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专题二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 4 课 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 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的史实,主要有三目内容 构成: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 选拔与管理。从子目标题可发现教材以时序线索组织内容编写的特点,三目的整体架构,对应的
(
.
......
宋
为
选官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及发展完善期; 明清为选官和管理制度走向不断严密的固化期。第一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管理的三个阶段:秦汉时期为选官和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化时期;隋唐至两
........ ......
个阶段主要介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秦汉上计制的官员考核及御史大夫、刺 史为主的中央到地方的监察制度,体现了随着“大一统”局面形成和定型,选官制度和治理逐渐 形成制度化;第二个阶段主要介绍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即选官制度的创新,官员考核及监察制度的 完善,选官制度及治理的创新和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第三个阶段主要介绍隋唐以来 选官制度的创新——科举制的确立及发展,宋代“磨勘”官员考核制及台谏合一的监察制度等, 体现选官制度及治理的创新和完善,折射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及高中必修内容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并基本掌握了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察举制、九品中 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基本史实,基本认识了选官制度演变中的制度创新和僵化所带来的的 影响。因此,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具有较好选官制度的史实基础,并对古代官制演变不断
(
.
...
向
梳
理古代官员选拔和治理制度的
时空
演变过程,并联系视角概括提炼演变不同阶段的特征;微
)加强中央集权的演变的趋势具有基本认识。但学生要从核心素养出发,从宏观的时空观念切入纵
..
(
....
....
历史认识和内化
历史价值
:纵向看,中国占代选官制度和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
明
)观层面聚焦重要阶段特具体制度运行进行历史解释,多角度比较进行史料实证,形成辩证深入的
....
作出了重要贡献。横向看,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了不同阶段的制度 特色,共同推进文明进步。从这个层面看,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仍有挑战,这需要课堂教学补充历 史鲜活的人和事营造历史现场,创设适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从纵向角度以时间为序,了解选官、考核、监察制度的前后制度间的衍变, 并补充历史年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比、观察,挖掘制度内细微的量变,提炼不同阶段特征,培养 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2.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文献资料,结合情境依据所学,分析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和管理的利 弊影响,形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1
3.通过史料分析,从横向角度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选官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理解上层建筑和时代经济、文化之间的历史关联。
4.通过选取历史中具体的人、事和时代进行深入解读,理解选官与管理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时代的制约和影响,也型塑了时代的政治文明的态势,推进古代政治文 明的发展。对政治制度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增强国家、民族、社会认同,培养服务于国家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学习难点:认识古代选官与管理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知道古代 官制发展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主题】
从古代选官制度与管理方法的时空演变中认识演进的内在规律及利弊,寻找制度与时代的关
联,拉长时空理解制度演变趋势,深化唯物史观的认识。整课设计逻辑如下: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人物猜想
1.教师设计:上课之前让来认识一位历史上值得我们骄傲的温州老乡 (出示人物资料卡,请 生逐段朗读,学生边猜想,猜出即停止朗读,约 3 分钟) 。请根据人物资料卡提供的信息和知识 储备,先猜猜看这位是谁?所处的历史时空如何?你的依据是什么?
