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8课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古希腊罗马时代
中世纪
文艺复兴
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4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
二、宗教改革
三、“科学革命”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14-18世纪)
四、启蒙运动
(含义、背景、实质、成就、意义)
14-17世纪
16世纪
16-17世纪
17-18世纪
(背景、标志、内容、派别、意义)
(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含义、发展、内容、成就、意义)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
成就 姓名 代表作
初期:文学三杰(14世纪)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中期:艺术三杰(15世纪)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高潮:英国杰出代表(16世纪后)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
片段一:……一路行来,可巧遇见一队衣服华丽、年青漂亮的姑娘迎面走来——原来是刚刚参加婚礼回来的女宾。那小伙子一看见她们,立即就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
“我的孩子,”腓力回答,“快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别看它们,它们全都是祸水”。
“可是它们叫什么名堂呢?”那儿子追问道。
那老子不愿意让他的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生怕会唤起他的邪恶的肉欲,所以只说:“它们叫做‘绿鹅’。
想一想:父亲将女人说成是“绿鹅”“祸水”是受了什么观念的束缚呢?
片段二:说也奇怪,小伙子生平还没看见过女人,眼前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他全都不曾留意,这会儿却冷不防对他的老子这么说:“啊,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唉,我的孩子,”父亲回答说,“别闹啦,我对你说过,它们全就是祸水。”
……儿子却说:“……,我还没看见过这么美丽、这么逗人爱的东西呢。它们比你时常给我看的天使的画像还要好看呢。看在老天的面上,要是你疼我的话,让我们想个法儿,把那边的绿鹅带一头回去吧……”
儿子在许许多多新鲜事物面前独独选择了“绿鹅”,这说明了什么?
作者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歌颂了自然的人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1.材料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什么看法?
2.作者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歌颂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从肯定自然的人性到歌颂人的高尚与尊严;
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拉斐尔《椅子中的圣母》
中世纪圣母像
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发布《九十五条论纲》,痛斥 “赎罪券”的欺诈。
第28条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图利心和贪欲心。
第36条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第89条 既然教皇是为了拯救人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金钱,那以前买过赎罪券的人为什么没有得救呢?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天主教
路德
信众
信众
教会
上帝
上帝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 要 主 张 各 自 主 张 核 心 思 想
兴起 17世纪 英国 洛克
高潮 18世纪 法国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扩展 18世纪后期 英国 休谟 亚当 斯密 德国 康德 反对专制,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限制公权理论
开明专制,君主立宪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
“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①理性主义是内核
②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对未来社会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政治思想,实行民主政治
17世纪—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