·严武传》中说“李太白作《蜀道难》,乃为房、杜危之也。”杜甫在蜀地时,投靠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麾下为幕僚,而当时的宰相房琯在严武处监军,不过严武此人性格暴躁,杀人不眨眼。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几种说法
讽幸蜀说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奔蜀,朝野以为不可,李白此诗,谓“侧身西望长咨嗟”,叹“问君西游何时还”,实为感唐玄宗幸蜀事而作。
俞平伯《〈蜀道难〉说》也力主此诗乃讽明皇幸蜀之作。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几种说法
刺章仇说
沈括《梦溪笔谈》卷四认为,《蜀道难》之寓意应是“李白集中称刺章仇兼琼”。
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一书中断言:“天宝末,杨国忠自领剑南节度大使,以章仇兼琼为副使,代镇成都。安禄山起兵,国忠劝玄宗入蜀,李白以为西川不是割据的处所,故有此作(指《蜀道难》)。”
1.借歌咏蜀地山川的壮丽,显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展示诗人生命中那种奔放的豪情。
2. 以“蜀道”影射“仕道”,明写蜀道艰难,暗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3. 借蜀道影射盛唐的政治危机,表达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品悟诗情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自己的体会
推测
诗人写作诗歌的本意
时代背景
1.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
2.杜甫的诗被称为( )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
3.评价杜诗的名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 ( )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
5.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实主义
沉郁顿挫
知人论世
    
“沉郁”,指感情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简单解释为深沉浓郁。如杜诗中的国破家难,已病,怀才不遇,年华已逝,命途多舛,壮志未酬,怀亲思友。
“顿挫”,语言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变。
关于“沉郁顿挫”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七言律诗
明体裁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咏史怀古诗
明题材
常见的主题情感
对古人: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
对自己:(积极或消极):建功立业之渴望,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
对国家对时代:(忧国伤时)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讽击,人民疾苦之同情
对自然:(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对其它:(一些哲理思考)
明情感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情感
创作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定居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看标题
蜀相,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
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因为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写祠也是为写人,“诸葛祠”比较冷静客观,而“蜀相”带有深沉的敬佩之情与真诚的缅怀之意。更有温度,更易拉近诗人与蜀相的时空距离。
——《蜀相》
/《诸葛祠》
诵 读 感 知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叹惋
再读本诗,理清思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所 见
所 闻
所 思
所 感
临古地

思古人

怀古事

抒今情
写 景
怀 古
抒 情
武侯祠
诸葛亮
英 雄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
设问开篇,自问自答,自开自合,显顿挫,避平直,启人深思。
更显亲切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02
01
森森——形容柏树的高大而茂密。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表达追奉先人时的崇敬之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心旷神怡吗?如果不是,从哪些字眼能体现出来?
映阶——遮蔽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独自
白白地,徒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冷寂凄清
意境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寄寓
叹惋和感伤
颔联: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问:颈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中哪几件大事?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诸葛亮扶持先主后主,匡扶汉室,呕心沥血,矢志不渝。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才能/功业
品德
“天下计”
“老臣心”
雄才大略
赤胆忠心
用典
赞扬之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
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什么样的英雄会对诸葛亮的遭遇感同身受呢?
诗中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首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成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里的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
思考:杜甫这英雄泪饱含几层深情?
惋惜之情
哀叹之情
希冀之情
对诸葛亮功业未竟,壮志未酬的惋惜。
对自己身世漂浮,屡不得志,
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哀叹。
通过表达对蜀相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表达出希望当世能有挽救大唐危局的贤相之才。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诗人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诗歌主旨)
诸葛亮 杜甫
时代
才情
理想
付出
结果
不同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颠沛流离,矢志不移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汉末三国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肃宗亲小远贤,有志难骋
君臣关系融洽,鱼水相得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主旨
本诗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怀念之情;对其精忠报国的歌颂,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补充:“炼字” 题的答题步骤
常见提问形式: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请问它好在哪里?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诗(句)中的“诗眼” “关键字”“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如 :有人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1.释字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述句意
(3)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3.明手法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4.析作用(特点、意境、情感)
答题模板:
“自”是“兀自”、“徒自”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本联的诗眼
(释词义)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说明这里的景色没人欣赏,进一步表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述句意)
诗人运用了融情于景和以乐景写哀情(明手法)
渲染了荒芜冷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芜的伤感和惋惜,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析作用)
《蜀道难》 《蜀相》
诗体 古体诗 近体诗
句式韵律 句式灵活、跳跃性强 格律严格、对仗工整
表现手法 善用反复、大胆夸张、想象奇特 (直接抒情为主,情感强烈) 借景(事)抒情
(间接抒情为主,含蓄深沉)
语言风格 飘逸豪放 沉郁顿挫
诗歌风格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