【人物资料卡】 浙江乐清左原梅溪村人,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有 2200 多首诗文, 及 80 万字的文集五十四卷传世。祖上世代为农,开荒种地,生活贫困。其诗文曾自述 :“吾 季弟昌龄, 日课农事于其间……黧面目,暴肌体,身劳而况恶……然于耕稼之余,手不废卷。 ” 清贫艰辛,却耕读不断,少时颖悟强记,七岁入塾,十四岁先后在乡塾、邑馆、乐清县学读书, 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近。
2
青年时代起,就参加在温州举行的发解试,但多次应试, 皆名落孙山。32 岁在家乡“辟馆 聚徒”创办梅溪书院,开馆授业,借此与他人探讨学问, 同时获取些许束脩, 以补贴家用。 35 岁通过太学补试,正式入京城临安最高学府太学读书,食宿国家承担。36 岁和 42 岁在 太学两次参加省试,连遭黜落,再度回乡讲学。46 岁太学生省试及格参加殿试, 以近万言《廷 试策》 “揽权”中兴为对,直言极谏革除时弊,为皇帝赏识,亲擢为进士第一 (状元) 。 他入仕 14 年,历官左承事郎 (正九品京官) 、秘书省校书郎 (从八品京官) 兼建王府小 学教授、 大宗正丞、 侍御史、太子詹事等,最后因病以龙图阁学士 (正三品朝官) 致仕。52 岁任侍御史弹劾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震动朝野,人称颂为真御史。53 岁起,先后出知饶 州 (江西鄱阳) 、夔州 (重庆奉节) 、湖州 (今属浙江) 和泉州 (今属福建) 四州。他恤民急、 苏民困,屡次奏请为农民减免租税,抑制豪强,深受百姓爱戴。 事亲孝,友爱二弟……谥曰忠文。同时代的儒学大师评价其“光明正大,疏畅洞达无有隐 蔽,而见于事业文章者一皆如此”,正是对他一生气节文章的高度肯定。
2.学生时空定位并判断:
从人物卡片“科举入仕” ,判断判断时间不早于隋唐。
出任四州做地方官知州,知州是北宋才设立的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应该在宋朝 有“太学”难道是西汉?但“京城临安” ,临安如是杭州,可以判断为南宋。
……最后通过生平事迹的时空定位到南宋,教师出示资料卡片出处——何忠礼《从王十朋夺 魁看宋代科举》+《宋史 王十朋传》,判断人物为:南宋高宗朝王十朋。
3.教师设计:这位贫苦农家子弟的人生逆袭之路,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学生开放体验:才能、履历、爱国思想、政绩和文学……
5.导入主题:王十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有诸多自身的因素,但如果没有不论 门第高低、不讲财富多少、“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取士制度,他到老很可能仍旧是一领白 衣,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最后免不了贫贱潦倒终生。
今天让王十朋带领我们走进宋代科举,从科举的切口进入去整体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考核与监察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温州本土的历史真实人物王十朋的资料, 以历史猜想的方式制造悬念神入 历史现场,同时快速调动必修相关古代政治制度的知识储备自主积极思考,既引入主题也激发学 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探究动力,后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做好铺垫。
(二) 时空长镜:时空置换下的王十朋能否举荐为官
1.教师情境设问:历史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如果拉长时空沿着长镜,选择宋之前的时空, 同样资质条件的农家子弟王十朋请是否依然可以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逆袭 。 请在“西周、秦国、西汉中期、东晋、盛唐”中任选一时代进行时空置换,判断另一个时空的王 十鹏是否也可以被举荐为官?结合教材 P21-22 选官制度内容及人物资料卡片内容,参考示例结合 时代背景进行判断并合理解释。
2.学生活动 1: 自主选择进行时空定位置换,结合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及选拔标准进行判断 说明,参考如下 。
选择时间 选择空间 判断:能否举荐为官 说明 1:选 官制度 说明2:选 拔标准
3
示例:西 周 镐京 (今 西安) 不能:王十朋为农家子弟,无贵族血统。 世 卿 世 禄 制 血缘
战国秦国 咸阳 (今西 安) 不能:王十朋颖悟强记有文采,上场杀敌应 该不行。 能:王十朋为农家子弟,劳动锻炼身体素质 不错,加上有勇有谋,战场定能脱颖而出。 军 功 爵 禄 制 军功
西汉中期 东瓯王国 ( 今 温 州 ) 能:王十朋少时“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 又能“事亲孝,友爱二弟……谥曰忠文”可 见德行合乎儒家孝悌和文才也出众,乡里舆 论评价比较高。不论是常科的“孝廉、茂才”, 或是特科的“贤良方正、明经”均有可能被 郡里地方推荐, 以其才学也能通过中央的 “经义奏章”的考试,然后顺利入仕为官。 察举制 品德、才能
东晋 永嘉郡 (今 温州) 不能:王十朋为农家子弟,无贵族血统。虽 然最初选材也强调德才,见教材 P21“史料 阅读”可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 选人只看家世,不看德才。 九 品 中 正 制 家世、道德 和才能
盛唐 东嘉州,始 名温州 能:隋朝科举制已正式形成,隋炀帝设进士 科,唐朝完善:武则天开殿试,唐玄宗时诗 赋成为主要内容。王十朋“学通经史,诗文 名闻远”,在盛唐也能妥妥考中进士,也可 能成为状元。 不能:教材 P22 指出“取士不问家世”在两 宋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才真正成为官员选拔 的主要途径。由此推测唐朝还没有完全取消 门第或出身的限制,如我们最熟知的唐代诗 歌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均未能通过 科举获得功名而入仕做官,以这两位的才华 而言,推测应该是科举制的某些限制而致。 科举制 考试成绩
3.学习任务 2:在学生分享判断及解释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朝代提炼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的演变 ,完成对比表 (见下面“古代选官制度的对比表”) 。
朝 代 选官制度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权
