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7 15: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Wars in History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时代
资本主义兴起后
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生活区域
开疆拓土,建立帝国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
——《二战全景纪实》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克劳塞维茨(普鲁士)
5200多年历史中
大小战争:14500多次,2.8次/年
近2000年 无战争的日子:58天
战火中丧生: 36.4亿人
毁灭的财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地球一圈:
——据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学学报》958期)
每个时代的战争起因不尽相同(P60章节导言)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学习要点
古代战争对地域文化演变的影响 古代战争对地域文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影响)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这些地区同有的文化发展进程,甚至造成文化断裂,但客观上又都推动着地域文化的交锋、交流、交汇。在亚历山大远征后的希腊化时代,“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黑桃K是公元前10世纪的以色列国王索罗蒙的父亲戴维,他善用竖琴演奏,所以画面上经常有竖琴图案。
红桃K是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叫沙勒曼,是四张国王牌中唯一不留胡须的国王。
方块K是罗马帝国的国王凯撒,是四张国王牌中唯一的侧面像。
梅花K是最早征服世界的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他的衣服上总是佩带有十字架的珠宝。
概念解读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前334年
前323年
前30年
亚历山大远征时期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世界”
“希腊化世界”时期
“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时间角度)
“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帝国在他去世后分裂成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统称“希腊化世界”(空间角度)。
“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前324年)
BC336
BC334
BC324
BC323
BC301
BC30
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
亚历山大十年东征,亚历山大帝国
①征服过程
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该如何维系统治?
材料一:亚历山大大帝在此范围内大力推行其“希腊化政策”:介绍各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修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亚历山大是希腊文化的狂热崇拜者和积极推行者。
材料二:亚历山大为巩固他的帝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温和政策。如亚历山大为久占东方而广纳当地礼仪民俗,自称为埃及太阳神阿蒙之子和波斯国王的继承者,沿袭波斯帝国的管理体制,任用波斯降臣,要求希腊一马其顿将士与东方人通婚,并且身先士卒娶了亚洲女子为妻等。
Q1:阅读材料,概括亚历山大统治期间的统治特点及对文化的影响。
特点: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前324年)
②统治帝国的特点与影响
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P60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
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宫被烧毁
中亚:大量居民被屠杀或被迁移
②统治帝国的特点与影响
①公元前4世纪晚期, 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决战于伊苏斯)并入侵印度,建立了地跨 三大洲的帝国。
②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 ,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③地方实行 ,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 。
(完成填空)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
欧亚非
君权神授
行省制
希腊文化
Q2: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亚历山大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前324年)
BC336
BC334
BC324
BC323
BC30
亚历山大继位
亚历山大十年东征,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染疟疾去世
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
马其顿王国
托勒密埃及
被罗马征服
希腊化时代 300年
“希腊化世界”
Q3:根据课本P62-63指出希腊化时代文化融合交流的表现和影响?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上层居民不同程度接受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③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聚焦: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民族融合
文化东移
文化东移
赛印城
(阿斯旺)
7.2°
文学
医学
数学
天文学
物理学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著作,今天可见的版本基本形成
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阿基米德提出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杠杆原理
浮力定律
Q4:根据课本P63归纳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成就.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材料三: 托勒密埃及经常让士兵借用埃及人的房屋。埃及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反抗:在鳄鱼城,我们发现原来用来安置军队的一些房屋,房顶已经被揭掉,门被墙封住了,那个地方修起了祭坛。他们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房子不致被占。
——摘译自[美]威廉 · 弗格森《希腊帝国主义》
材料四: 马卡比起义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推行希腊化政策,向当地的犹太人征收重税,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以灵活的战术与塞琉古周旋,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罗马结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教文化继续发展。
Q5:阅读材料,思考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西征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拔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1219年,以复仇为名西征,灭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灭金后不久,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军队打至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13C中叶,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为宗主国,其他地区形成四大汗国
Q6:阅读教材P63,简述蒙古西征的过程。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2.西征的影响
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A.欧洲传教士受教皇和国王派遣来华,来漠北与蒙古交涉。
B.意大利马可·波罗由陆路来华,后经海路返回。《马可·波罗行记》对后世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C.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法国国王。
Q7:阅读教材,用史实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促进东西方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2.西征的影响
①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发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Q8:阅读教材,说明蒙古西征引发的民族迁徙。
军队西迁: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帝国 建立 灭亡 突出特点
波斯帝国 前6世纪崛起,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前4世纪晚期,被亚历山大所灭 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行省制;西亚与北非文明地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与希腊文明……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土崩瓦解 亚历山大继承波斯…推行…推广希腊文化
罗马帝国 2世纪左右地跨欧亚非帝国 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 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时成为地跨欧亚非帝国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拜占庭帝国继承了……,融汇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的标志性成就,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东正教……圣索菲亚……
阿拉伯帝国 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亚欧非帝国 1258年被蒙古所灭 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后期地跨亚欧非帝国 1923年灭亡 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东西方历史产生了影响。