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2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
大单元一:世界古代史:随着生产力发展,各文明从基本独立发展到相互碰撞交流;各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大单元二: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日益成为整体
大单元三:世界现代史:从世界大战到多极化趋势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制度
全书结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分散 整体
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社会并存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文化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等方式,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它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名词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9课)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10课)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时空坐标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1、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
2、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
3、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殖民扩张的史实和过程。
2、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学习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地区的统治措施,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的辩证关系。
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学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史实,理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亚非拉人民独立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在亚非拉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双重作用,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自主阅读本课前言:思考殖民扩张对东西方的影响。
秘鲁的西班牙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在矿山劳动,获取大量的黄金白银,将它们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供西班牙王公贵族享受挥霍,而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这幅画表现的是 18 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1页
▲ 18 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
美洲的种植园
01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文明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 拉丁美洲殖民地示意图(教材71页)
1 殖民扩张过程
过程 (15C末-18C末)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②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③16世纪中叶,西班牙在美洲【南美大部,中美洲,部分北美】建立四个总督区;
葡萄牙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
④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大部分被西班牙、葡萄牙统治,小部分处于法国、英国、荷兰统治之下。
文明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2 统治特点
政治 总督制,实行专制统治(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
经济 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
②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
③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
④黑奴贸易;
⑤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畸形种植单一农作物;专卖制,如烟草、食盐都在政府专卖之列;征收苛重的捐税)。
注:以掠夺贵金属为主要目标,但未转化为资本(暴力掠夺)
美洲的种植园
在矿井中劳动的印第安人
黑奴贸易
文明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3 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拉丁美洲
对欧洲
学思之窗(教材72页)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 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 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 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拉丁美洲的贫困,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
②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
③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文明的发展
【知识拓展】殖民掠夺对拉丁美洲留下的现实深远影响
1、经济:拉丁美洲殖民地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2、政治:出现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的局面,形成考迪罗制度(拉丁美洲特有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本土化独裁制度;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3、思想文化:殖民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4、人种: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绝殆尽。今天的加勒比海诸国只有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种。
5、现代化进程:拉丁美洲现代化步履维艰。
6、建筑风格: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风格影响。
02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
葡萄牙 ①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②16世纪初,葡萄牙的殖民势力就到达了东南亚
③1512年,麦哲伦带领西班牙远征队入侵菲律宾群岛
④1553年,葡萄牙谎称商船遭遇风暴,希望借澳门之地来曝晒货物。澳门开始成为了葡萄牙的租地。
西班牙 菲律宾:1570年,西班牙国王在一五七O年颁布法令,在菲律宾建立“管辖”制度,消灭了菲律宾人的封建王国,确立了西班牙人的统治。(直接统治,掠夺财富)
为什么没有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
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
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南亚(17世纪初-19世纪中后期,英国、荷兰殖民扩张)
英国 印度 ①经济掠夺:通过东印度公司(垄断性贸易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控制: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原因: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
③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英国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
文明的发展
知识拓展:东印度公司
1、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财富;争夺殖民霸权。
2、属性:是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机构。
3、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
4、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5、消亡原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政策,开放五口通商,取消十三行贸易特权。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盛行;东印度公司政府保护、商业垄断、拥有特权、暴力掠夺等特点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被取消。
英属东印度公司及其鸦片仓库
文明的发展
【知识拓展】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方式变化以及对印度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征服和抢劫印度:18 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 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 年, 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 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 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曾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英国议会因克莱武 “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 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 1757—1815 年间, 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 亿英镑。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纵横 教材73页
材料二:英国的机制棉纺织品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禁止社会恶俗,立法制止杀婴儿祭拜恒河河神的风俗和寡妇殉夫火葬风俗、废除残存的奴隶制度。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下》
殖民方式的变化:直接掠夺到商品输出
原因:(1)17、18世纪时殖民侵略以寻求黄金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侵略殖民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
影响:(1)破坏性:是指冲击了印度的封建社会(封建落后的社会体制),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建设性:是指客观上给印度输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3、东南亚:
荷英法美 ①荷兰: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占领了整个印尼。
②英国: 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③法国: 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印度支那地区)
④美国: 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美西战争:1898)
▲ 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教材73页)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英军占领缅甸
法国占领越南
美西战争
法越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连续发动的3次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法越战争是法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益,而对印度支那发动的首次战争,从而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争的历史。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一跃而占世界第一位。但是正当美国准备向海外扩张时,整个世界已为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毕。美国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还无力同英法等国相抗衡,只有老朽帝国西班牙是个好目标。这时的西班牙已是日薄西山,昔日的庞大帝国殖民地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亚洲的菲律宾。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拉开了美国大规模海外扩张的序幕。这是美国由大陆扩张发展为海上扩张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标志其外交政策已由孤立主义转向对外扩张主义。战争的胜利加强了美国与拉丁美洲和远东地区的联系。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成为一个殖民帝国,它使美国开始成为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世界强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7课:边疆危机与甲午海战
西南、东南:中法战争
时间 1883年—1885年