夏商西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奴隶主贵族
战国 军功爵禄制 军功 军功、养士、客卿 国君、贵族
4
汉朝 察举制 品德、才能 (儒家以外的 各家均不得 举,开创了以 儒术取士的标 准)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地方官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 才能 ①设置中正:各州郡以本地的中 央官员为中正举荐; ②品评人物: 中正考察士人的 “品状”后,评定其等第,分为 九品;③吏部按品授官。 中正官 (本籍在中 央的高官)
隋唐宋元 科举制 考试成绩 分科考试, 以成绩优劣取舍 朝廷、中央
明清 八股文考试成 绩
【设计意图】延展时空,充分利用教材信息和探讨王十朋在西周到盛唐等不同朝代能否被举 荐为官,答案有否定 (出身农家、寒门) 和肯定 (德行纯良、经史诗文才能出众) 两种。这样开 放性的情境创设既可以加深对选官标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水平。
(三) 时空微镜:王十朋参加科举,出仕为官的历程
1.教师情境追问 1:在上个的环节,对不同朝代农家子弟王十朋因是否可被举荐为官的判断 解释中,对战国和盛唐时期同学们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判断和解释,其中战国的不同判断,是基于 共同时代条件下王十朋的个人特点而导致,对这样合理的想象不再细究;但盛唐的两种判断是基 于对盛唐科举制度的取士条件和标准的有不同的理解,这关系到科举制史实的把握,接下来我们 进一步辨别论证。
科举,是一种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 以成绩好坏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以进士科为 主要科目、士人定期赴试的取士制度。这一科举制度的定义,在今天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共识。科 举制正式形成于唐代,但科举过程的严密程度和结果的公正性是否已经达到科举制定义的标准? 唐代前后的选官制度有怎样的发展历程?请参考以下史料进行论证说明。
材料一 唐太宗曾下诏令,文武官限六百四十三员。他对宰相房玄龄说:“朕设此待天下贤士, 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 同坐食也。 ”
——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八一《曹确传》5352 页整理
材料二 唐高宗时规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人仕。”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义》卷二五《诈假官假与人官》整理
材料三 唐代科举取士,重“公荐” ,“兼采时望”……所谓“公荐” ,就是朝廷中的公卿 大臣向主司推荐某举人可以录取,某举人可以获得何种甲第的行为。所谓“时望” ,就是文学和 品行的声誉。举人为了提高“时望” ,在省试前需要向权贵“行卷”或“求知己” ,通过他们的
5
揄扬, 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省试中造成必定录取的舆论。
一代“诗圣”之称的杜甫, 因乏人“公荐” ,终身榜上无名。才思横溢、声名远播的中唐诗 人孟郊, 以同样原因,沉沦场屋二十余年,无奈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贵在朝中”的慨 叹。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甚高,亦屡试不第,至有“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哀 鸣。
——《老学庵笔记》、孟郊《唐风集》、《唐风集》等
2.师生互动 1:根据材料讨论思考,师生互动形成认识,参考如下——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唐代,但科举过程的严密程度和结果的公正性尚未达到科举制定义的标准: 材料一、二可见,唐代科举,士人应举受到门第的严格限制。士人如果有大功 (指堂兄弟一
辈) 以上亲从事工商者,或出身于奴婢、胥吏家庭,就不得应举。对于农家子弟,唐代虽然没有 明文加以限制,但农民子弟恐怕也因各种原因而被排斥在科举以外。
材料三可见,唐代科举重“公荐” ,“兼采时望” ,虽然也有某些真才实学之士通过举荐而 科举及第,但更为势家子弟垄断科举大开方便之门,实际上就是“走后门” ,科场成绩优劣, 尚 不能成为录取与否和甲第高低的主要标准。所以会出现杜甫、孟郊、杜荀鹤等因无亲、贵“公荐” 而落榜的现象。
3.教师情境追问 2: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宋代科举过程的严密程度和结果的公正性是否有所 完善。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并概括描述王十朋如何通过参加科举入出仕为官的流程。
材料四 诏礼部贡举人, 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6
材料五 材料六
取士不问家世。—— (南宋) 郑樵:《通志》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 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 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三《论逐路取人札子》 4.师生互动 2:教师设问: (1) 宋朝科举考试中废除了什么制度? (公荐、公卷。)
(2) 实行什么新的制度? (糊名、誊录。)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从材料六欧阳修对当时的科举制度赞扬可见,宋代科举进行系列改革:宋朝科举制彻底取消 门第、贫富限制,无论士、农、工、商皆允许“投牒自进”应举入仕。 (视情况补充材料: “如 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至南宋,甚至“狞干黥吏之子”及“ 以 屠杀为业之人也可成为举人。——《宋会要辑稿》 ) 进行“锁院”封闭考试、试卷实行“封弥、 “誊录” ,从而杜绝试官根据试卷姓名和笔迹行徇私和权贵对选举的操纵。其过程的严密程度和 结果的公正性得到很大改进,科举制趋于完善。
