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串讲复习实践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上《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的串联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分数计算。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串讲复习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位老朋友 请看。出示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
2.关于长方形你已经有哪些了解了?那正方形呢?
【设计意图】帮助孩子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巩固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教学,巩固旧知
(一)经历测量,巩固单位换算
1.老师把这两个图形请到了你们的作业纸上,如果我想求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2.怎么测量?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测量的方法。
3.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测量一下这两个图形。
4.交流反馈:
生1:长方形——长;4厘米3毫米;宽:2厘米
正方形——3厘米7毫米
生2:长方形——长:43毫米;20毫米
正方形——37毫米
师生小结:
①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尺子的0刻度线要与线段的一端对齐,线段的另一端指向直尺的哪个刻度,线段的长度就是多少。
②巩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明白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是10。
【设计意图】知道测量时选用合适的单位及工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体验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回顾周长公式,巩固计算
1.知道了边的长度,那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会计算了吗?
2.学生作业纸上完成。
3.反馈交流:
生1:长方形:43×2+20×2;正方形:37+37+37+37
生2:长方形:(43+20)×2;正方形:37×4
(学生竖式板演计算方法)
4.师生小结:
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基本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263×2 145×5 4×207
240×8 8030×4 9×327
2.先测量,再求周长。
3.如右下图,是一个长24分米、宽18分米的长方形复合板,在它的四个角
上各锯掉一个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巩固中熟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测量技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数学问题,真棒!对于今天的课堂,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请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