背景 越南是清朝藩属国,法国欲完全殖民越南,并进一步入侵中国。
经过 ①1883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
②1884年,法国偷袭马尾军港,摧毁福州造船厂;进攻台湾失败(刘铭传)
③1885年,中国取得镇南关大捷(冯子材),法国内阁倒台,清政府停战。
结果 中法签订《越南条款》,①承认越南为法国殖民地,中国西南地区成为法国势力范围。②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
马尾海战战败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法国不胜而胜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4、西亚:
荷英俄 ①奥斯曼帝国: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②伊朗: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奥斯曼帝国是15世纪到19世纪地中海地区重要强国,并在16到17世纪和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同为该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不过在17世纪的巅峰期之后,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弱,不敌崛起的奥地利和俄国。奥斯曼帝国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希腊,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文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5、东亚:
荷英俄 (1)中国:1840年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朝鲜半岛:1910年,被日本吞并
①1876年《江华条约》:朝鲜向日本开放港口,日本商人可自由在朝鲜从事贸易活动,日本在朝鲜具有领事裁判权,并可以任意测量朝鲜海岸等。
②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日本因此加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③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的优越地位。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日俄战争:1904—1905)
④1910年《日韩条约》:韩国皇帝陛下将关于韩国全部一切统治权,完全且永久让于日本国皇帝陛下
【知识链接】门户开放(美国,1899.9)
(1) 背景: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兼顾中国。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训令美国驻英、德、俄、法、日、意六国公使,向各驻在国政府提出这一政策照会。
(2)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②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3)影响: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
此漫画为山姆大叔照会六国,提出中国“门户开放”政策,意图与列强共同瓜分中国。当时美国军事实力无法与英、法等老牌帝国抗衡,只能凭借经济与商业优势,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文明的发展
小结: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时期 殖民国 殖民方式 侵占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
15、16世纪 葡萄牙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建立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变成殖民地。
17世纪到 20世纪 英国 1.设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2.挑唆内战 3.直接武力侵略。 17世纪初开始逐渐控制了印度;
18世纪末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在伊朗南部划分势力范围。发动对中国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荷兰 设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到19世纪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一度占领中国领土台湾。
法国 中法战争 18世纪末,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
19世纪末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19世纪中叶参与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国 美西战争 1898年 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宗主国。
俄国 18世纪末在奥斯曼帝国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在伊朗划分势力范围。
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 1910年吞并了朝鲜。
03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文明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19世纪中叶以前:工场手工业时代(局部殖民)
欧洲殖民者 (1)时间:15世纪-19世纪中叶
(2)范围: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3)侵略特征: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
文明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时代(全面殖民入侵)
(1)对北非(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①英法:争夺埃及并控制苏伊士运河;
②英国:1882年占领埃,把埃及变成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原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把非洲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奴隶贸易被废止。
在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压榨下,埃及劳工被迫劳动了10年。在炎炎烈日下,滚滚沙漠中,饥饿和瘟疫夺去了埃及人民12万条生命,运河两岸白骨累累。后来,埃及总统纳赛尔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
——王海利《埃及通史》
文明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时代(全面殖民入侵)
欧洲殖民者 ⑴时期:19 世纪后期
⑵地域: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⑶概况: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二C计划”(从开普敦到开罗)企图建立纵贯非洲南北大陆的殖民帝国;
②法国:“二S计划”(从佛得角/塞内加尔到索马里),企图横断非洲东西大陆;
③德国:从东非洲到西南非洲的斜穿非洲大陆计划。
文明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时代(全面殖民入侵)
柏林会议 ⑴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⑵概况: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
⑶内容: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因此,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⑷影响: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878年英法美等柏林会议
(俾斯麦出席会议)
文明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思考点(教材75页):仔细阅读这幅地图,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1、特点:分界线多为直线或曲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2、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3、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黑奴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至今入侵。
19世纪70年代以前,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
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拓展补充】时空观念下非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是西方霸权下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立过程。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文明的发展
小结: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历史阶段 时期 地域 概 况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蒸汽时代 (全方面殖民入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非洲 腹地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电气时代 (速度加快,瓜分狂潮) 19世纪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⑵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
20世纪初 非洲大陆 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04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
英、荷等国的殖民争霸战争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
1、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当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开始:
15世纪
新航路开辟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开始
早期殖民扩张
暴力掠夺
资本原始积累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殖民扩张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及阶段特征:
形成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文明的发展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资本市场)
(2)客观条件: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也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提供必要条件。
(3)主观因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落后,是它们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弱势的根本。
文明的发展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1)对世界: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②使先进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经济结构。
(2)对殖民者:①获得广阔市场和大量廉价原料,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一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排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 亿
法国 29 6 235 万
德国 10 1 307 万
比利时 1 1 500 万
葡萄牙 8 968 万
荷兰 8 3 741 万
意大利 4 139 万
1914 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教材76页)
文明的发展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破坏性: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②建设性: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客观进步性)
③被压迫民族、国家人民的反对殖民侵略的斗争高涨。
(4)世界格局: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
随堂检测
(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可知,反映的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中的国家可以看出都是西方列强,从地点可以看出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旨是列强在近代的殖民扩张,C项正确;欧洲列强的兴衰和更替是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A项;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是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B项;整体世界的发展主线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D项。故选C项。
随堂检测
(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综合如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
A.欧洲列强的兴衰和更替 B.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
C.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D.整体世界的发展主线
中国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