故有宋一代,人才之盛,莫过于仁宗一朝,多得简直如井喷一般:由科举人仕而彪炳史册者, 不下数十人,如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 拯、唐介、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 曾巩、刘敞、刘放、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 括等。他们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又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科学家。
(3)根据宋朝的科举制特点和王十朋的生平资料,勾勒描绘王十朋参加科举出仕为官的流程。
乡塾、县学, 自主备考——“投牒自进” , 自由报名——“封弥、“誊录” ,分科考试—
—进士授官,其余中央铨选。
5.教师情境追问 3: (过渡) 宋代科举的完善为农家子弟王十朋殿试夺魁,打开入仕之门提 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那么王十朋参加科举之后的仕途如何? 国家对官员如何进行管理?请结合 教材 P22 内容和王十朋的仕途资料进行合理描述解释。
【王十朋仕途】 王十朋入仕 14 年,历官左承事郎 (正九品京官) 、秘书省校书郎 (从八品京官) 兼建王 府小学教授、 大宗正丞、 侍御史、吏部侍郎、太子詹事等,最后因病以龙图阁学士 (正三 品朝官) 致仕。隆兴元年 (1163) 任侍御史 (52 岁) ,力赞张浚主战,排和议,并以怀奸、 误国等八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震动朝野,人称颂王十朋为真御 史。后张浚符离战败, 引咎辞职。 第二年 1164 年夏,知饶州 (江西鄱阳) ,之后出知夔州 (重庆奉节) 、湖州 (今属浙 江) 和泉州 (今属福建) 等四州。地方为官,恤民急、苏民困,屡次奏请为农民减免租税, 抑制豪强,深受百姓爱戴。饶州离任,民乞留不得,断所过之桥,王氏从他道离开。离任泉 州,泉人为立生祠。 因病归故里, 以疾革许里第,诏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命下而卒,享年 60 岁,赐谥忠文。 ——《宋史 王十朋传》
6.师生互动 3:参考教材和王十朋的经历,学生展示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中形成宋朝官员 的考核、监察描述,学生展示参考如下——
科举中举取得任官资格的人,为官需经过中央的铨选,从王十朋经历看宋代进士可以直接进士 授官。
依据教材考核内容,宋朝官吏的升降黜陟,需要接受“磨勘”考核:王十朋在朝为京官时要 接受审官院考核;在地方做知州,接受考课院的考核。
从王十朋任侍御史“弹劾宰相史浩,使之罢职”经历可发现,宋代沿袭唐朝监察,中央通过 御史台对百官内外违制行为进行监察和弹劾;王十朋任知州做地方官,则需要接受路一级监察区 的监察,比如“通判”等,可见宋朝对地方的监察一样严密。
师补充:宋真宗时设谏官,仁宗时设谏院,对朝政遗缺和官员失职等进行规谏讽喻,因职责 有所交叉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P249) ,导致宋朝监察制度出现“台谏合一” 的重大变化,谏官和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权力。
从王十朋历任四州知州,还可发现宋代对官员任用管理中与前代一样,官员的任用必须实行原 籍回避,即本地人不做本地官。在原籍回避的同时,还实行避亲制度,即在一个部门和一个地方系 统中,上下级中不能出现亲戚关系,有这种关系就要申请回避改任。
7.知识梳理:
时期 官员考核 官员监察
秦汉 上计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在地方设刺史
隋唐 吏部考核 御史台
两宋 磨勘 御史台,且台谏合一
明清 考满和考察 都察院与六科
7
(过渡) 而这一官吏任用管理原则的沿用到元“省官互迁”成为行省制重要内容,从中我们 会发现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总是在继承中发展——
【设计意图】聚焦时空, 以上阶段自主生成的唐科举制度的分歧理解,形成本阶段的重点聚 焦分析:唐宋科举遏制比较,凸显宋代科举制完善。情境讨论继续以王十朋切入设置“如何参加 科举,出仕为官的历程”问题,充分利用教材信息和继续使用挖掘王十朋人物资料的相关信息, 对宋代科举制的具体表现、影响,和宋官吏考核、监察等管理制度,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整理 和辨析,形成对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通过宋朝选官和治理制度的具体深入分析为立足点, 引导学生对制度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为下阶段提炼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和 趋势做好铺垫。
(四) 时空透镜: 中国古代选官及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
1.教师设计: (过渡) 历史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通过宋朝选官和治理制度的分析,会发 现选官、考核、监察等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推进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 制度的变化是基于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状况和统治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从整体上看,这种调整 适应了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的需要,为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其在 不同时期亦带来了一定的现实问题,而后世基于实际情况对政策的调整,客观上也促成了对中国 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完善。
综合论证:请综合本课教材内容,请举例说明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社会治理之 间的关系。建议: 以表格、图示化进行说明。
补充参考史料:
材料一 至南北朝……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 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材料二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 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 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材料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十大特征:第一,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第二,皇帝握有最高的监 察权。第三,监察机构独立, 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第四,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第五, 历代统治者注重监察官的遴选。第六,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第七,监察活动法律化。 第八,监察方式多样化。第九,允许风闻言事。第十,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
——修晓波《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
2.学生活动:小组自主选择教材或材料合作讨论形成观点,根据各组生成进行反馈展示。
参考如下:中国古代选官及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社会治理之间相互关系
(1) 科举选官,有助于扩大统治基础 ,强化中央集权。
(2) 官员考核一定程度监督官员;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 序良性发展。
(3) 监察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 皇权、人治,政监混一,闻风弹人……
图示建构如下:
8
(
郡县制度
) (
尊儒制度
) (
科举制度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历史上 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的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设计意图】 以“相互关系”为切入,助推学生恰当地运用史料从古代选官制度与管理方法的 时空演变中认识演进的内在规律及利弊,寻找制度与时代的关联,拉长时空理解制度演变趋势。
(五) 知识建构:提炼中国古代选官及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内在关系 1.真题示范:出示真题 2014 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 37 题,改编设问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 集权制度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 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 ,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 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
中
央集权
)
国有专营制度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上述真题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制度创新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作了解读,你是否赞同?请你参考 材料示意图范式,图示化架构本课的知识网络,注意制度和时代的关系,提炼展示你关于中国古 代选官及管理制度演变的观点。
2.贯通教材:学生展示,教师板书参考如下:
9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化建构, 内化知识,贯通教材,认识古代选官制度与管理方法和古代 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提炼抽象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见解,深化唯物史观的认识。视上课时间, 也可作为课后作业进行知识迁移的巩固。
(四) 评价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水平 1:知道中国古代选官和治理制度的更迭过程,结合历史情境,能够从多种类型的史料 中提取有关信息,辨别秦汉、隋唐、明清等不同阶段的选官制度的时空表达和历史解释,并运用 教材及所学内容加以分析。
水平 2:运用时空定位,从纵向角度以时间为序,了解选官、考核、监察制度的前后制度间 的衍变,并补充历史年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比、观察,挖掘制度内细微的量变,提炼不同阶段特 征,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文献资料,结合情境依据所学,分析不同时期 的选官制度和管理的利弊影响,形成理解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水平 3:聚焦唐宋具体的时空,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分析宋代科举制的具体表现、影 响,概括阶段特征。并以宋朝选官、考核、监察制度为参照物,对整个古代选官及管理制度进行 综合、比较、概括,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古代选官和管理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水平 4:选取历史中具体的人、事和时代进行深入解读,从横向角度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 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理解选官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及趋势, 理解上层建筑和时代经济、文化之间的历史关联。对政治制度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增强国家、 民族、社会认同,培养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家国情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